魏爱英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滨江学校 746000
摘要:我国教育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因为我国城乡二元制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农村教育始终落后于城市教育,教育质量不高,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制约着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本文以陇南市乡村教育现状入手,旨在探讨制约其发展进步的深层次原因,为今后的乡村教育发展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陇南市;乡村教育;制约;成因
一、陇南市乡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的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陇南市乡村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乡村地区为了减少财政压力,聘用一些代课老师顶岗,致使这些地方学校的教师更新换代的频率不高,新的教师无法入职,老教师素质无法得到提升。二是因为农村地区教师的待遇不高,职业发展通道不畅通,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使得很多的优质教师大量涌向城市地区,使得乡村现有的教师素养普遍不高。三是学校为教师提供的培训学习的机会少,很多乡村学校因为经费等各方面原因的限制,致使教师缺乏成长的机会。以上这些都阻碍了教师的发展,使得乡村地区的教师素养偏低,亟待提高。
(二)教学改革落后于城市地区
陇南市的城市学校跟随新课改的步伐对学校的教学观念、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也因为采取的各项改革,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改革的成果显著。但是陇南市乡村地区因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多乡村学校的教师很难适应新的教育改革,无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学校自身没有跟上新时代教育的步伐,没有改革自己学校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使得教学理念没有任何改变,教学方法因循守旧,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因此,陇南市乡村地区的学校亟待改革,且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以改变乡村地区的教育现状,解决乡村地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
(三) 农村留守儿童对农村教育影响较大
家庭是教育儿童、少年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女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他们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坏,由教师们去管教。这种理念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基础较弱,对学习失去信心。虽然近几年政府也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经费支持,但是与城市教育本身起点高、设施设备比较先进的现状相比,依然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也正因如此,很多农村偏远地区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更优质的教育,纷纷涌入城市。致使很多农村地区的学生越来越少,优秀的教师也越来越少。
二、陇南市乡村教育质量不高的成因
(一)城乡二元制的长期影响
城乡二元制在我国由来已久,在这一结构的长期影响下,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倾向,乡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在这一政策结构的影响之下,各个方面的差距日益明显,但国家的公共政策却忽视了这一巨大差距,政策向城市地区的倾斜,使得处于城市地区的居民享受到了政策的最大福利,而农村居民的就业、入学、住房等各项福利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虽然近些年陇南市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发展农村的经济和教育,但是以城市为中心的观念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比如,课程标准和考试内容选择和制定主要考量城市学生的学情,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统一的教材和相同的考试标准,忽略了城市地区与乡村地区的差异性,制定者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受教育情况,使得很多学生因为考试难度大、考试标准偏高等,教师的教学能力无法适应考试要求而无法精准地指导学生,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学生因为无法适应考试要求,最终选择放弃学业。可见,以城乡二元制影响下的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导致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不高。
(二)财政支付进一步加大
政府近年来虽然对农村教育做了大量的财政投资,但农村相对较弱的生源和偏远的地域限制,使一些分配到农村的年轻教师,不愿长期坚守在农村一线,几年后通过各种办法调进城区,这也是陇南市农村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希望政府再加大对乡村教育的财政投资,拉大陇南市城乡教师的工资差距,吸引年轻教师长期在农村安心工作。 有条件的农村学校也可解决教职工的住房问题,以解他们的后顾之忧,让社会羡慕乡村教师的职业。
(三)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
高考成为了中国选拔人才的最主要机制,也正因为这一考试,使得很多的中小学以分数为主,特别是农村地区,未能跟随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步伐,唯分数论,只要学生能够考到高分就行。使得很多乡村地区的教师因循守旧,固守自己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无法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因为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很多乡村地区的学校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了那些“精英”身上,而放弃了大多数其他的学生,使得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质量不高。
三、结束语
陇南市乡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因为上述这些原因的影响,导致乡村地区的教学质量长期得不到提高,但只有正视影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晶.基于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9-41.
[2]张国献.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共享困境与化解路径[J].理论学刊,2018:138-144.
[3]秦玉友;.不让农村教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短板[J].教育与经济,2018:15-20.
本文系2020年度陇南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对陇南市县域实施城乡教育帮扶的探索与实践模式》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LN【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