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73019850109XXXX
摘要: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影响工民建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适当创新与优化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极其必要。由于混凝土浇筑施工环境相对复杂,施工环节较多,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全面、充分地掌握该项技术,由此可见,通过分析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必不可少。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 引言
由于混凝土在工民建施工中十分重要,其不仅是主要的施工材料,同时也是建筑的主要结构,因此如果可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科学使用相关技术,则可形成环境友好,结构可靠,安全性能高,成本合理的工民建结构,基于此,在当前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备受关注。
2 技术原理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完成混凝土施工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混凝土材料,由于混凝土强度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配合使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在使用该项技术时会使用到水泥,该材料通过一定的水化反应会形成相应的凝胶,而凝胶具有流动性,能填充到砂的缝隙之中,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砂浆,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后,会形成耐久能力强,强度大的混凝土材料。但由于混凝土配比会影响到该材料强度与耐久性,因此为避免建筑工程由于混凝土浇筑问题而出现的安全隐患,在使用该项技术进行施工时,还需预防混凝土产生缝隙,做好浇筑技术使用管理工作,此时施工单位就需通过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指导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利进行。
3 按照配比控制
混凝土的拌和混凝土拌合物是由多种材料混合所组成的,在拌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应配合比及相应投放顺序进行拌和,保证拌和环节质量。在拌和混凝土前,施工单位会基于混凝土的用处及工民建工程的要求,设计出相应的拌和配合比,在拌和时,相关人员需要使用较为精确的称重仪器进行称量,使得用量更精准。此外,在拌和施工材料时,拌和人员还要加强对以下几方面事项的重视。
(1)避免在拌和过程中同时使用不同等级、不同品种施工材料,以提高拌和质量。
(2)由于施工环境相对复杂,在拌和过程中也可能遇到特殊天气,施工人员需根据对空气中水分含量的深入分析,合理调整骨料利用情况及用水量,避免出现混凝土材料水分过多、整体强度不足的问题。
(3)外加剂掺入量。为保证配比结果正确无误,需严格控制外加剂掺入量,保证混凝土结构更好,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更高。
4 实践研究
4.1 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
基于对现阶段工民建施工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已经广泛使用混凝土浇筑技术,通过使用混凝土可以提高建筑防渗质量及建筑承重效果。基于此,工民建施工就会受到混凝土质量的影响,虽然前文分析中已经提出要严格控制进场材料质量,但尚未对技术实践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下面就重点通过材料数据说明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使工民建施工可以符合工程要求。在选择混凝土中水泥材料时,应在控制硅酸盐水泥拥有量的基础上,保证其强度。在大部分施工现场中都需要引入强度大于32.5MPa的水泥,同时还需要避免碱含量过高,需要尽可能将碱含量控制在2.25kg/m3以下;除控制水泥质量外,还要保证骨料性能。因此,为了工民建工程防渗性能可达到相应指标,则应选择粗细相对均匀的颗粒,尽可能将颗粒大小控制在 31.5mm以内,以保证水泥形成的凝胶可以更好地将骨料凝结。此外,应保证骨料中的含泥量不得超过1%;对于细骨料来说,则需要合理融入中粗砂,使含泥量保持在3%之内。
4.2 规范混凝土施工技术
由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使用效果会影响混凝土坍落度,后期收缩性及混凝土整体强度,因此工民建施工单位不仅需要通过合理选择拌和位置减小运输损耗对混凝土质量产生的影响,更应通过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使用规范性控制其质量。
(1)施工单位需要控制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及后期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美国曾经规定这一温度不得超过32℃,在我国施工实践过程中,大部分情况都将温度控制在30℃以下,且主要通过控制水温来保证整体混凝土拌和温度。
(2)由于混凝土坍落度对其质量影响较大,因此施工单位应通过控制外加剂用量、含水量及级配变化等保证坍落度指标尽可能小。
(3)在完成拌和后,为保证技术使用的规范性,则要通过使用含水量测定仪器准确判断当前所拌和出的混凝土含水量是否达到相应指标。若混凝土后期出现离析现象,使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时,则应进行二次拌和,以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
4.3 混凝土浇筑环节
实践过程中会使用浇筑模板起控制浇筑外形的作用,因此在浇筑环节,施工人员应尽可能避免出现使用混凝土冲击模板的不良情况,同时也要避免混凝土浇筑给钢筋骨架造成冲击。因此,入模时施工人员应保证倾倒的均匀性,不能出现集中倾倒的情况,利用塔式起重机供应混凝土材料时,应在吊斗处于铁盘上50~60cm时开始倾倒。同时也要控制倾倒顺序,一般而言应先倾倒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再倾倒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若工民建工程浇筑高度大于2m,则须应用相应的溜管设备,并将其出料口高度控制在1.5m内,在浇筑时应保证浇筑的持续性,避免出现中断问题,从而减小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冷缝现象。此外,由于浇筑环节多需要进行分层浇筑,在浇筑不同层次时施工人员应尽可能将每层混凝土厚度控制在30~40cm之间,且需要在保证该层次浇筑时间处于2h以内,以达到更好的结合效果,必要时施工人员还应采取搅拌措施。
4.4 混凝土振捣施工
由于仅倾倒混凝土材料无法达到浇筑设计要求,混凝土中还会存在着较大的空隙率,影响整体浇筑质量,造成工民建工程出现下沉现象。为达到更理想的浇筑效果,在施工过程中需进行一定的振捣。在钢筋相对密集位置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直径为30mm 的振捣棒,此时实施的振捣工作效果更为理想。当充分振捣直至混凝土中不再出现下沉现象时,说明振捣工作基本达到要求,此时可停止振捣操作。为避免出现振捣不均匀,蜂窝,遗漏等不良现象,需严格控制振捣距离,尽可能将其控制在40cm之内,使振捣工作可更顺利地完成。
4.5 混凝土养护与记录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养护工作是一项必要的工序,在完成相应的振捣与抹压施工后,应开始覆盖混凝土,但在该环节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在确保混凝土处于完全凝结的状态后,再开展养护工作。对于施工重点部位,如梁、柱节点部位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应进行重点养护,以保证该部位混凝土质量,大部分施工现场都会对混凝土进行14d左右的养护。为更全面地保证混凝土浇筑技术实践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还须做好施工记录工作,通过详细填写每一施工环节,保证获得更全面的混凝土试件检测信息,在加强强度监测的基础上,使混凝土浇筑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进而提高工民建工程安全性与质量。
5 结束语
综合本文的分析可发现,在工民建施工中使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时仍然存在问题,因此可更准确地判断出在工民建施工中应注意的重点施工环节,期望在深入探究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后,更多工民建施工人员能认识到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重要性,从控制进场施工材料质量入手,做好混凝土拌和、运输等准备工作,并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监督、管理及混凝土后期养护,细致检验每个施工环节,切实提高工民建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小勇.对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研究[J].江西建材,2015(16).
[1]秦永彬.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