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下)   作者:王忠娟
[导读] 使得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中学德育教育课程之间进行融合
         
        王忠娟
        黑龙江省东宁市绥阳镇绥阳林业中学    157212
        摘 要:使得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中学德育教育课程之间进行融合,是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提升德育教育整体教学质量的科学手段。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学德育理论教学之间进行融合的关键就是找到和每一门课基本内容之间的融合点,和德育教学实践之间融合可以通过学校之内的实践活动以及校外实践活动这三种基本途径来有效实现。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教育;教学;融合
        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以及弘扬工作都十分重视,各个学校之中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教育也取得十分重大的成效,但是目前还依然存在十分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大多数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并不是十分了解,不可以充分的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价值,传承并且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责任的相关意识比较淡薄等。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学德育教学融合进行以下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中学德育理论教学的科学融合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之中蕴含了十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素材,而且优秀传统文化已经科学渗透到了教材之中的字里行间。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之中,针对学生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传统的道德教育,使得勤俭、孝顺以及仁爱和诚信等相关内容贯穿教材之中,并且进一步重视民族大义的思想化教育。教师需要做到思考怎样可以将一些相关的内容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所重视的人伦道德以及重视理想等相关内容和德育教育之间进行融合,传统的和谐思想怎样可以和人格教育之间进行融合,将传统美德怎样可以和学生们的道德教育之间展开融合。通常来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框架之内,主要以“家国情怀的教育”、“人格修养的教育”等作为教育的重点,并且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包含的文化和人生、文化和世界、文化概论等方面展开科学融合,并且可以通过专题的形式来讲述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关于忠爱祖国、仁爱宽容等一些相关的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德育课程实践教学之间的融合
        学校之内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校内的一些传统节日体验以及学校之内的文化活动,前者主要是围绕着一些传统节日来举办相应活动,比如元宵灯谜会以及清明扫墓和端午包粽子等一些文化活动;后者主要是进行知识竞赛以及社团文艺活动等等。通常而言,节日民宿活动主要就是在家中之内展开,但是在当前的一些假期模式之下,很多传统节日学校并不放假,而且对于三天假期的节日,很多回家路途远的学生都会选择在学校中度过。学校就可以利用这一现象,进行传统的节日体验之时,主要的实践活动包含:第一,元宵灯会。主要包括品鉴汤圆、猜灯谜以及赏花灯等等相关的实践活动,还可以进行有关元宵节的对诗活动。第二,清明祭奠活动。清明节可以追忆先人,能够做到满足学生们内心的情感追求,还可以团结大家,进一步加强学生们民族凝聚力。

为了可以进一步发挥出清明节教育的德育基本功能,可以几年曾经逝去的那些先烈,和清明节的活动进行结合。第三,端午节游园诗会。这一基本活动主要就是进一步汲取古代先人的智慧,传递出保护生命的传统文化精髓。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德育课程教学环境之间的融合
        校园之中物质文化主要是为了可以凸显出校园之中人文环境以及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要想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与校园物质环境之间进行融合,融入到校园之中的每一个角落之中,还可以通过一些和谐以及精巧的设计来进一步实现。比如: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校园之中的绿化工作,能够进一步展现出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思想。在校园之内增加一些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建筑物,比如增加一些中国古代文人的雕像、古诗词以及名人名言等。而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自强不息以及爱国敬业等基本特点,使用雕像以及警句来呈现。通过这些基本形式,可以使得校园之内的建筑环境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之间更加贴近,进而有效陶冶学生们的情操,使得学校成为学生们真正修身养性的重要场所。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年龄特点,是比较活泼和好动的,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讲解和说教的德育教育方式来开展的话,不仅不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德育教育的实际教育效果,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进而产生抵触的情绪[2]。所以,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实际教学中将相关教学内容和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德育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让学生置身于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
        学生的性格形成和综合素养的养成与周围环境是有非常大的关联性的,所以,将学生置身于传统文化浓厚的氛围中,会对学生的心里产生非常大的感触[3]。学校是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地方,在校园范围之内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可以有效的将传统文化的理念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这样对于德育教育的开展也是非常有利的。基于此,学校一定要做出相关实际行动,为学生营造一个传统文化思想浓厚的校园氛围。例如,在端午节或者元宵节等传统的节日,学校一定要为学生组织相关的集体活动,给学生一定的仪式感,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自然也会喜欢上传统文化[4]。
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学德育课程教学融合之间需要注意一些原则,比如教师在进行融合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生活、需要做到创新的融合以及做到融合的典型性原则,比如上文所述的通过一些古诗词以及名人名言进行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之间进行结合,对学生们展开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大学生德育教育创新[J].文化产业,2021(03):127-128.
[2]田媛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J].汉字文化,2020(22):184-185.
[3]戴鹏.试论小学德育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J].学苑教育,2020(28):89-90.
[4]张莉.小学德育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J].试题与研究,2020(31):13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