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舜
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中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是否有效,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在围绕学生“学”的基础之上,“有效教学”要有合适的策略:有“引力”——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有“聚焦”——教学目标能全方位涵盖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有“联结”——各教学活动环节能引领学生学习活动,建构知识能力素养;有“优化”——教学方法能贴合教学规律,帮助学生实现降维学习;有“导向”——教学评价能体现职业素养导向,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本文针对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低效现象这一普遍问题,通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组织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优化等策略,提升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学生乐学、好学、精学,教师会教、乐教、精教。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中职专业课
一、中职专业课教学低效现象及成因
中职专业课的教学,与普通教育相比,具有鲜明的职教特色。很多专业课课堂教学,虽然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技巧得到了改善和提升,但从课堂效果看,仍然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低效现象。
1.教学内容陈旧、引力缺失
最先进的技术在企业,最新的技能在车间。由于中职专业课教材编写的滞后性,再加上教师个人与行业企业及职业岗位脱节等原因,中职专业课教材内容陈旧,与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差距。
2.教学目标空泛、聚焦不足
在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空泛、目标过多、聚焦不足、定位失准等现象。
3.教学组织僵化、联结不足
在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形式性的东西,如:情境创设必某公司、某企业招聘会或竞标会,不管情境的真实性、有效性与指向性,牵强附会;学生学习必采用小组合作,不管教学内容有无必要开展,适不适合开展,有无基础开展;精美课件必一播到底,视频动画穿插其中,黑板则是一片空白。
4.教学方法固化、活力不足
职教专业课教学大多采用示范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尝试教学、案例教学等模式,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管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效果是否有效,符不符合教学规律,生搬硬套教学模式。如忽视职教专业课属性,在技能要求严谨规范的机械、汽修、医护等专业课中采用尝试教学,让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自我探究和操作,不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的储备下,学生能与不能?会与不会?造成错误动作成型、设备损坏、材料浪费等结果。在动作要求较高的专业课教学中,以视频代替教师操作,忽视关键技能点(如力度、角度、频度)的手把手教学。
4.教学评价脱节、标准缺失
教学评价只重表象,评价标准与行业标准严重脱轨。以数控专业为例,学生练习作品往往沿用传统部位打分测评方式,与企业标准(合格品、废品)脱节。
职教专业课低效课堂的原因有很多,从专业建设层面看,校企合作尚未走入深水区,工学结合、产教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尚未真正落到实处;从学生层面看,学生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意愿缺乏,学习基础薄弱;从教师层面看,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教学能力低下,特别是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对于关键技能点认识不清,把握不准,教学不力。
二、专业课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指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专业课的有效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专业发展、职业能力的提升。
1.教学内容有引力——教材处理策略
中职专业课的教材内容,虽然大部分以教材知识形式呈现,但与本专业职业内容是紧密相关的,专业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首先应该研究教材内容,从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如本课题的知识点、技能点有哪些?如何与生产实践联系起来?怎样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设计教学过程?其次应该研究学生,从学生视角出发,如何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问题有趣化?疑难的问题梯度化?第三,研究职业、行业标准,使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对接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中职专业课教材处理,可以采用以下具体策略。
简化。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和中职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在够用、适用、适度发展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进行筛减,剔除一些繁、难、陈、杂的教材内容,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使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匹配。如对中职财经专业《基础会计》教材进行适当简化,形成填制凭证、识读凭证、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五项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学习,教学效果良好。
还原。把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还原于生产实践。职教专业课的教材内容来源于生产实践,体现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一般规律特征,相对于具体的工作任务,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不足。专业课教师在教材处理应把握教材的实质内涵,还原于生产实践。如在建筑专业《识读建筑平面图》教学中,结合学校就地改建图纸,解读建筑图纸中的技术要素,把教材内容充分还原于生产实践。
