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东岳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完善我国城市基础建设,施工单位要对排水管道进行质量管理,有效控制各类影响因素,从而提升市政工程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1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的理论概述
1.1排水管道的施工特点
与其他工程相比,排水管道项目工期较短、施工难度较高,因此施工单位要有效管理施工现场,降低施工行为对周围居民造成的不利影响。施工方要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并优化各类资源配置,保障工程质量。由于排水管道占地面积较大且管线复杂,因此施工单位要全面考虑供暖、供气管道的局部情况,与其他部门协调工作,避免排水管道施工影响其他基础设施。
1.2排水管道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
在项目建设之前,施工单位要按照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尽可能优化施工流程,了解现场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并结合ISO9001的相关标准,做好工程管理工作。
首先,施工单位要以合同为首要标准,根据合同中的具体要求明确工程重难点,积极根据现场施工变化情况调整。在前期的计划编制阶段,要安排技术人员全方位勘测环境,做好合同拟定和技术调查工作。同时,施工单位要以项目管理思维开展科学的统筹工作。项目负责人要从全局出发,合理调配各项资源,构建和谐稳定的施工合作环境,保障各类主体能够通过信息平台进行工作交流,并充分调动各部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速度。另外,施工单位要注重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由于排水管道工程周期较长,若作业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且无法及时解决,就可能会影响后续工作,因此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全面管理工期、成本、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存在的问题,并利用科学的监管、检测方式验收项目。
2城市市政工程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现状
2.1 给水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管控工作较为薄弱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建设工作主要包括三种:市政给排水工程、氧气供应工程以及电力供应工程。但是部分管理人员在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给水排水管理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跟随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较好地适应城市基础建设的标准,不管是在给水排水管理上,还是相应技术上,都不能对给水排水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同时,多数的施工企业未能认识到此项施工质量的重要性,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看重获取的经济效益,并没有注重集体利益,为了减少工期,甚至删减了给水排水建设中的必要环节,进而导致排水管道在后期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影响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2.2 管道施工技术落后
市政工程道路给排水工作主要是将人们的生活废水和天然降水排送到处理中心。但是,污水中存在着较多的杂质,并且具有十分强的腐蚀性,特别容易堵塞管道,使管道出现腐烂现象。但是,目前的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工作,仍然采取最老旧的管网施工技术,这项技术已经满足不了排水工程的要求,当其与市政工程一起运行时,排水工程并不能和其他工程同步进行,使得市政排水工程始终处于反复修理的状态,不但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另外,由于施工技术较为落后,部分工作人员在进行修理时,并不能及时发现管道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3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重点
3.1强化质量管理意识
为了切实提升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在施工前对不同建筑的给排水设施进行现场勘测,保证排水工程投入使用之后不会对其他管道设施造成不利影响。
而且,施工单位要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在施工之前对施工团队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法律意识,使施工人员能按照项目质量管理标准规范开展管道施工作业。
3.2科学设计管道埋设深度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要加强对管道埋设深度的控制,避免深度过浅影响路面质量。同时,施工单位要组织专家对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文活动和原有管道布置情况进行勘测,编制科学的排水管道施工方案,并进行深入的可行性分析,保证埋入的管道深度符合项目质量标准。另外,施工单位在开展管道埋入作业时,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而减少回填材料,应要求施工人员反复验证实际埋设深度,从源头上解决排水管道的质量问题。
3.3防止管道堵塞与渗水
排水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要对项目进行深入的技术研讨,严格把控排水管道型号、管径、安装技术等内容,在安装过程中及时清理管道中积累的杂质,并采用多项实验核查管道基础施工强度。施工单位要组织施工人员到现场检测材料质量性能,保障管道施工材料均符合国家质量验证标准,且管道内部和外部无裂缝、磨损等问题,从而有效避免管道渗水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要组织施工人员有效清理接口缝隙,清除管道交叉位置堆积的颗粒杂质。如果管道之间用水泥填充,应提前用清水对接口位置进行预湿处理;如果填充材料选为油性材料,则需要对接口位置进行预干处理,从而提升排水管道的防渗漏性能。
3.4完善管道铺设施工
在完成管道开挖作业之后,需要对整个沟槽进行夯实作业。施工单位要做好该阶段的准备工作,对各类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测,保障施工材料规格、参数、质量、强度达标,外观无破损和缺口。施工人员要对管道材料轻拿轻放,避免在取放和运输时造成材料的破损。在完成管道铺设施工之后,还要对照施工方案调整位置和高度,并注意管道口的密封程度,选择合适的材料填抹缝隙,用橡胶圈封口。施工单位要在完成管道排水作业之后再开展下一部分的管道施工,避免积水浸泡管道材料,保障管道材料的使用寿命。
3.5完善管材预制和切割操作
排水工程使用的管道材料要经过相应的预制和切割处理才能投入项目施工,施工单位要检测管材、规格、壁厚、材质等,并在切割过程中有效清除管道表面的氧化物,在下料处留出10cm的富余量,便于后期的管道安装。在选择排水管类型时,施工人员要了解钢塑复合管、PEX给水管、PPR水管等常见管材的特点,用螺纹等固定管道,科学控制管道弯曲程度,并做好管道的加热连接处理。
3.6开展排水管的闭水实验
闭水实验能够有效发现并解决管道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要通过相应的闭水实验了解管道功能是否达标。首先,检测管道外观,确保管道内无漏水、积水、含土、预留口堵塞等问题。其次,施工人员要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进行管道检测,尽可能节约水资源,按照分段试验的原则,逐步排查管道系统存在的质量问题。
3.7加强巡视监督工作
由于市政工程排水管道环节较多,工序复杂,如果在管道安装之后发现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项目整体的质量并延长工期,经济损失较大。因此,施工单位要增加巡视频次,合理安排质量监管人员的巡视任务,及时制止错误的施工方法,减少返工情况。同时,组织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制定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巡查、旁站等方式从源头上消除施工质量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工程道路排水工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但能保障正常的城市排水工作,还与城市中的节能环保、防洪等其他功能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由于给排水管道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无形之中给施工人员带来了一定的施工困难,需要施工建设团队不断克服困难,探讨出最佳的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方案,进而更好地解决施工难题,保证管道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琳.城市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商品与质量,2020(9):251.
[2]李浩庆.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