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韩迎迎
[导读]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学生处于低年龄的阶段

        韩迎迎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玉龙湖小学
        摘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学生处于低年龄的阶段,其思维还处于初级时期,因此,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健康程度应该给予高度关注,于是,老师要在语文教学中,积极的投入中学生的心理发育的教学环节创新性,并着力改善语文教学的观念,从而提高语文的核心素养和身心的健康。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在新型的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乐观心态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为教学改革的目的,因此,老师需要对语文教学进行深层次的创新,即将具有健康的心理素养的语文材料纳入到语文学习的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思想的正确性。而且,语文是一种文学性的学科,它能够通过文字浇灌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对于学生的身心培育。本文就语文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线索,提供以下思考,以供广大师生学习和交流。
1.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1时代发展的需要   
        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拥有自信、和平且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而且新型素养教育也对学生对心理健康进行了重点的关注,这要求老师要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积极的进行心理教育的渗透,以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心理素养和心态的健康。另外,我国的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也明确的表明身心健康是国民前进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生建设自己的语文才能的重要心理指标。
1.2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心理健康的教学渗透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因为一个学生能否建成一个优秀的人格,其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则更加学生发展的全面性,从而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也是我国祖国花朵茁壮成长的必然要求。
1.3响应新课改革的需要
        培育健康的心理也是新型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方向,因为学生的发展要以健康的人格为基准,从而才能建设成一个品德高尚,身体健康的合格公民,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构建新型的语文教学课堂,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以帮助学生的学习得到真正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老师要着力改进语文课堂的教学体系,以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
2.1树立教师模范作用,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想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心理健康素养,老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并以身作则,建立学生学习的参考的标准,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这样也是学生提高自己的核心心理素养的重要路径,也是学生建设高素质,发展高尚品德的重要方法,从而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
        比如在学习《我不能失信》这节语文课的时候,老师需要建设学生的心理素养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的文学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健康的习惯,这样就需要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心理健康的渗透教学,以至于帮助学生建设自己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2.2认真发掘语文教材的内涵,切实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想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也需要老师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深刻内涵,同时也要进行心理健康的教学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的发展能力,这也是学生建设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潜力的关键。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课堂中,老师可以将学生的心理的教学融入到语文教学内容中,同时也要关注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心理哲学,从而建设学生的心理健康。
        比如在学习《慢性与裁缝和急性子的顾客》这节语文课程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语文内容所表达的心理教学,进行积极的挖掘,从而融入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来,以至于能够卓有成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这也是发展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的重要方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语文教学离不开心理教学的建设,应提高语文教学的心里健康教育,这才是语文课堂的真实意义。
2.3灵活设计语文个性课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
        语文教学课堂的高效性以及心理素质的培育都需要老师对语文的课堂进行个性化的设置,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为重要指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全面的发展,这也是语文课堂学习的初衷,更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同时也是学生建设自己的心理素养,发展自己的语文核心能力的关键,因此,老师要对语文课堂进行重点的建设,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
        比如在学习《荷花》这节语文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积极的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即增加语文教学的意义构建,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语文潜力,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心理和身心的茁壮成长,这也是学生和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为提高心理素质的健康,更是学生建设自己的心理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实际得教学课堂中,老师可以对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给予讲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的教学是学生发展的关键,也是高效语文课堂的追求。因为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文学素养,并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增加学生的心理的建设,进而建设出高水平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文忠.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03):26-27.?
[2]匡艳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4):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