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6期(下)   作者:钟云青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和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

        钟云青
        龙陵县龙江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和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以此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率。分层教学法是于新课改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是有效应对数学教学两极分化现象的对策,也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合理进行因材施教和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因小学生受先天数学天赋和后天努力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将分层教学法合理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于学生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小学数学 运用

        分层教学法不是简单粗暴地把学生划分等级,而是需要先分析学生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还要知道他们的知识框架,综合考虑之后,要让学生有一个个性化的发展,而后合理、科学的区分学生,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提高各项素质,开展无差别性质的教学。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充分的考虑,假设单纯应用某一种方式或者手段进行教学,难免无法满足所有学生需求,这样学生与学生间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差距。因此,想要因材施教,需要应用分层教学法,从而全面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
一、分层教学法简述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差异性情况,有针对性实施分层教学,继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自古就有。诸如我们常提及的“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在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法,既可让学生达到课程教学标准的基本要求,又能使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获得长远的发展。从而使所有学生都从知识、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获得普遍提高,同时分层教学法还能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切身感受到成功,这种成就感将会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和谐课堂的构建,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二、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
        首先,我们要承认人的个性差异。受遗传因素、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学习兴趣、感悟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加上受其基础知识掌握的影响,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当中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优劣之分。有些学生根本不需要教师多讲,知识便掌握得很好,一节课下来迫于纪律的约束,老老实实陪着读书,浪费了许多时间。如果我们的教学采用一刀切的原则,势必就会造成好的学生得不到培养,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因此受到很大的打击。这时,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1.分层教学法有助于我们进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方法,早在几千年前由孔子提出,甚至于在今天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而教师所采用的分层教学法,对贯彻落实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先将学生进行分类,就是“因材施教”思想的重要体现,将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类,针对他们所处梯度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考察,从而有更加针对性的练习和教学方法,以此来帮助他们提高小学数学学习的整体能力和整体数学素养。
        2.分层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数学学习对有些学生来说,可能存在较大难度,如果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类,对那些数学学习有较大难度的学生给予很大的帮助,在分层教学后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他们数学学习的难度,认清自身所处数学学习阶段,牢固数学基础知识,帮助他们培养起数学学习的兴趣,最终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课前预习。预习是数学学习的关键,小学生应该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课前所要学习的功课进行积极及时的预习。而教师的分层教学法,就需要从预习开始。教师将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也应该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将学生分为三个梯度,对基础知识能力较弱的学生,首先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是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对例题中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进行大致了解,不多做要求。而对数学程度一般的学生,则需要他们在预习时要能够除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外,对书中的例题要求他们能够看懂,并且能够自己算出来。而对那些数学基础知识非常扎实,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求他们除了对基础知识点熟练掌握外,对例题的变形也应该会解答,能够一眼看出例题的变形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有时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课后习题进行自我解决。针对不同梯度的学生,教师进行不同程度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增长了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减少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扎实自己的基础。对数学基础知识牢固的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会自主学习,有利于他们数学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和数学方法的掌握。
        2.课堂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则需按照教案设计而灵活教学,重点在于分层施教和分层练习。对于学优生,教师以自学指导为主,重点强调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为其提供具有深度和有拓展性的练习题,强化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并有意识培养其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中等生,教师要有扶有放,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又加强指导提高学生接受度,为其提供适度的练习题,使中等生深刻理解课堂知识,并能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其实践能力。对于学困生,教师要重扶,适度放,从兴趣培养、基础夯实等多方面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为其提供一些基础练习,使其充分掌握基础知识,增强其学习自信心。以分层的方式引导学生愉悦学习,使其在各不相同的进步和成长,不仅能让每位学生都达到基本的课程要求,而且还可促进优生超越式发展,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全体学生数学素养,真正实现数学教育面向全体这一教育理念。
        3.课后练习分层布置。通常作业分为两种,一种是课后作业,教师在进行完一个课程的讲解后,布置给学生用于检验其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的一种方式;一种是课前作业,是教师在进展下一个新的课程前,提前对所需了解的新知识划定范围,用于学生对知识的提前预习,以减小课堂新知识点的进展难度。不论是课后作业,还是课前作业,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但不恰当的作业布置就不能够达到布置作业的最终目的。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根据不同资质学生所占的比例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的题目检测,以整体学生为标准,将基础题和提高题都要包含在内,既有巩固又有拓展延伸。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说清楚对每个学生的要求,并将基础题和提高题标示出来,对于优等生,作业的完成率和准确率要达到90%以上,而对于落后生的最低要求则是完成基础题,在完成基础题后,再去考虑提高题的思路,并不断提高完成率和正确率。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付出努力,既保证学生对知识有所巩固,又能保证学生有所提高。作业的布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的高低。
四、总结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协调好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整体的关注和了解。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分层次教学实际应用后,满足了各种层次学生的需求,也顺应新课改的理念,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整体有很大提升,这是未来教学的走向,对于学生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素玲.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名师在线,2020(26):60-61.
[2]李影.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应用[J].读写算,2020(24):92+94.
[3]陈忠海.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J].新教育,2020(10):61-62.
[4]张小燕.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0(20):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