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明显提高,课堂效果良好。
重构。重构是指专业教师别具匠心的构建。由于教师综合素质的不同,对教材的理解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这给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重构教材。如在《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中,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实际问题“你会选购电脑吗?”出发,设置教学主线,围绕“电脑配置单”展开教学;以电子杂志为载体,学生解读各硬件主要参数,辨析其性价比;以问题解决、软件测试为评价内容,接轨行业标准。教材重构要充分体现职教专业课的专业属性,具有情景化、职业化、趣味化、梯度化等特点。
2.教学目标有聚焦——目标定位策略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中职专业课课堂教学目标可以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维度出发,聚焦于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和专业学科素养。
教学目标体现职业性,如数控车工课堂教学中,可以从数控车工的岗位能力出发,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学生能绘图、读图;能加工、会测量、懂行业标准;能树立产品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能主动收集相关信息形成决策;能创新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效率。
教学目标体现可测性,要有前测和后测对比,可以采用钉钉、课堂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便于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诊断与改进。
3.教学方法有优化——教学方法策略
相较于普通教育,职教专业课的学科属性、学习内容的不同,知识与技能,策略与方法的呈现方式也不同,学习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作为专业教师,优化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为教学内容服务。首先,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其次,无论选择或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第三,教师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还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
理虚实一体。中职专业课中的概念、知识、定理等陈述性知识,教师可以结合生产实例,引入VR或AR,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记忆,让学生自我归纳,以图或表方式呈现。如《车刀的角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槽刀,采用VR技术,引导学生加深刀具角度对加工性能的影响,并归纳各刀具角度的作用,把概念定理等知识还原于生产实践并应用于实践。
教学做合一。职教专业课中的产品结构、产品功能等程序性知识,教师应尽量采用直观教学,有条件的还可让学生动手实践。如学习螺纹的种类及功用时,教师可提供常见的各种螺纹产品,让学生动手动脑,体验螺旋线的形成,测量螺纹的主要参数,判断螺纹的旋向和种类,了解螺纹的加工方法等等。
肌肉记忆训练。动作技能的教学,专业教师应该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在认知与联系阶段,加强言传身教,注重示范的整体性、规范性、有效性;在发展与巩固阶段,注重及时检查、督促与反馈矫正;在完善与自动化阶段,注重训练的敏捷性、有效性、创新性。以旅游专业《铺台布》教学为例,在第一阶段教师亲身示范、学生模仿的基础上,手把手引领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在第二阶段,采用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利用组内pk、组间pk,加强反馈矫正。在第三阶段,采用计时赛、争先赛等形式,训练动作的敏捷性、有效性。最后,在拓展练习阶段,巧设悬念,引领学生创新动作技能。
体验式学习。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应以学生体验为主。教师可采用项目教学或任务驱动教学,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教师事先可提供大量的生产实例、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在学习后期,学习内容可以不局限拘泥于教材,学生可以查阅工具书,请教工人、老师傅等等。
3.教学环节重联结——教学组织策略
“教学组织”,指对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的安排、组合或者“联结’。职教专业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应有学科特点和职业属性的体现。
教学情境有氛围。专业课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想学、愿学、要学,教师可结合学生特点,使情境具有针对性、职业性、趣味性、时尚性。如学前专业《幼儿舞蹈》教学中,可以设置庆祝六一儿童节、元旦汇演、大班毕业舞蹈演出等具体情境,激发中职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环节有梯度。可以结合职高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设置多种活动形式,如新课讲解阶段,学生分组上台展示学习成果,然后大家来找茬;在巩固练习阶段,采用pk大擂台(限时、接力、师生同台)、闯关等形式,把枯燥乏味的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在拓展延伸阶段,学生变身小小发明家、工程师。
4.教学评价有导向——教学评价策略
在多元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还可拓展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职业化,评价主体专家化,评价方式岗位化。如机械专业综合技能训练教学中,引入企业零件的质量评价方式,以合格品、废品等结果评价方式取代按部位评分的评分方式,企业师傅作为评价主专家,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否达到岗位标准来衡量学生学习效果;汽修专业综合技能教学中,以质量、速度、经济性指标评价取代原先具有一定表演成分的评价标准。
总而言之,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理念。作为专业课教师,我们要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真正做到把握行业企业的发展方向,做一个能出高徒的名师。
参考文献:
[1] 李兴洲,《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有效教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