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写话 提升语文素养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李灵燕
[导读] 写话是习作的基础,小学生在低段如果没有打好写话的基础,

        李灵燕
        广西横县南乡镇合山村委小学 530324
        摘要:写话是习作的基础,小学生在低段如果没有打好写话的基础,在中高段就不能写出高质量的习作。低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比较低的,他们的有效写话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基于此背景,对在低段写话起步教学中借助文本范例,搭建写话支架;创设文本情境,调动写话热情;基于文本落点,激活写话思维的策略,能够有效地优化小学生的写话训练的策略进行探究,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写话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低段;?文本写话;?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写话的兴趣、对他们进行写话基本技巧的培养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是从二年级开始编排写话内容的,教材这样编排的原因是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纪较小,他们在一个学年中学习的字数只有三百个,没有足够的词汇积累,而到了二年级他们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及阅读思维能力,有了进行写话的“根基”。在二年级写话起步教学中,引导学生基于文本写话十分重要,这样,才能让他们有话可写、写好话,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借助文本范例,搭建写话支架
        小学生的写话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使用文本中的范例,为他们搭建写话支架。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并且,能够让他们在文本范例中领略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一)搭建句子仿写支架
        在一篇课文中,句子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的句子进行仿写,这样,才能够逐渐提升他们的写话水平。
        例如,在《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读几遍这句话,在读的过程中发现这句话的特点。接着,再引导学生基于这一句话进行仿写。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可以这样为学生搭建写话支架:“大海旁边____,小路旁____,大山上____。”然后让学生基于这一写话支架展开写话练习,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句子结构,还能够让他们养成将话说完整的习惯。
        以上案例中,基于文本中的精彩句子为学生搭建仿写支架,引导学生进行随文仿写,能够有效地为他们的写话奠定基础。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的课文都存在这样的写话落点,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随文写话,以此促进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搭建段落仿写支架
        在统编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中,有很多结构相似的段落,在表达上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教学中,可以基于这一些段落为学生搭建仿写支架,让他们基于此进行仿写训练。


         二、创设文本情境,调动写话热情
        二年级学生以前没有学习过写话,要想让他们学习好写话就要培养他们的写话热情,所以,教师要通过文本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写话热情,这样,学生在情境中就能够产生写话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写话学习中来。
        (一)创设活动化写话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基于文本内容为学生创设活动化写话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写话,这样,就能够使他们的写话思路得以打开,从而知道写什么内容和如何去写,写话难度自然就会降低很多。
         (二)创设生活化写话情境
        学习离不开生活,教师可以将写话内容和生活联系到一块,基于此创设生活情境。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写话情境,以此调动学生的写话热情。
         (三)创设媒体化写话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后,可以用丰富的视频、图画、声音资源让原本单一化的教学内容多元化,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在开展写话教学时,也可以使用多媒体创设写话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并且能够让他们在写话的过程中迸发丰富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三、基于文本落点,激活写话思维
         (一)在续写中激活写话思维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的结尾处留有空白,针对这些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基于结尾空白处展开续写,进而让课文内容得以完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写话能力。
         (二)在比较中激活写话思维
        学生的思维通常都具有联想性、求异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比较,这样能够发展他们的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一内容时,因为学生以前学习过《乌鸦喝水》,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问他们更喜欢哪只乌鸦,并说出原因。有的学生说:“《乌鸦喝水》中描写的乌鸦更让我喜欢,原因是它懂得如何思考。”还有的学生说:“《狐狸和乌鸦》中描写的乌鸦很笨,就喜欢听恭维的话,我不喜欢它。”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让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培养。
        (三)在练习中激活写话思维
        孩子从刚会说话开始,便萌发了口头语言,随着他们逐渐长大,口头语也会慢慢发展变得系统化。对于小学生,他们的口头语言是比书面语言发展要早的,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基于学生当前所有的语言状况来进行。
         总之,教师在开展低年级语文教学时,要意识到写话教学要注重语言实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要基于文本中的有效落点引导他们进行写话,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写话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付红宇.让低段写话教学绽放光彩——小学语文低段写话训练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18,7(20):89-90.
    [2]张幼琴.心情微日记:让写话教学更走心——部编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心情”写话编排特色和教学建议[J].新教师,2018(05):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