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510030
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空间资源综合利用能够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不仅极大地节省了交通建设空间,同时也确保交通运输需求得到了切实的保障。针对此,通过有效分析外部经济效益理论、外部收益还原额度、外部效益还原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出城市轨道交通所具有的价值。因此,应该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分析,促使空间资源综合利用价值得到保障。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资源;经济效益
引言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实际,加强对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的分析,对于城市进一步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特点,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空间资源综合利用价值,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因此,强化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资源科学利用,是交通产业良好发展的重要选择。基于此,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不断优化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策略,推动我国交通运输设施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优化。
1城市轨道交通经济特征
所谓城市轨道交通,即为公共客运交通,通过加强对其建设并使用,使得人们出行安全和便利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为城市文明建设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条件。我国所具有的土地面积是固定且不变的,随着建设力度越来越大,所能给予开发的空间体现出明显的力不从心。由此,城市建设将地面开发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地下开发,用地下开发来弥补地面开发的不足。
在轨道交通良好建设的基础之上,房地产建设也找到了根据地,轨道交通所带来的便利性成为了人们选择工作居住地的重要指标之一。由此,轨道交通所布及的范围,土地价格具有十分显著地提升,同时价格提升又具有明显的区位性。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具体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经济优势和自然优势。首先,经济效益主要包括内部经济效益以及外部经济效益。无论是哪一部分的经济效益,对于消费者和社会来说都具有十分突出的价值体现。相对于其他交通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营时间、运营成本上,很少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增加乘客能够增加一定的收益,但是成本却不会明显上升,进而经营者的效益得到相应地提升。而自然效益则可以体现在节省空间和保护环境上。从节省空间上来看,城市轨道交通所需要的专用面积相对较小,但是所能容纳的客流量却较高(如表1所示)。
表1 轨道交通占地面积和客运量
.png)
从保护环境上来看,路面交通上行驶的车辆会排放尾气,对于环境和人类的生存都具有一定的威胁,而轨道交通则针对这一点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害气体排出量相对很小(如表2所示)。
表2 大气污染物质排放量
.png)
2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当前轨道交通所实现的经济价值来看,被带动的投资比例能够达到1:2.87,这意味着所收回来的收益能够达到投资的二倍之多。与此同时,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种类、更多数量的岗位,有效缓解了就业紧张的情况,进一步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根据2016年的调查可得知,在线路建设上的投资金额已经将近35000亿元,并且结合接下来的发展计划,还有望再创新高。
2.1外部经济效益理论
通过推动城市轨道空间资源得以科学充分的利用,经济收益得到了极为快速的增长,同时就业空间也更为宽松,使得其城市轨道经济效益和利用价值具有十分明显的提升。从城市轨道在外部效应上的体现来看,相对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付出和收益无需呈正比,即便在无付出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相应的利益。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外部效应体现在除消费者以外的人。在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资源得以良好应用的基础上,极大地减轻了路面的压力,交通运输途径也得到了极大程度地拓宽,同时城市轨道在交通占地面积和运输数量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其对于完善城市化建设、强化城市文明建设理念具有很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的良好运行,使得周边产业也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其中包括房地产、娱乐业、广告业等,经济价值实现了全面的提升。
因此,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资源的分析利用势在必得,客观上人们的出行和城市的发展都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周围的商业价值也具有明显的提升,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2.2外部收益还原额度
外部效益还原额度核算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在效益投入中,设备投资者以及土地使用者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环境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在效益收益中,具体包括使用者、广告商、政府、人民群众。在针对效益转移开展深入分析时,涉及到固定设备人的概念,其主要指的是为固定设备投资的群体,以及经营管理固定设备的人员,从概念上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成本投入中,利益转移对于受益人来说通常表现为一次性转移。而直接受益人进行一次性转移所运用的货币参数通常指的是成本,比如乘客在乘车时需要购买车票,该行为就充分表现了乘客与移动设备人之间产生了效益转移。
对于政府来说,落实效益转移行为,主要借助政策,确保效益转移行为的有效性,具体表现为优惠减免等政策。明确的转移行为对于直接受益人提出的要求是,不获得利益成本,而投资者需要将利益转移出去,进而促使轨道交通的吸引力具有明显的下降。
当轨道交通总成本和总效益之间进行对比,后者高于前者时,在此基础之上,接下来的开发建设工作才有意义。
2.3外部效益还原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突出,在财政管理的基础上,使得外部效益还原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不仅是财政管理,城市开发等其他形式的有效利用,对于效益还原也具有很明显的作用。首先,在有效落实财政管理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固定资助的形式进行,而固定资助主要表现为社会资本、采购车辆、完善基础建设、运营管理、道路管理等等。政府所投资出去的资金,可以基于税收的方式获取回来,比如土地增值税。而社会群体所投入进去的资金,主要依靠经营所获收益将资本收回来。城市轨道交通单位的资本收回途径具体表现为开发地块,在充分的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基础之上,确保资产的价值实现切实地提升。
城市轨道交通部门还可以加强对开发商和相关企业的有效合作,从而确保外部效益得到相应的保障。还原外部效益的要求,开发商建设也可以实现,单位在没有获得土地使用权之前,有效落实政府条例,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完善,积极组织相应的开发商建设活动。比如,该地块内所具有的出入口通道,或者相应的基础设施,能够为修建活动提供充分的建设用地。如果开发商具有拓展延伸轨道的需求,那么额外所产生的合理收入皆由开发商满足。
结语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的了解,规划空间资源利用,加强空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对提升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结合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对于空间资源科学运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应立足于城市轨道交通实际,基于提升空间资源综合利用价值的目的,有针对性地优化完善相应的空间资源利用方案,促使经济效益得到切实的保障,进而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聂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理论研究. 湖北省,武汉理工大学,2005-01-01.
[2]聂规划,骆汉宾,祁神军.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资源构成及综合利用研究[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03):22-24.
[3]王海超.浅议轨道交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7):152-153.
[4]杨登辉.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价值评估方法探究[J].工程经济,2013(04):46-48.
[5]马艳霞.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0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