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红
杭州市萧山区长山小学
摘要:语文教师对小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关注到点拨价值,在捕捉思维闪光点的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点拨,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探索和精准分析。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小学生脱离教师思维逻辑的现象,在知识交流中也出现认知障碍的问题,这样就导致学生不能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探索。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围绕实际情况对教学思路进行调整,在适时介入基础上进行精妙点拨,在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过程中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和灵活分析,以此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索和实践运用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师;课堂点拨;点拨技巧;适时介入;精妙点拨
前言: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创新发展的需求,语文教师应该对课程标准进行多个层面思考,在课程特色把握基础上设计多样化的教育方案,引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到课堂预设的落实情况,在适当把握教学契机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和思维引领,重视通过思维点拨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和情感价值追求。研究指出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出现点拨作用发挥不完善的问题,未能引领小学生对教材实施多个维度思考。所以需要思考怎样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精准点拨,强化学生的知识体验程度。
一、点拨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快乐读书
研究指出语文教师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关注到阅读方法和习惯的培养,重视在多种资源整合基础上构建高水准的探究平台,在阅读引导基础上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思维。基于课程教育特色和小学生呈现出的思维特点,教师需要分析通过哪些方式培养班级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掌握正确阅读方法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的指导,立足适当点拨强化学生们的阅读体验[1]。所以教师应该思考通过哪些方式培养小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围绕实际情况制定阅读方案,有助于逐步让学生养成喜欢书籍阅读和深度思考的思维认知。
教师一方面需要对低年级小学生的课程基础和阅读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在各项因素把握过程中设计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案,围绕学生认知规律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与能力培养。在部编版教材资源整合基础上构建科学的阅读方案,坚持引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和情感表达,在目标分析同时围绕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课堂点拨,利于发挥学生的思维逻辑和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则应该和学生一起读书,在阅读分享基础上体验到书籍阅读的乐趣,重视在书香中感受到阅读魅力和优秀的情感态度[2]。教师应该重视通过阅读指导和精准点拨营造快乐读书氛围,让书香伴随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利于让学生在粗读和细读中获得更高层面的阅读体验。
(二)学会读书
适时介入是语文教师对小学生开展课程教育时应该坚持的原则,围绕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精妙点拨,在各项因素把握基础上制定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案,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高水准的知识体验。科学读书方法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通过科学读书让学生对书籍内容进行精准把握和情感态度的分析,在掌握正确读音基础上对书籍内容进行感知和写作结构梳理。所以教师应该思考怎样让小学生学会读书,在耐心指导上让学生对重点词汇和情感认知等内容进行思考,在把握充足朗读时间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猜想或者是想象等方式对情感态度进行交流。
例如在开展“小壁虎借尾巴”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把握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和情感分析,通过精妙点拨发挥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想象意识。“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小壁虎一共向哪些动物借尾巴?是否成功借到尾巴呢?”这样可以引导小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在抓住学生想知道小壁虎借到尾巴这一契机进行点拨,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阅读和精准思考[3]。小学生会在教师引导下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在关键语句分析基础上对故事脉络进行梳理,教师应该点拨学生思考对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与情感态度,利于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阅读和思维理解方法。
二、点拨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思路
(一)活跃思维
因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小学生脱离教师思维逻辑的现象,在知识交流中也出现认知障碍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和情感分析,限制课堂教学效率的稳定提升。所以教师应该思考通过哪些方式拓展课堂阅读空间,在思维逻辑把握基础上强化小学生的情感认知,通过点拨和引导的方式推动课程教育的优化发展,让学生在阅读中树立正确的情感认知[4]。基于低年级学生呈现出的课程基础和思维认知特点,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情感认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逻辑分析的良好习惯。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鼓励教学提高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自信心,重视在挖掘思维认知基础上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通过适当引导和表扬等方式推动阅读教学的优化发展。利于学生在宽松氛围中实现思维逻辑的发挥,围绕文章内容和认知情况进行多样化的教育指导,在活跃思维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探索体验。同时也需要通过言语点拨引导小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和情感思考,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思维认知偏离主题的学习问题,围绕言语点拨发散学生的思维认知。这样能立足课堂点拨活跃小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认知能力,锻炼学生爱阅读和深度理解的学习习惯。
(二)思维训练
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时关注到思维方法的训练,重视通过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有效思考,也要立足适当点拨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地体验程度。
基于低年级小学生思维任意的局限性,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多种训练方法的开展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思考,避免因为思维定式对问题解答所造成的阻碍。所以语文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点拨的方式改变小学生思维定式,鼓励学生以全新的思维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
