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初级中学 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的重要内容,是个体应对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课程,必然要求有与之匹配的教学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1“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为满足社会发展、终身发展所需而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集中表现为合作参与、个人修养、创新实践、社会关爱、自主发展与爱国情怀等方面。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总体框架为依据,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遵循三大原则,首先为时代性原则,其次为科学性原则,第三为民族性原则。然后围绕着“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思想进行培育,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其一为自主发展,其二为文化基础,其三为社会参与。具体素养有六大表现:第一,健康生活;第二,人文底蕴;第三,责任担当;第四,科学精神;第五,实践创新;第六,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涵盖职业教育、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继续教育等在内的一切教育的共同目标。针对“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探讨,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贯彻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增强国内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切实要求。从学生角度来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情感、知识、态度、技能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是所有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以及获取成功必不可少的共同素养。可见,六大核心素养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而且更注重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形成的品格和素养。
可以看出,核心素养的提出,改变了教育领域内存在“唯分数论”的现象,强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近几年,素质教育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同时也还有系列问题尚待解决,譬如缺乏统一科学的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化,课程目标衔接不当,课程教材缺乏系统性,学科内容存在重复与交叉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纲领,通过各部门协同配合,发展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革新其“知识本位”思想,另外还需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鼓励他们朝着目标不断前进。不可否定的是,若想真正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关键。
2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现状
2.1教师过于看重书本的基础知识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当中,初中英语的教学形式还停留在教师照本宣科的讲法,机械式的输出,让学生对单词,词语,短语进行背诵。在这样的形势当中,学生往往都会产生一种只要背会就能得高分的心理现象,然而在英语核心素养的改革之下,让学生一味性地机械式地输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路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的各个阶段和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2.2缺乏课外书籍的阅读
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采用的教学形式往往都是教师引导讲述的形式来上课,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学生很难学习到有效的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知识为学生讲透彻,讲清楚,让学生接受课堂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教师重视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将学生课余时间利用起来。结合他们感兴趣的读物进行阅读,从而间接提升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2.3教学形式单一
随着时代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原有的教学模式逐渐显示出它的缺点和弊端。比如教师照本宣科的讲法,单调沉闷的课堂环境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开展英语核心素养教学中要以生为本,从学生方面出发,鼓励学生和学生一起进步,让学生在新型的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有效开展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3.1创设课堂情境,加深师生交流
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进程中,教师合理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不仅能让英语语法教学环境与氛围变得生动直观,还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还有助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能动的英语语法学习。例如,在讲授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Doyoulikebananas?”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对各种水果的认识与了解,并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与讨论;还可以让学生带一些水果到课堂上进行交换,并用英语对话,从而显现生活化情境。通过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在课堂情境之中有效提升了自身的英语语言交流能力,同时增强了课堂趣味性,有效将学生带入学习知识的氛围之中,提升了英语思维与学科素养。
3.2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面临中考的压力,为了考上理想的学校,连续不断的题海与灌输式的教学让原本生动明快的英语学习课堂变得乏味单一,也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热情,部分学生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成效明显降低。要想切实改变这一状况,英语教师应该革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入手,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有益于学生英语思维与学科素养的提升。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Canyoucometomyparty?”中涉及体育节和艺术节,教师教学时可进行合理拓展,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春节、端午节等各个节日的习俗,如春节挂红灯笼、端午吃粽子等,这些都是学生英语学习进程之中的重要知识积累。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会被有效增加,开阔眼界,提升英语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
3.3营造核心素养培养课堂
英语核心素养规划体现在很多方面,包含灵活多样的思维特征、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水平、英语学科的文化品质以及综合学习水平等。在实际教学进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培育、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与学科素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综合学习水平就是应用所学习的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以外,思维品质也是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关键组成。思维品质是对学生思维与辨识能力的全面概括,包含逻辑思维、理论分析等,可以让学生经由英语学习拓展思维,学以致用。例如,“Myfavoritesubjectisscience”课程中出现了很多陌生的单词,如geography,history等,以及一些陌生的句型,如Whenistheclass?Itison...等。为了有效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与排斥心理,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模式进行生僻单词与短语的翻译和阅读,以减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与负担,让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感受到乐趣,并用最快的速度与最高的效率完成对生僻知识内容的查询与翻译。最后,英语教师应该检查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完成情况,并给予学生正确、合理的指导,再针对学生学习进程中遇到的疑惑与失误之处进行耐心讲授。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英语知识内容,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
结束语
即要将学生的发展视作核心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虽有一定挑战,但是完全可以通过教师指导与自身努力学会的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规律进行引导,重视学生习得的过程,把握好学习机会,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必备能力的形成。当然,英语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落地的根本和关键,还包括教师的专业素养,若想有效指导学生,则要求教师具有长远的目光与专业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雪.初中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方式探索[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8(2).
[2]王亚丽.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