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李玲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以及新课改的生成,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也不断的得到了优化

        李玲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以及新课改的生成,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也不断的得到了优化。在上语文课时,老师应该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对高效教育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创新思维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教材知识,还要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知识的接受情况,了解学生的需求,带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性设计教学策略与方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文学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又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学习课堂,是需要老师首先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高效课堂不仅仅是提高教学效率,还要促进学生的思想、性格、心理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从以往的单一教学转变成多元化教学,因此,高效课堂的构建是至关重要的。
(一)高效课堂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由于语文的学习相对简单,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比较高,但是在学习中面对较长、较复杂的文章时,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这样才会把文章读顺、读通,但面对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文章时,学生就会出现逃避心理。这时,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恐惧心理进行科学的指导与引领,而不是态度强硬地让学生硬着头皮去学习。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战胜恐惧心理,使其独立自主的发现蕴藏在文章内的知识与精华,这样学生就会增加学习兴趣,提高阅读乐趣,与此同时,也完成了高效课堂的目的。
(二)高效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小学生由于年级尚小,可塑性非常强,在这个时期,老师不仅要关注学习情况,在情感、心理等方面都要进行良好的熏陶。在高效课堂中,老师可以经过多方面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敢于面对困难,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学习新知识。老师可以举办角色扮演或情境扮演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体验文章的情感,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构建高效课堂可以拉近师生距离
        在教学时,老师可以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且进行及时的开解,从而让学生拉近与老师的距离,当学生喜欢上老师时,自然也会对他所教的科目感兴趣,学习也会有动力。因此,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展现自己亲近的一面,展示个人魅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
(一)增加互动机会
        在小学语文课上,老师除了教授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了解学生的个性与特长,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增加师生和生生的互动,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活跃度,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牛郎织女》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这个深化故事,让学生的注意力都进入课堂中,对新知识产生兴趣,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独立的去读完文章,将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组都勾画出来,然后以小组的形式相互学习、交流,等到小组交流完还有不会的,老师再进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还会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力。
(二)提高学习兴趣
        与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在情感方面让学生与知识共鸣,让学生能够逐渐提升学习兴趣,并且鼓励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深刻的理解知识,只有真正的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从而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猎人海力布》的时候,里面就有由海力布因为救村民而变成了石头,通过一个悲壮的结尾来体现了海力布的无畏牺牲的精神,突显了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老师在讲课时可以让学生以表演的方式来体验角色的情感,对于文中的好词佳句,老师也应该由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重复背诵,同时,老师也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相关的故事,让学生试着阅读,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和共情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
        除了知识、精神层面的开发,老师还应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新世纪,人才不止需要综合实力强,更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如果没有了文化的熏陶,学生在为人处世、与人交流时就会缺乏气韵,从而导致不自信的情况发生,因此,在高效课堂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根据文中的内容找出相关的历史片段放映给学生,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中国先烈敢于牺牲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中华文化与精神得到继承。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时期构建高效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让传统教育模式转变为新教育模式的重要方法。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自身价值,让实际生活与知识相结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宏颖.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旬),2019,(3).160.
[2]幸小刚.浅谈新课改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2019,(1).75.
[3]龚真花.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4).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