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下)   作者:任玲
[导读] 对于当前的教育活动而言,新课程改革转变了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向和教学重点,

        任玲
        山西省孝义市第六中学 032300
        摘要:对于当前的教育活动而言,新课程改革转变了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向和教学重点,其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这是我国当前教学活动发展的教学趋势和教学背景。而对于初中的语文教学活动来讲,朗读教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议题。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以此为基础,展开了相关的探究和论述。
        关键字: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朗读教学活动来讲,其能够有效培养初中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思维能力、社交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有效发挥初中朗读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效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言能力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立足于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角度,立足于素质教育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大背景,对我国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活动展开了深入的探索,提出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活动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阻碍,并针对其当前的发展现状,提出几条具有建设意义的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活动中,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对于我国当前的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活动而言,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对朗读教学活动没有正确的定位
        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一直流行的教学理念是应试教育观,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而在初中语文的考试过程中,其并不涉及语文朗读教学内容,所以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教育工作者认为朗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一般并不开展朗读教学活动。这一落后的语文朗读教学理念,使得我国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对语文朗读教学活动的认识不足,使得我国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活动流于表面和形式,无法有效发挥其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价值和效能。
        2、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方式落后
        在我国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活动中,由于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对朗读教学活动的不重视,所以教育工作者所采取的朗读教学方式较为落后。一般而言,展开初中语文朗读活动都如下所示:教育工作者要求全班一起进行朗读活动、或者要求单人进行朗读活动。在这样的朗读教学活动中,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也缺乏严重的朗读反馈体系,无法有效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提升,更无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活动中,有效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积极教学策略
        1、有效开发初中生的朗读乐趣
        对于初中生的语文活动而言,开展积极有效的朗读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的脉络大纲,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在朗读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参与感较强,能够与文章作者产生情感上的连接,使得学生对这些优质文章的优质内容、优质品格进行有效的学习。所以,我国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必须要注重开发学生的语文朗读兴趣,其要明确朗读教学活动发展的积极意义和价值,将朗读教学活动放在一个正确且合适的位置上。例如,在进行《水调歌头》这篇文章进行讲解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来让学生朗读这篇文章的内容,让学生的情感能够得到抒发,能够体会诗人当时写作时候的心情,从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显得比较重要,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为学生之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后遇到相同的语文问题,学生会学会分析与思考,能够及时地找到语文知识的内在规律,以后的语文学习会变得更加顺利。
        2、及时更新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方式
        对于初中语文朗读活动而言,并不是开口将文章念一遍,就等同于朗读学习活动。真正的朗读学习活动必须要学生从文章的背景出发,饱含深情、赋予感情的去进行朗读。真正的朗读活动并不只存在于表面文章的阅读,其更加注重学生对文章背后深层内容的挖掘。我国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更新自身落后的朗读阅读方式,在开展朗读活动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和文章的情感,对文章进行充分且全面的把握,并且还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设备,创设与文章有关的学习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下,引导学生开展朗读活动。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回忆我的母亲》为教学案例。教育工作者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作者进行深入了解,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时身处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明确文章作者对其母亲的情感。了解过后,引导学生进行场景带入,来对文章作者进行赋予感情的朗读。
        结束语:除此之外,笔者还认为在初中朗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以此为基础来开展多形式的语文朗读活动。例如,有些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存在着发音不正的现象,针对这类学生教师要加强其朗读发音练习力度,纠正其发音问题;而有些学生存在着缺乏情感体验的现象,那么教师要采取具备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有效挖掘语文文章的感染力和感情色彩,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亲自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增强学生自身的感情体验。
        参考文献:
        [1]张梅.核心素养视野下激活学生大声朗读的措施[J].广西教育,2017,0(22):99-99.?
        [2]蒋爱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探索[J].成才之路,2020,0(2):54-55.
        [3]王平.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摭谈[J].中学语文,2019,0(32):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