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银球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实验小学 517300
摘要:联系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由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意识或是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小学生难以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沦为语文后进生。本文在对小学语文后进生转化问题研究过程中,注重从德育渗透视角出发,对语文后进生进行有效地转化,使后进生对语文知识学习产生兴趣,并能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向转变,以促进语文后进生的发展及进步。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后进生转化
前言:在对小学语文后进生转化过程中,要注重对后进生学习的问题、特点、思想意识做好把握,从全面角度出发,对小学语文后进生的问题做好分析和把握,从而针对性的做好教学引导,改变后进生的问题,引导语文后进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及思考当中,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德育教育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把握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坚持立德树人理念,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改变后进生被动学习的问题,从而使后进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有效地理解及掌握,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得到提升。
一、突出后进生主体地位,做好德育教育引导
联系德育教育对小学语文后进生进行转化过程中,教师要对后进生的实际学情做好把握,以后进生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对后进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好针对性的把握,使后进生对语文知识学习产生兴趣,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实现对语文知识点的有效学习及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将德育知识与语文教学工作进行有效地结合,深挖语文教材,对语文知识中蕴含的德育元素进行有效地把握,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素养得到有效地提高。
例如,在开展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大禹治水》一课教学时,联系课文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背景,开拓小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小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感知。通过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进行结合,引导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课堂教学中,将德育进行渗透,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使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接下来,教师联系班级后进生的情况,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指引,使后进生对语文知识进行主动地学习及思考,通过这一方式,使后进生在感受语文学习乐趣的同时,加深对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实现后进生转化目标。
二、精心地开展教学设计,引发后进生的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注重引导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思考,使小学生对语文课文中的德育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从而对小学生的学习及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情况做好把握,联系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的特点,采取有效地引导方法,发挥后进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后进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及思考当中。这样一来,通过精心开展教学设计,使后进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
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教学内容,做好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并对后进生予以关注,使后进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及思考当中,改变后进生学习困难的问题[2]。
例如,在开展《坐井观天》一课教学时,联系后进生的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信息化课堂,使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主动地学习及思考。通过播放《坐井观天》的动画片,并设计问题——通过观看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你会怎么做?联系问题,引导小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提问时,教师要更多地关注于后进生,并对后进生予以鼓励和表扬,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的信心。通过这一方式,使后进生对《坐井观天》的内容及思想寓意进行了解,使后进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及思考当中,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及质量,以促进后进生地成长及发展。
三、突出德育教育引导,帮助后进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德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教师要注重对语文知识蕴含的德育教育内容进行挖掘,从而对小学生的学习及发展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对此,联系德育教育对语文后进生进行转化时,教师要注重从思想意识、价值观方面入手,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地引领,使小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小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及思考当中,改变后进生问题[3]。通过以德育教育进行引导,帮助后进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改变被动学习、厌学的情况,使后进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及思考当中,做好知识学习及理解,促进后进生语文学习能力及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和发展[4]。
例如,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联系德育教育内容,教师联系课文中蕴含的德育教育因素,对后进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使后进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及思考当中。如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引导。以《曹冲称象》一课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后进生学习曹冲乐于思考的精神品质,使后进生在知识学习中,也乐于思考,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又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感恩教育,引导小学生感恩自己的父母,使小学生能够体谅父母的辛苦,树立感恩意识。结合感恩意识,使后进生意识到父母的辛苦,从而能够认真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及思考当中,对语文知识学习保持一个积极、主动的态度,以做好知识的学习及理解,改变后进生的问题[5]。
结束语: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联系语文后进生转化问题,教师要注重把握立德树人背景,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工作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对后进生的学习及发展进行积极、正向的影响,使后进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及思考当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通过做好德育教育渗透,引导后进生积极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中,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后进生的学习能力,以实现后进生转化目标。
参考文献:
[1]申蕾.浅谈德育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247-248.
[2]黄恩海.以美育美,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83-184.
[3]冯怡婷.基于语文教学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的新思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244-245.
[4]王秀丽.开展初中语文后进生转化活动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167.
[5]林法宁.帮助“后进生”走出困境的有效方法[J].华夏教师,2018(3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