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薇
四川省简阳市实验中学 6414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注重以小学生为阅读教学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小学生对文章内容、文章内涵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阅读素养的培养及发展。本文注重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发展形势,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进行有效学习,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
前言: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发展形势来看,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使小学生能够对语文阅读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理解,对小学生阅读学习能力、阅读素养进行培养和发展,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通过立足新课程改革发展形势,推进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工作开展,深化阅读教学质量,为小学生阅读学习打造全新的阅读教学环境,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一、立足于新课程改革之本,把握学生个体差异
在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对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做好把握,以小学生为阅读教学之根本,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新课程改革注重对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选择针对性、有效性、适宜性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小学生能够对阅读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及理解,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得到针对性的提高[1]。因此,联系新课程改革形势,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时,教师要积极与小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做好把握,联系每一个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好阅读教学指导,使小学生不单单停留于阅读学习的表面,能够深入地参与到阅读学习及思考当中,使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得到提升。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做好个别化、差异化的引导,突出阅读教学的针对性,使阅读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新课程改革发展形势保持一致性[2]。
例如,在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将生本理念融合阅读教学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注重利用差异化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有效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阅读学习能力、语文成绩,对小学生做好分层教学引导。在层次划分时,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别对应能力强、能力一般、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在对学生做好层次划分后,把握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对学生能力做好针对性的培养,降低小学生阅读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树立阅读学习的信心,使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工作开展更具实效性。
二、开展小组合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注重对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突出,使语文阅读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形势,对小学生阅读学习能力、阅读素养进行有效培养,使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得到针对性的提高。
联系小学生阅读学习的情况来看,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小学生在阅读学习、阅读思考中能够相互帮助,从而推进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加强合作学习方法应用,以学生为本,深化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使阅读教学更具实效性[3]。
例如,在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文章内容,引导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对语文阅读学习进行有效地感知和体验,真正地突出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如在阅读《观潮》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从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三个方面,对《观潮》一课的内容进行探究交流,理清课文结构,能够对《观潮》中的语言文字描写、思想感情进行学习和感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导小学生进行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对文章内容描写进行深入地理解,使小学生感受阅读学习的乐趣,有效地参与到阅读思考当中。同时,在开展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联系教学方法的变化,对教学评价方法进行创新。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总结性评价方法,分析小学生阅读学习效果,推进语文阅读教学工作针对性的开展[4]。
(三)突出阅读教学方法创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能够改变小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主动学习及思考,实现对语文知识点的有效理解及掌握。同时,联系新课程改革发展形势,教师要关注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引导小学生有效地参与到阅读学习当中,通过做好阅读学习训练,使小学生掌握阅读学习方式、方法,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及素养[5]。
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训练能够使小学生对阅读方法进行有效掌握,并且有助于开拓小学生阅读学习视野,通过训练,增加小学生阅读量,最终由量变实现质变,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结合阅读主题,为小学生筛选同类型、同主题的文章,增加小学生阅读量。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小学生做好阅读学习方法的指引。如结合粗读、略读、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小学生从整体视角对阅读内容做好把握,并且在阅读学习中,对文章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学习和思考,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素养得到发展,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要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发展形势,以新课程改革为大背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究思考,使阅读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形势,对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阅读素养进行培养和发展,使小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到阅读学习及思考当中,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发展。通过把握新课程改革发展形势,深化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工作,真正地突出小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路儿.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开展整本书阅读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85.
[2]魏秀芳.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探析[J].才智,2020(17):104.
[3]徐慧萍.小学“阅读与写作”高效课堂建构策略分析[J].才智,2020(15):114.
[4]郭健.析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2020(15):23-24.
[5]崔军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20(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