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口算能力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下)   作者:潘雪军
[导读] 本文在分析当前一年级数学口算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潘雪军
        广西省宾阳县宾州镇永武完小 530400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一年级数学口算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新课改背景下,从借助教具理解算理、组织开展训练活动两个方面重点探讨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一年级;数学教学;口算能力

前言:口算能力主要是指,学生不需要依靠计算机等辅助工具,即可直接计算出算式结果的一种能力,是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性要素,通过口算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探索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创造意识。而一年级是数学教学的初始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关键性阶段。此时此刻,如果学生拥有良好的口算能力,必定会对其日后数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如何立足于新课改背景下培养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成为其当前教学实践的工作重点。
一、当前一年级数学口算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虽然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其所呈现的教学效果已经得到明显强化。但是,就一年级口算教学的现状来看,不容乐观,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第一,学生口算兴趣不高。绝大多数一年级学生并不是很喜欢学习口算,通常是根据教师、家长的要求学习口算,低段学生注意力难以得到有效集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口算教学内容与几何、代数等数学知识点相比更加枯燥乏味,极易导致低段学生失去对口算学习的兴趣。同时,在面向全体学生时,部分教师只会表扬正确率高、速度快的学生,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速度慢、正确率低的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口算教学方式单一。在新课讲授环节时,教师会运用小木棒、卡片等直观教具帮助低段学生理解知识点,但是在口算习题练习阶段,绝大多数教师倾向于让学生通过视算的方式计算结果,虽然具备操作简单的特征,可是单一枯燥的形式会降低一年级学生对口算的兴趣,继而限制到一年级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发展。
        第三,口算教学重结果轻思维。部分教师在口算教学期间过于关注学生的口算正确率,对学生算理渗透欠缺,甚至个别教师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帮助一年级学生分析算理,这对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此外,某些教师忽视算理过程的讲解,直接让学生重新口算,即便得到了正确的口算结果,一年级学生也无法深入理解口算中蕴含的算理。


二、新课改背景下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借助教具理解算理,培养口算技能
         口算能力是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具体表现,在面向一年级学生组织开展口算教学活动时,作为教师要对口算教学的内涵作出深层次挖掘,不可以强硬的方式让学生计算结果,而是要在口算教学中渗透算理,在一年级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促使其掌握算法,以此来作为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于是,教师可以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为切入点,善于利用教具这一形象化工具,对学生进行口算教学,助力学生口算技能的形成。
         例如:在“和是7的加法”知识点讲解的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学具盒中的教具对一年级学生进行知识讲解。提前让学生从教具盒中拿出小木棒,数量为7个,让学生将这7个小木棒分成两部分,即“4个小木棒和3个小木棒”、“2个小木棒和5个小木棒”、“1个小木棒和6个小木棒”等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划分的小木棒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放小木棒,可在观察表象的同时,理解其中所包含的算法,从而形成口算技能,这对学生口算正确率的提升具有良好作用。
(二)组织开展训练活动,锻炼口算能力
        在口算课堂上,很多一年级学生对口算训练持有畏难抵触的负面情绪,持有浓厚兴趣且全身心投入口算练习活动中的学生为数不多,这不仅会降低一年级口算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到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面对这一现象时,作为数学教师要予以重视,对现有的口算训练形式加以优化调整,了解一年级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方式,并开展趣味性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持有浓厚兴趣,爱上口算训练,在口算训练中探寻发现其奥秘所在,起到锻炼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作用。
        例如:在“20以内加减法”知识点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开展趣味游戏活动——“我出你抢”,将班级内所有一年学生划分为小组,每3人为一小组,分别扮演出题者、答题者、裁判员的角色,出题者列出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题,由答题者回答出题者列出的计算题,而裁判员则需要判断答题者回答是否正确,出题者要提出5道20体内加减法的计算题,答题完毕后三名学生轮换角色,继续开展游戏。通过这一游戏训练活动的施行,一年级学生可以很好的参与其中,加深对“20以内加减法”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对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再如,教师可开展“口算接力赛”的游戏训练活动,提前为一年级学生制作好100以内加减法的算式卡片,以纵列为一组,对学生进行接力小组划分,各小组学生抽取卡片,第一名学生计算完毕后,第二名学生则需要马上计算,并传递给下一名同学,看看哪个小组口算结果正确率高且速度快。通过这一训练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在游戏娱乐的同时,掌握口算技巧,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对于教师而言,其要注重对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背景下对现有的口算教学模式加以改良和优化,正视当前一年级口算教学的现存问题,在理解新课改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借助教具理解算理、组织开展训练活动等教学策略的落实,激发一年级学生口算兴趣,引导一年级学生掌握口算技能,在口算锻炼中发展一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打下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坚固基础。
参考文献:
[1]钟玉琴.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家长,2021(09):167-168.
[2]倪惠.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J].读写算,2020(30):102.
[3]朱慧芳.探究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幻画报,2020(03):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