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21100219830605XXXX;2身份证号码:22030219680915XXXX
摘要: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相辅相成,随着国家和人民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钢结构作为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产物,越来越受到重视。钢结构的广泛应用,让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也进一步得到提升。钢结构具有材料强度高,塑性韧性好,重量轻,制作简便,施工工期短等特点,近年来在结构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此,阐述了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的方法,对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及其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强度;韧性,设计方法
1 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的方法
建筑钢结构工程常用的设计方法主要有:
(1)容许应力法。如果将影响结构设计的诸因素取为定值,而用一个凭经验判定的安全系数来考虑设计诸因素变异的影响,衡量结构的安全度,这种方法称为定值法,容许应力法就属于定值法的一种,其设计原则是:其结构计算应力应小于结构构件设计所规定的容许应力。对于结构构件的计算应力要按规定的标准荷载,计算是以一阶弹性理论而得到,是以一个去除材料并大于 1的安全系数的极限应力或是屈服应力而确定的。容许应力主要存在的缺点在于:第一,不能合理的考虑到结构几何的非线性影响;第二,由于容许应力法采用的是单一安全系数,不能反映出荷载变异和抗力的独立性等。(2)半概率法。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定值法开始转向概率设计法,首先考虑荷载和材料强度的不确定性,用概率方法确定它们的取值。不过仍然没有将结构可靠度与概率联系起来,故称为半概率法。半概率法的设计表达式仍可采用容许应力法的设计式,但安全系数是多系数分析决定的。(3)概率极限状态法。极限状态法把结构可靠度和概率联系起来,克服了容许应力法和半概率法所存在的缺陷,这种方法主要是采用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来替代单一安全系数。目前,极限状态法以是我国最常用的设计方法。其结构由于荷载的作用,可在一定的周期内达到两种极限状态,第一种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第二种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所对应的是结构的安全性,主要是指构件的塑性变形、断裂等造成的结构破坏。
2 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的分析
2.1建筑钢结构详细设计阶段分析。绘制建筑钢结构详图,首先在绘制详图之前,要了解钢结构的组成、构件的表示方法、焊缝的表示方法等。,深化设计步骤:第一步:熟悉钢结构设计详图;第二步是与相关专业沟通;第三步:建立模型并绘制细节。一般情况下,CAD或tek la软件用于详细设计建模。此外,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PKPM软件也可以深化详细设计。
2.2建筑钢结构工程稳定性设计。钢结构工程设计稳定特性分析。首先,从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整体稳定性来分析,如果要保持钢结构的稳定性,就需要从整体结构入手来分析其稳定性。其次,从钢结构整体刚度和失稳的角度出发,采用折减系数法和临界压力解法进行稳定计算,这两种方法通常用于轴压杆的稳定计算。第三,在弹性稳定计算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结构的完整性特征,还要考虑结构的二阶分析。这主要是由于柔性结构的大变形会影响结构的内力。在建筑钢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结构的设计原则。当我们了解钢结构的设计原则时,就应该能够区分强度和稳定性问题。强度的关键取决于材料的特性和稳定性问题。
在求解强度问题时,需要找出内阻与外载之间存在的不稳定平衡状态。
2.3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中不同软件的比较。在进行建筑钢结构详细设计时,应编制构件清单和材料清单,包括初始材料计划、图纸分析后的材料计划。首先介绍了深化设计的方法。使用软件,每种软件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通常,普通门式钢架式轻钢厂房要求速度快,工期紧。使用CAD更方便。CAD具有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可以多种方式进行二次开发,并可以转换多种图形格式。例如,可以利用excel表格方便计算,加载后导入CAD,方便绘制材料表。CAD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准确直观地看到三维模型,这将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错误,给现场安装带来困难。Tekla和PKPM(stxt)可以直接看到模型,3D建模软件可以自动生成2D处理细节,提供完整的2D图片编辑功能和组件碰撞检查功能,但也有缺点,生成的图纸标签不够清晰,不适合车间工人快速查看,所以图纸调整的时间很多。建模和绘图速度很快,而且花时间在图纸调整上。针对Tekla方法误差小的特点,对大型多层、高层建筑采用了三维建模的详细设计。
3 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的注意事项
3.1 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钢材选择。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选材非常重要,主要是因为:(1)我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钢材的种类繁多,要从众多的钢材种类中选出适合某种建筑工程的钢材是有难度的;(2)目前钢结构建筑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不同建筑物对钢结构的强度、变形度、疲劳应力等方面的要求也不一致,因此选择合适的钢材显得至关重要,否则就不能发挥出钢结构建筑的功用。
3.2 判断建筑钢结构的适用性。当前钢结构主要用于跨度和荷载较大、体型复杂的高层建筑中。要求其能够承受较高的温度、方便拆卸、能够承受大幅度的振动、密封严实,因此在钢结构设计之前必须要对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考虑所设计的钢结构是否适用、能否满足要求。
3.3 加强对建筑钢结构受力体系以及细部节点的设计。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方案确定后,需要立即对钢结构的受力体系以及细部节点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完善。首先基于钢结构受力体系设计而言,当前很多钢结构都是采用的杆系结构,这种结构要求钢材强度大、截面尺寸小;在生产的时候可以在现场组装、构件之间的约束作用小。因此其设计的重点是保证构件节点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其次对于钢结构建筑的细部节点设计来说,钢结构建筑的设计要求细致且设计内容复杂,都需要对细部节点进行严格的设计。
结束语
钢结构具有空间跨度大、造价低、结构性能突出、安装便利等优势,使得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与混凝土相比,它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工期短和施工方便快捷的优点。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高层及大型建筑越来越多,使得钢结构应用日益广泛。
参考文献:
[1]邢立涛.浅谈钢结构设计中的稳定性分析[J].科技传播,2010(16).
[2]常凤杰.钢结构设计简单步骤与设计思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2).
[3]张展飞.建筑钢结构工程设计及质量安全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