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2022319891218XXXX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其中建筑行业是发展较为迅速的,在我国目前的城市中,随处都能够见到不断开展的建筑工程。成本是一切工程开展的根本,是建筑工程的前提与重要环节。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成本控制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利润与资源利用。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显示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不断增长的建筑成本会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成本控制
在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中,需要面临的主要难题为难以处理施工质量、工程工期与施工造价的关系。常见表现为,施工造价管理会受到施工工期以及施工质量的直接影响,在部分情况下,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和缩短施工工期必定会投入更多的成本。反之,当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时,则会造成返工的现象,不仅影响施工工期,还会影响施工成本。只有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才能达成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以及成本控制的目标。因此,针对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以及成本优化控制措施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简析
根据目前我国相关条例规定,建筑工程造价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原料工具成本、机械设备、安装与使用以及其他施工环节中所消耗的总花费。动态管理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方法。所谓的动态管理是指根据建筑市场的实时状况以及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科学分析,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科学、详细、合理的规划,不仅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提高成本的使用效率让经济效益处于最大化。动态管理的方法,可以对建筑工程的设计、规划、实施等环节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原则
2.1 全过程控制原则
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造价使用的是施工预算与完工结算两种方式来进行成本控制,着两种方式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很明显可以看出这种方式缺少了整体的管理与控制理念,无法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管理。全过程控制就是要贯穿于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之中,从最开始的工程决策、设计、招商、实施、竣工等各阶段项目进行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控制。这样的控制方式可以对根据实际的情况工程造价进行修改、检测、完善、和比较,从而达到对整体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的目标。
2.2 全要素控制原则
建筑工程造价不仅仅要考虑成本花销的问题,同时要考虑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施工工期以及环境成本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中各环节之间都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协调好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才能实现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成本优化目标。因此,在对建筑工造价进行哦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的过程中要保证全要素控制原则,要对建筑工程中所涉及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考量,互相协调、互相作用,从而更好地完成工程目标与质量。
2.3 全方位控制原则
建筑工程的施工任务重、工作量大、施工内容繁杂、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大,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要坚持全方位控制原则。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一般很长,因此不论再完美的预算与计划都会随着工程的进行出现一定的波动,所以,在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反馈,向其他部门反映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与解决措施,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
2.4 全生命周期
全生命周期指的是,建筑工程从建设之初到投入使用后的成本总和,主要包括建设前、建设中和投入使用后各个阶段的成本管控内容。在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中,有大量因素会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其中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在进行造价控制时,需要遵循最小化的原则,为工程投资决策以及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有利的参考。
3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策略
3.1 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造价管理与成本管控工作的落实水平
建议施工企业能够结合目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现状,针对造价管理制度内容以及成本管理制度内容进行有效的补充,并就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成本管控流程进行有效梳理,争取为具体管理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与道路。此外,也需要建立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成本管控的责任制度,将具体的管理任务落实到个人或者小组,一旦发生成本管控问题或者造价管理问题直接追责到个人或小组,全面提升造价管理人员以及成本管控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在落实管理工作时能够互相监督,从根本上提升工程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的落实效率。
3.2 加强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为能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在决策阶段就应做好投资估算工作,即利用已有的工程资料估算出投资费用。在当前的工程管理体系下,工程资料内容愈发详细,可为具体的工程估算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而在开展投资估算工作时,还需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通过逐步修改工程估算内容来提升决策方案的可行性,为工程决策提供有利的参考。
3.3 做好设计阶段的成本管控
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管控工作与后期的成本投入具有直接影响,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除了要具备可操作性,满足客户要求外,还需具备经济性。因此,在设计阶段需要聘请专业的设计审查人员参与其中,审查设计方案中有无技术指标问题,有无与工程实际不符的现象,谨防在施工之后出现设计变更问题,带来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在所编制的工程施工方案中,应就设备、材料的选择给出明确的指导,同时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因素,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成本控制。这便要求施工设计人员在前期做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了解各类材料的价格变动趋势以及设备与人工的费用问题,形成科学可行经济的设计方案。
3.4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管控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成本管控属于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重点内容,在此阶段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会对工程造价造成直接影响。为了减少各类因素对工程成本的影响,施工单位需要联系参建单位,对施工方案进行多次协商与完善,针对其中可构成影响因素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其中的材料价格、人工费用以及设备租赁费用等需要讲其形成一定的费用区间,确保当材料价格、人工费用以及设备租赁费用发生大幅度改变时,不会对工程造价成本造成大范围的影响。同时,加强施工管理工作,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推进施工进程,争取在工期范围内完工,从而达成成本控制的目标。
3.5 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竣工阶段虽然不会产生直接的工程费用,但却是对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最终审核,可与造价成本直接挂钩。因此,建议选择信誉良好的专业审计机构参与竣工结算工作,由专业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逐一审查,对于工程资料以及工程现场进行逐一校对,与施工方和业主方共同完成工程量的结算工作。除此之外,还需参照合同内容对项目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确定是否与合同内容相符,以免由于发生经济纠纷造成资金浪费问题。
4 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工作作为控制施工成本的主要手段,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直接影响。在现阶段,大部分施工单位均关注到了造价管理与成本管控的重要性,并将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工程的全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本控制效果,这也进一步验证了造价管理与成本管控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应深彻落实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推动建筑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素龙.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分析[J].居舍,2020(32):147-148.
[2]吴晓浜.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关系[J].四川水泥,2020(11):237-238.
[3]马步太.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