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兰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清泉镇桃树小学 湖北 黄冈 438200
摘要:在当前的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关注单一性的知识理解和技能学习,需要重视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的习作实践做优化,以发展素质教育和素养培养,使学生在习作学习和练习中可以有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愿意去做自主创作,保证课程教学的效果。本文从信息技术应用、评价鼓励、日常练习,阅读结合四个方面介绍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优化策略,希望可以建立符合学生的习作创作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引导;优化过程
前言:语文习作是学生从写话到写作中的衔接,写作中需要从单一的介绍向情感表达的过度,对于小学生的知识应用和思维理解发展较为重要。在传统教育下的写作教学过程都是做任务教学,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然后让学生做练习,以固定的思想情感做写作分析,这样会影响到学生的习作兴趣,而且限制思维发展,学生自身的想象力没有得到发挥,也没有考虑到学生基础少,阅历低的情况,教学缺乏有效性。因此就需要进行习作教学引导,优化写作教学过程。
一、利用信息技术引导自主写作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常态,教师在习作引导中需要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习作想法。
(一)思维导图引导习作思维
很多小学生在习作教学中不能做有效学习的原因就是在思维理解上不够,所以无法将习作知识内容应用到具体的习作练习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到习作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习作知识的理解,完成有效性的理解学习。思维导图的应用主要在于对写作提纲和写作方向上的引导教学。写作提纲的指导是教师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习作知识进行呈现,从而让学生去建立整体的习作内容。比如在《介绍一种事物》习作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事物的特点、感受作一个横向的思维导图,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引导,有助于写作思路的建立,能够让事物写作思维得到发展。
(二)丰富内容激发习作思路
习作练习是自我情感和感受的一种抒发,而小学生的人生阅历低,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多的体会,所以在写作的兴趣和思路上就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习作教学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习作思路,让学生可以有写作的方向[1]。例如,在《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逐条描述班级中的一名学生,然后让学生去做猜想,这样的形式有效提高了习作教学的趣味性,学生的思维在此情境下可以有发散性的提升,从而对自身的人生经历做具体的回忆,既能促使学生做具体习作知识的学习,也让其对写作素材和方向做了思路上的设计,能够提高习作的有效开展。
二、运用评价激励引导创新写作
目前的小学语文学习都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而教师更多是进行激发和引导,所以在习作教学的方式上就要摒弃传统的理论阐述,注重学生的习作需要,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习作练习中,并能做有效的习作,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需要注重评价激励的开展,让学生的自主表达可以达到肯定,从而建立习作的兴趣,愿意去做积极主动的情感习作,教学的质量肯定能够得到提升,而学生的习作兴趣也会随着习作练习也得到成长。小学生处于探究世界的阶段,而习作是自身情感和想法的表达,学生需要别人的肯定,这样才会在之后的习作中去主动参与,并做自我完善。而且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这些原因就指向激励评价的开展[2]。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作用要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对其中的优美语句,优秀的思想,完整的结构做出赞扬,但是在赞扬之后也提出一些问题的改正意见,这样学生在心理上肯定会接受,习作的兴趣也就得到了提升,而写作能力也在不断的练习中得到了完善。
三、注重日常练习引导写作积累
习作是语文知识的情感应用,要有效表达就需要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否则就是出现有想法和内容,但是表现不出来,或者变现出来无法被人理解,这就是一次失败的习作。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厚度,在教学安排上可以借助阅读教学的开展,以此使学生在写作中可以有所借鉴。同时需要安排日常日记的记录,促使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使学生的习作素材得到积累,也就可以有具体习作能力上的提升[3]。日记形式的教学开展,可以促进学生生活观察力的提升,在习作中就能更加注重细节,写出的故事更有吸引力。这种方式的写作积累让习作教学引导有了基础,但是要注重日常练习的实际过程,加强对学生的思考,设置自我完善,使写作理解能够得到完善,让写作积累有具体的方法。
四、重视阅读结合引导写作练习
习作教学的创新与发展需要延伸,与阅读教学进行结合,让习作教学有具体的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在方式上可以将习作教学提升到阅读教学之前,比如,在《记一次游戏》习作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然后在《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阅读教学中进行应用,组织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与自己的自作做对比,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让学生的习作水平在课文内容的帮助下得到有效提高,完成课文中的阅读习作知识吸收。在阅读结合的习作中,还要注重课外阅读对写作的引导,用课外阅读的内容引导学生做习作思考,在方法上要注意写作思考的引导,让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与写作过程融合。比如引入课外阅读内容中的写作技巧分析,开展读后感写作,使写作练习能够得到有效开展,达成思维引导、技巧引导。同时在课外阅读与写作练习的结合中一定要注重不同想法的交互,要让学生能够在其中做主动的思考,完善理解认识。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需要进行优化,使学生可以在教学中有个性发展,能够有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就需要进行习作教学的引导,建立符合小学生的习作教学模式。而在写作教学的优化方向上要注重自主写作、创新写作、写作积累、写作练习,使学生有主动写作的兴趣,得到写作能力的成长,有知识理解和语言建构能力的成长,保证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慧.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2):271-272.
[2]田佳鑫.探究生本教育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财富时代,2020(12):123-124.
[3]李大庆.关于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J].冶金管理,2020(17):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