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管理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下)   作者:郭欢
[导读]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学体系的完善

        郭欢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麻家渡镇中心幼儿园  湖北 竹山 442217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学体系的完善,人们的教育意识也愈发的强烈,而幼儿园学前教育作为促进幼儿成长发育的启蒙教育,自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幼儿园若想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下实现可持续性的教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安全管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将从分析目前幼儿园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出发,着重探讨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 身心健康发展 策略
1、 幼儿园安全管理中常见问题
(1)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首先,在我国目前的幼儿园教育中,小学化教学倾向较重,大多数幼儿园在实际的安全管理问题上常存在侥幸心理,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幼儿园的智育教育上,而忽视了安全管理,幼儿园教育机构形式化和功利性较强;其次,幼儿接送环节把控不严格,对来园接送幼儿的家长没有进行明确登记,常有陌生人接送幼儿,或者有些离异家庭父母为争取抚养权而接送幼儿,导致幼儿园接送衔接出现困难;再次,幼儿园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幼儿园中的设备、设施更新频率较快,装修次数较多,而大多数的幼儿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在装修结束后,就立即投入使用,从而严重威胁着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最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幼儿园缺乏完备、科学的管理制度。对幼儿园中的设备和游乐设施缺乏相应的检查和监督,难以及时的发现幼儿园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至于严重威胁着幼儿的人身安全。
(2) 幼儿缺乏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差
由于幼儿年龄相对较小,身心尚未发展成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头脑中也并没有形成分辨安危和是非的意识,这就导致幼儿在实际的幼儿园学习和生活中,常会受到自身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影响,而不顾安全的进行玩耍和行动。再加上幼儿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在玩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摔跤、碰撞等安全性问题,进而导致幼儿的受伤。
(3) 部分教师缺乏安全教育意识
在目前的幼儿园教育当中,部分教师安全教育意识薄弱同样也是影响幼儿园安全管理完善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幼儿园指导教师所发挥的教学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若教师不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问题,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幼儿自我保护教育工作也必然得不到落实,以至于幼儿安全事故频发。
2、 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方法与策略
(1) 建立完善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俗话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同样也着重指出,幼儿园必须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为了能够促使幼儿的身心实现健康发展,幼儿园就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要实施安全工作责任制,将幼儿园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个幼儿园工作人员和教师身上,并要制定出一定规章制度进行约束,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认真负责、协同督促,以此来确保幼儿能够在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下成长和生活;其次,加强幼儿接送环节的管理,为幼儿实际的监护人和父母进行统一的登记,发放园内特制的门禁卡;对接送幼儿的其他家长或陌生人员进行身份证和指纹的明确登记,并要要求幼儿进行指认,与幼儿实际的监护人和父母进行确认后方可接走幼儿,从而在根本上确保幼儿在接送衔接中的人身安全;再次,组建日常安检小组,加强安全排查工作,幼儿园的管理层可建立小组检查汇报工作,每日以安检小组的形式对幼儿园中的设施和设备进行统一的检查和巡逻,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定期定点的排查幼儿园中的安全隐患,及时的进行汇报和维修,从而在完善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强化幼儿园安全排查工作,从而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在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往往只是被动的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仅采取约束幼儿行为的方式进行安全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来看,大部分的幼儿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在具体的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幼儿园教师在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过程中缺乏一定教学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落实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幼儿园同样也应当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适当的减少智育教育,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促使幼儿园教师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有效的降低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出现几率,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2) 组织幼儿安全主题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始终作用在幼儿身上,因此,幼儿园若想在根本上落实安全管理工作,除了要关注自身的园本安全管理和教师的安全教育意识培训以外,同样也要重视起幼儿主体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有根据性的开展一系列多元化和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从而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一定的安全知识和处理危机的方法,形成自我保护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幼儿安全问题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学问题,因此,为了确保幼儿能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和教师就必须树立加强安全管理的教育意识,完善园本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培养幼儿的自保能力,从而在根本上避免幼儿园教育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促使幼儿实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玉宝. 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J]. 学周刊,2021(11):183-18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1.091.
[2]周慧. 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5):151-151. DOI:10.3969/j.issn.2095-3089(x).2016.05.137.
[3]李槐青. 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5):175-177. DOI:10.3969/j.issn.1673-2219.2009.05.0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