例如在开展“咕咚”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并仿写文章中一到两句话,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和生活实际进行内容仿写。一些学生未能对动物的声音进行精准把握,在文章阅读时容易出现理解错误的现象,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森林中的动物有哪些行为特征?不同的动物有着怎样的声音特点?这样可以点拨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也能立足动物形象特色对课程中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此在适当引导下对故事情节和表达的情感起行论述[5]。以此调动小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和思考,从不同的思维特点对文章中的故事情节进行论述,也能在动物特点把握基础上对文章描绘的情节进行精准的思考,在互动交流中实现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三、点拨低年级学生的讨论思维
(一)解决疑惑
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关注到通过哪些模式可以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课程中对问题进行深度探讨,在逻辑发挥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层次思考。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或者是合作交流过程中会经常遇到解答难题,学生很难通过自身地体验和作用互动解决教师所提出的思考问题,同时也会在思维认知过程中出现定式或者是局限问题[6]。教师需要在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精准的点拨和适当的引导,通过点拨解答学堂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以“小蝌蚪找妈妈”课堂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围绕小蝌蚪找妈妈的历程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进行合作交流,在互动交流基础上对文章故事情节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重点分析学生在解决疑惑时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任务把握基础上围绕学生的认知情况划分两小个思考点,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最终是否顺利找到自己的妈妈?这样可以让学生根据小问题的顺序对文章进行阅读和交流,也利于学生在思维逻辑发挥基础上对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进行思考,在文字阅读和情感分析基础上对整体文章内容进行深刻地理解。所以在后续教学中应该思考怎样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精准点拨,通过适当介入在解决疑惑基础上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以此提高课程教育的创新性的知识讲解的实际效率。
(二)解决争议
语文教师在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时要关注到点拨引导的契机,要立足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点拨教育,鼓励学生已领好的状态参与到课程学习和实践运用中。因为小学生在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尤其是在问题解答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争议,语文教师需要围绕学生的争议焦点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在把握问题症结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教育引导,这样利于学生通过个人努力找出解答问题地最佳答案。为此在后续教育中要围绕学生的争议进行针对性的点拨,通过引导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或者是互动交流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和理解。
在对小学生开展“朱德的扁担”课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在课程任务把握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维度地思考,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阅读和分析。可以提出朱德同志的个人形象是什么样的思考问题,鼓励小学生在文章阅读基础上通过互动交流对“朱德形象特色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围绕作者所描绘的内容对其形象进行分析。一名学生提出朱德同志是比较关心和关爱战士的,其他学生则对这一答案存有异议,认为文章中主要是对朱德和战士同甘共苦的行为进行描写,立足以身作则对朱德同志的高尚品质进行描述,但是并没有侧重于对对关心战士这一品质进行描述。基于学生对这一问题的争议,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再次对文本内容进行阅读和思考,重视在文字内容把握基础上逐字分析朱德同志的个人形象,尤其是要以朱德为什么要和战士一起去挑粮这一行为进行交流[7]。大部分学生会认为朱德同志具备以身作则的优秀认知,教师需要在其思维认知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当朱德同志看到战士们辛苦挑粮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参与到挑粮工作是否对战士的关心表现?这样可以通过深层点拨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和思考,也能在把握学生争议基础上让他们对写作情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让学生在顿悟的基础上对文章所描绘的问题进行深处的思考。
结论:综上得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到课堂预设的落实情况,在适当把握教学契机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和思维引领,在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过程中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索和灵活分析。教师应该围绕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精妙点拨,在各项因素把握基础上制定科学的阅读指导方案,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高水准的知识体验。这样能通过点拨提高小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能动性,也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地体验和精准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龙小凤.适时介入相得益彰——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介入时机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24(2):154-156.
[2]孙淑才.精彩,源自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适时介入——依托联片教研实现边远农村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策略研究例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50):243-244.
[3]陈莉.小学语文课堂展示环节教师的点拨策略——以《乌塔》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21(02):37-38.
[4]田莹.巧用点拨,激思启智——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突破重难点[J].探索科学,2019,38(10):160-161.
[5]曾令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生本课堂教师点拨策略研究[J].新一代:理论版,2019,31(08):69.
[6]黄后惟.语文阅读教学“展示—点拨”策略的实践与思考——以《西门豹治邺》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16(2):5-6.
[7]徐华丽.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三“读”——以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二上《纸船和风筝》一课为例[J].新课程(教研版),2019,12(0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