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淑敏
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分校 10100
【摘要】思维导入在教学运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形象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有助于理清教育脉络,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确保语文单元的整体教学质量,确保学生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思维导图主要是指利用网格化图表的方式对内容进行表征,很好的解决了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知识掌握较零散,学习成效也不明显等方面的问题。单元整体教学法可以串联教材中分散的文章知识,加强文章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提升文章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结合单元的实际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学生的基本学习基础,教师需要结合思维导图合理的进行编制,让教学体系更系统和科学。关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方面,教师可以借鉴以下教学策略:
(一)借助思维导图,理清单元整体脉络
思维导图的运用本质是通过立体式、形象式的思考文本,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联结,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方面的理解和把控。在进行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方面需要结合单元主题,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整组课文的内容,营造学生良好的心理氛围,提升学生的单元预习能力。在进行单元整体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学生大致浏览一下整组课文,让学生对于目前单元教学内容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大致了解每篇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明确单元主题,之后引导学生以单元主题为圆心将单元学习内容进行逐一罗列。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可以在思维导图制作方面涂上相关的颜色。在单元整体得到了解的情况下,教师需要以引导学生简单的去绘制单片文章的思维导图,在文章思维导图的制作方面,教师需要注重文章教学目的,以及文章的感情基调,引导学生去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
(二)借助思维导图,确定学生的学习任务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自主学习能力较低,为了帮助小学生提升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效率,教师方面需要借助思维导图来帮助小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明确学生的文章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合理的去进行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质量,避免学生存在不知如何进行自学的情况,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以“黄山奇石”课文讲解为例,在进行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和目标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标注,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任务设施为:(1)阅读文章,明确生字词,借助字典标注生字词音标;(2)对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段,用一句话进行文章描写内容的叙述;(3)寻找“黄山奇石”中的“奇”体现在哪些方面;(4)多次朗读课文,明确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设置这样的思维导图,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而且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效率方面的提升。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的学习任务布置,遵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分层次的进行任务的制定的分培,确保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辅助学生获得优良的学习成效,并及时的采用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探究等模式,促使学生之间营造良好的自学氛围,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三)借助思维导图,明确文章结构
思维导图具有形象化的教学特点,鉴于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知识整理能力不强的问题,思维导图在单元整体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非常的重要。在进行教育推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文章的故事脉络,及时的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的基本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故事逻辑顺序的把控,突出课文重点,推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少年闰土》单元文章的讲解为例,通过阅读文章可以了解到,作者在描述自己的好朋友闰土的时候,主要是以“回忆”、“相识”、“交谈”、“分别"的写作顺序进行推进,在这四个部分的讲述中,“交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帮助学生进行文章脉络的了解,教师需要注重文章结构和重难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帮助学生进行课文内容分析。思维导图绘制如下:
这种制作方面,既能够清晰文章脉络,而且有助于展现教学重难点,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另外,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教师可以适当的运用边框、划线、箭头、序号等方式,引导学生去进行重难点、文章走向的明确,提高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理解。
(四)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在推进的过程中,文章和文章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联系,基本上每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依照一个主题进行推进和发展的,但是鉴于小学生记忆能力和知识整理能力方面的不足,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及时的进行知识的回忆,导致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效果方面会呈现出不佳的情况。如何保证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一直是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鉴于思维导图的形象性、逻辑性等方面的优势,它可以合理的串联所学知识,将单元整体文章之间进行系统的构建整理,从而加强学生对于知识方面的整体认知和把握。例如,在进行六年级第五单元的单元整体思维导图绘制方面,结合第五单元的文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知识体系进行构建方面,教师需要结合单元主题“思念故人”为引,从修辞手法、文章结构、思想情感等各个方面进行知识的汇总,帮助学生去整体的回忆之前所学习的内容,加强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结,促使学生在思维导图构建绘制过程中知识理解和整理能力能够得到提升,确保学生的单元整体学习质量。
虽说,思维导图在小学整体单元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在进行思维导图运用方面,首先,教师需要注重在增加思维导图的吸引力,尽量的以图片、简笔画等更直观性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在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方面,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去绘制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最后,注重对于不同知识点之间包含、推导、引申等方面的逻辑关系。除此之外,在思维导图整体形象方面,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颜色、背景板面等方面的选择,降低思维导图的学习枯燥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玉婷.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25):17+19.
[2]荀霞.玩转思维导图,提升语文素养——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单元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20(18):38-39.
[3]蒋雪琴.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小学时代,2020(12):38-39.
[4]岳静娴.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为例[J].新课程(小学),2018(09):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