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下)   作者: 林琳
[导读] 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林琳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海勃日戈镇蒙古族中心小学 131117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普及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阶段学校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的要求也在相应地提高,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已经无法达到相关要求。新课程制度的改革要求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培养。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实用性与文艺性兼备的重要学科,必须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分析与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更多知识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天赋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语文老师需要充分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重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黄金时期树立阅读意识,提高语言理解与应用能力。只有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沉浸在清新柔美的文字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深刻感受到语言的文化魅力。
一、利用经典作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其中的故事情节、或词藻运用、或写作手法、或表现形式、或思想情感与读者之间存在互通或可供借鉴之处,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典文学作品能够在历史变迁中一直流传至今,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其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也体现了众多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受到来自更多地域、国家、宗族、背景、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小学高段语文老师可以在每节课抽出一点时间提供给学生进行自由阅读,通过课堂上的监督,让学生养成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习惯。
        例如,针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语文老师可以利用课堂前十分钟,作为学生诵读经典的课堂时间,如《论语》、《最美的四季唐诗》、《西游记》、《狼王梦》等经典作品,由于这些经典名著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的传承,其中蕴含的待人接物的重要礼仪、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念、悦纳自我的价值观念等优秀思想,对于树立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而且能够在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品鉴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二、借助课外阅读材料,传授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教材中的课文的阅读,更应该结合课文主题进行课外阅读。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受系统知识体系教育的时间较短,对于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差,没有形成自己的科学阅读方法。

因此,在课外阅读中,不能任由学生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阅读,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履新自身的职能,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与技巧的传授,以高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质量,学生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更有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体会,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例如,在对海伦凯勒的《海伦凯勒自传》这一国外名著进行阅读时,由于著作的写作具有一定的深度,如果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便难以理解其中的深意。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阅读,首先进行作者简介,明白作品的创作背景;其次看目录,了解书中的大致结构分布;然后初步阅读故事内容,对情节进行整体把握;最后品味其中的优美佳句,回味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方法的指导,让课外阅读变得更加高效。
三、阅读教学实践化,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不能够仅仅停留在会“读”的阶段,还应该会“用”,在阅读教学中也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营造阅读情景,烘托阅读氛围,检验阅读效果。在小学高段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相关读书体验活动,让阅读教学实践化,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丰富阅读感受、提高阅读兴趣,而且能够在与同学们的互相探讨与交流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魅力与快乐。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校园诵读活动,把握学生的整体课外阅读效果,便于及时调整阅读的素材的选择、阅读难度的调整、阅读主题的定期更换,提高阅读质量。
        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定期开展阅读大赛,让学生在竞争中诵读相关的主题性读物,有利于掌握学生的书籍阅读情况;或通过开展读物互换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同时节省学生的阅读成本;语文老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诗词比赛,促进学生对优秀诗句的积累;也可以通过文学创作比赛,检验学生对阅读素材的积累和运用能力。这种通过开展线下诵读活动的方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身处于全校阅读的大环境之中,能够让阅读教学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同时也有利于检验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增强学生对相关文学作品的运用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语文老师结合阅读主题,在读物的选择、阅读方法的传授、阅读活动的开展、阅读技能的培养、阅读效果的检验等方面进行引导,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方向,通过阅读经典作品陶冶情操,通过传授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高效阅读,通过开展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塑造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指导方式,让学生爱阅读、懂阅读,有效引导学生的阅读活动的高效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海霞.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整合探究[J].学周刊,2021,(1):61-62.
[2]梁琴.重视教学策略提高阅读实效——论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运用[J].中外交流,2020,27(9):220-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