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档案知识服务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徐海军
[导读] 摘要: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的今天,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提供档案知识服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档案工作的重要职责。
        山东省鄄城县卫生健康局  山东鄄城  274600
        摘要: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的今天,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提供档案知识服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档案工作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面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档案知识服务
        引言
        档案知识服务可看作是档案数据、支撑技术与上层应用的组合体,其中,开展档案知识服务的软硬件技术已相对成熟,人们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知识服务上层应用的期望愈加迫切。
        1加强档案集中化和知识化处理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档案知识集成服务就是从海量的大数据中提取有效数据,对其进行整合、储存、管理。因此,要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中心并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抓住机遇,改革创新,构建一种能真正为大众服务的档案模式。所以在新时代网络背景下,要大力支持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档案知识服务的发展,让“互联网+”与档案知识集成服务相结合,不仅可以更好地服务大众,也会起到促进其发展的作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档案各部门也应积极转变传统理念、改进管理手段,真正发挥档案服务的价值,从而让档案信息更好地为大众所用。档案集中化和知识化处理能更有效地满足为大众需求,避免知识集成困难、知识较分散的缺陷。
        2通过加强调研用户需求建设档案知识库
        要提供高效档案知识服务,档案馆可根据各自特色馆藏,调研社会需求,构建基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知识库,体现了开展档案知识服务的发展趋势。知识库包含数据层、描述层、加工层、知识层、利用层、用户层。数据层中收集纸质等模拟档案数字化副本和原生数字档案;根据技术标准对数字档案进行标准化标引、著录;依据知识特性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知识元进行加工、整理;形成法规、文件、案例、数据知识等不同专题子库;再根据用户需求,向政府、医疗机构、研究机构、媒体、个人提供知识检索、知识推送、知识咨询、知识定制等服务。档案知识库应突出资源优势,全面、完整收集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有关的档案;体现档案属性,明确区分已开放和未开放档案的利用手续;突出技术特色,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挖掘档案信息内部关联,提供深层次知识服务。此外,《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信息、技术平台,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发布和传递等工作。据此,可以依法依规探索将知识库接入区域或国家信息平台,实现档案数据实时调取和在线利用,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更好满足档案知识需求,更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价值作用。
        3满足不同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
        每个人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档案知识服务的需求都存在差异,所以要以互联网为基础满足不同人对档案服务的需求,这是新时代的必然趋势。由于如今用户需求不再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档案用户群体变得更加广泛。但是由于网络自身存在一些弊端,用户获取的信息有时会出现无效信息,所以档案馆应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利用先进的新媒体工具服务大众,注重信息用户的真正需求,通过利用“互联网+”方式,预测和评估用户需求,实现个性化的档案知识服务,更好地贴合某些特定人群的需求,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为大众提供更有效、更便利的服务。
        4档案知识工程提供理念与技术支持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档案知识工程作为一种系统化、逻辑化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是面向知识采集、存储、处理与传播的设计维度,以此融入数字档案馆、智慧档案馆的档案知识开发模块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二者的档案知识服务水平。对设计层中包含的档案知识工程研究体系进行了操作化表示,得到了功能层中具体的知识工程技术与功能体系,与设计层中的知识工程研究内容一一对应。

如档案知识组织既涉及传统信息组织中的元数据,更为重视基于本体的知识组织模型及相应的关联数据管理与发布,同时关注用户贡献;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档案知识检索则同时囊括了全文检索与知识元检索两种方案,也将采用社会网络和知识图谱技术的档案知识问答与自然语言查询纳入其中。档案知识工程蕴含的理念与技术昭示了数字档案馆与智慧档案馆在资源开发与服务层面的发展方向,也是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档案馆与智慧档案馆在功能与架构方面的有益补充。
        5知识加工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知识加工基于知识建模得到的抽象概念模型,对档案数据进行转换、抽取和链接,实例化具体的档案实体对象及其属性关系,形成三元组形式的档案知识元集合,并构成档案知识图谱。本质上,概念模型代表了团体的共识,用于知识的组织管理,而知识图谱强调实体个体的描述与利用。如果把知识图谱看成由模式图和数据图两层内容构成的知识网络,则模式图与知识建模紧密相关,数据图则对应了知识加工得到的语义化数据对象。转换和抽取对应了两类不同类型数据的语义化组织方法,转换工作意味着原始数据已经高度结构化,与目标转换对象有较为明显的逻辑映射关系,其处理方法有一定的通用性。例如,存在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档案信息系统的内部数据库且有明确数据字典定义的数据,可以通过前述的R2R工具转换为RDF三元组;叙词转换则可以把档案叙词表资源利用SKOS转换为三元组形式。对于档案文本、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则需要利用各种智能抽取技术,获取内容中蕴含的档案知识,如命名实体识别、关系发现、实体链接、知识融合等相关技术。此外,Excel、CSV等半结构化形式的档案数据,同样可以应用转换或抽取技术,将蕴含的知识元纳入知识网络之中。知识链接工作把外部可用的知识源与内部档案知识进行关联,通过关联开放数据增强档案知识图谱的规模,实现多源知识的语义融合。
        6实践落地:推荐系统在档案知识服务中的典型应用
        (1)提供自动推荐。利用网络媒体与社交媒体开展个性化推送服务已经并未实现真正意义的基于用户与档案资源关联的推送服务。利用推荐系统则可以预测用户可能感兴趣或需要的内容与服务,然后以“内容包”或“服务包”的形式主动推送给用户,将自动推送深入到资源与服务层次。这种自动推荐服务具体到针对特定用户提供所需的资源与服务,对档案知识服务用户获得、增加用户黏性、提高用户评价的重要作用不一而足,是档案知识服务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重要途径。(2)指导资源建设。利用推荐算法对用户的需求偏好进行计算与预测,从而在形成知识源过程中依据预测的用户需求与偏好、依据知识源的应用形式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档案资源建设。
        结语
        做好档案知识服务,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提供档案信息支撑,是档案馆在服务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这将有利于档案馆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从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角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档案智慧。
        参考文献:
        [1]张立,吴素平,周丹. 国内外知识服务相关概念追踪与辨析[J]. 科技与出版,2020(2):5-12.
        [2]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N]. 人民日报,2020-02-15(001).
        [3]王宏伟. 从卫计委到卫健委:卫生应急管理的含义应该被刷新[N]. 学习时报,2018-05-14(006).
        [4]赵跃,周耀林. 知识管理视阈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合作开发模式探析[J]. 档案学研究,2015(5):66-73.
        [5]苏君华,宋帆帆. 档案馆知识协同:内涵、产生机制和运行模式[J]. 档案学研究,2018(3):56-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