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315040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的困境是近年来建筑行业普遍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当前建筑行业内部竞争逐渐激烈的形势下,只有追本溯源,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才会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建筑行业内的中流砥柱。从实际出发,结合当下形势,深入研究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对策,从而优化建筑行业的结构,保证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困境;管理策略
我国的建筑行业在经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后,集聚了广泛且成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技术和经验。建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较为依赖的产业,受到我国广大建筑行业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探究发展建筑工程管理能够帮助我国的建筑行业更深层次的发展,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提供极大的助力。本文将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并提出对应的可行性方案,希望能对广大建筑工程管理者提供研究方向。
1、建筑工程管理的困境
1.1 建筑工程管理的人为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中,人为因素是一个最主要的困境。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施工、管理、监督以及验收等工作的开展,均依靠人来完成。同时,施工材料的采购与使用、施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施工流程的管理与规范,均会涉及到人。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工程管理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开展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若是不能对人员实施有效的管理,则会导致建筑工程的成本、安全、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人为因素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又可以分为人为技术因素、人为安全因素以及人为管理因素等多种不同的类型。
1.2 建筑工程管理的环境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中,环境因素也是一个主要的困境。环境因素所涉及到的范围相对较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气候环境、地质条件、劳动环境以及管理环境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影响。同时,相比较于其他困境,环境因素比较抽象,但却会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实质的影响。如,若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恶劣天气,则会给施工的顺利开展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工期延误。
1.3 建筑工程管理的设备问题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内容均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施工设备,来完成单独依靠人力不能完成的技术工作。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应对施工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有效的支持。同时,施工设备质量的优劣、参数设置的合理性及使用过程中的优化调整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如果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设备没有及时到位、参数设置不符合实际施工要求,则会导致施工设备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1.4 建筑工程管理的材料问题
建筑工程中,施工材料是开展施工的基础,施工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时,施工材料的成本,对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成本、经济效益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流程相对复杂,对施工材料的要求较高,不同施工环节应用的施工材料也有一定的差异。此外,施工材料的类型不同,其所需要的存储条件、使用方法、技术要求等也有所不同。基于此,材料问题本身也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建筑工程管理中,应做好对施工材料的管理,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才能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2 、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分析
2.1 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周边环境、劳作环境以及管理环境,这些环境因素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安全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要想消除这些因素对建筑工程的负面影响,还是应当采取预防为主的监管手段。俗话说安全无小事,作为一名监管人员,必须要确保各项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参建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对此,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应当督促施工企业为工程参建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如防尘面具、口罩,强制要求每一位进出施工现场的人员佩戴安全帽。在日常检查中要督促建筑工程主体加强环境管理,不断完善防护措施,通过组织开展安全自查自纠活动,夯实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此外,还应当加大环境监管奖惩力度,以制度约束施工企业按要求开展施工建设。
2.2 加强机械设备监管
各种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质量以及安全维护使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根据当前我国施工管理制度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施工器械、电气设备,尤其是具有较高危险性的起重装置,必须要在投入使用前对其设计安装方案进行严格审批。同时,监察部门必须在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前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准许进入施工现场使用。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安监人员要不定期抽查各种设备的许可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等,定期查看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相关记录,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脚手架、安全网等设施是否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执行进行抽查,一旦发现未按审批执行要立即落实整改。
2.3 提高监管人员水平
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单位,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监管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监管水平,加强建筑工程相关技术、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以及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监管工作的全面与科学。定期开展安全监管知识讲座,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加强对监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同时,还应当制定完善的监管考核制度,将建筑工程管理纳入年终绩效考评,切实提高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工作积极性,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就监督部门而言,应当制定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强化监督部门的责任意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监督管理条例,定期指派专人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进行巡查、抽检,一旦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就必须要求施工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达标。比如,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建立工程安全信用体系,对不同的建筑工程实施动态化差异监管。此外,安全信用体系要和施工企业的激励机制挂钩,比如安全信用高的企业,在招投标、业务承揽、年检、资质升级等方面上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监管工作的实效性,促使一些管理薄弱的企业实施退出行业市场。
3、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规模不断地扩大,建筑工程的利润处于逐年递减的趋势。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建筑工程管理逐渐受到建筑行业内专业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建筑工程管理能够帮助建筑工程质量取得更高的提升。本文分析了目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困境,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可行性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国内外的建筑行业专业提供新的思路,进一步的探究建筑工程管理方案,创新更加先进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刘隆.建筑工程管理的困境及其管理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
[2] 王平.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1):258-260+263.
[3] 范龙泉.浅谈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提升策略[J].智能城市,2018,v.4(10):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