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和需要,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素养,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践探索越来越丰富,本文将根据笔者在初中历史课堂运用史料教学的模式探索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思考和反思。
关键词:史料教学、初中历史、学生能力、核心素养
当今历史教学愈发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但是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常会出现一种“满堂灌”的现象,教师把既有的历史知识和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复习也拿着教师精心编排的复习提纲来背诵和记忆,学生在不够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时,对于历史知识点也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对于一些需要材料阅读能力的题目来说,学生就完成的非常吃力。因此,要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就必须在历史课堂上运用史料教学的模式。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重要性
(一)基于提升学生和教师素质的需要
自2001年,国家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新时代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以及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2019年9月21日广东省教育厅发文《关于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实施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之母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在高中教育的重要性明显增加,这同样对初中历史教育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改革机遇。因此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乃当务之急。
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出名师,育英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钻研史料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也是当代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基于历史学科的本质
英国著名历史教育家汤普森曾批评说:“学校的历史学习,……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或方法的重要方面),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成果,即历史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 于友西等著,《历史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35页。]。因而,初中历史教学更重要的是学会根据史料去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从历史的本质去定义历史教育的内涵,历史课堂的中心即是将各种史料引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历史史料中建构过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史料教学方法初探
(一)史料的分类
1.按照史料价值分类,主要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
2.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分类,主要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二)史料的选择
教师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史料的选择,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史料的真实性。
一手史料更具有真实性,而二手史料也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运用到的,例如一些电影、书籍等,这些史料更具有趣味性,也更直观易懂,但是再创作的史料的真实性有待考究,因此教师在选择史料的时候要考察史料的真实性,指导学生去正确认识史料,尽可能的选择真实史料以免造成误导。
2.史料的实效性。我认为主要关注三个点:第一,史料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给学生展示有趣的史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史料难度是否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匹配。就初中而言,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变化,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史料,难度过大不利于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难度过低不利于提高高年级学生的史料阅读理解能力;第三,史料是否有利于得出结论。对于史料是否有针对性,是否利于得出结论,不要一味的堆砌史料,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之余,课堂学习重点也不突出。
(三)史料教学模式下的不同课型
按照教学任务的不同,初中历史课可主要分为新授课、复习课和讲练课。根据不同课型,我们的课程目标和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1.新授课:新授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选择跟课程相关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史料,给学生一个具象的了解,并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2.复习课:温故而知新,主要是巩固和复习已学知识,教师应按照知识点和模块选择相对应的史料,设置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
3.讲练课:讲练课的应考目的性较强,根据中考的考点来进行练习和评讲,这种课型要求提高学生的能力比较多,在这类课型,教师不但要精挑细选史料和例题给学生训练,更要有科学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材料阅读和答题要领。
(四)史料解读能力的内涵及要素
基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将初中学生史料解读能力进行要素分析,将史料解读能力界定为:1. 阅读归纳能力:提高学生认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让学生能准确找到史料中的关键信息,提高阅读史料的兴趣;2. 概括总结能力:中考历史中常见的要求学生分点概括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提炼共性;3. 联系迁移能力:把所学历史知识点与所读史料建立联系,活学活用,举一反三;4. 辨析启发能力: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并能以史为鉴,得到相对应的启发。
三、初中史料教学的史料复习课初探
根据复习课的进度和学生的学情,史料教学的复习课流程为“导入复习、明确目标——专题回顾、知识梳理——摸底测试、发现问题——教师点拨、解决问题——链接中考、探讨规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坚持问题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思维导图”的学法指导,突出教学重难点,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教学问题,或引导学生根据材料自行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更有方向性。
配合复习课的进度,编写对应课时的学案,让学生在课堂和课后及时巩固知识点的同时,落实教师在课堂指导的史料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做到识记和运用相结合,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史料阅读能力和历史成绩目的。
四、史料教学复习课再思考
国外在史料教学问题上开展相对我国早,而且不管理论或时间方面均获得显著成效,因此我国在史料教学的实践中应多多借鉴国外的经验,提高理论基础,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把史料教学落到实处。
俗话说:“欲求水流远,源泉须博深”,史料教学对历史教师的要求较高,无论是史料的搜集、史料的筛选、命题能力和方法指导,都在要求历史教师要阅读更多的书籍,提高理论知识,更大胆地进行尝试和创新,也要注重总结和反思。总而言之,为了更好的进行史料教学,教师要不断充实新知识新观点,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