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徐向华
[导读] 教育是人类知识传承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又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

        徐向华
        梅丽斯中心学校161001
        【摘 要】教育是人类知识传承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又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不仅仅帮助学生掌握了交流沟通的基本工具,更是为学生建设了丰富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形成了争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就重点探讨小学语文工作中教学方法有关问题,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经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文学艺术

【引言】小学语文教学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的教学中,既要注重“语”的工具教育,还要逐步培养“文”的审美教育,这对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要求。一般的小学语文教师都难以有效把控其中的教学深度问题。近年来,我国教育局和相关教育工作者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对一线语文教师提出了语文素质核心教育的要求,这更说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时代需求,探究新时代下的语文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1、当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
        认真分析反思当下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进行革新是寻求新型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从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来看,主要的不足体现有以下三点:
        1.1教师认知的不足
        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注重“授人以渔”的教育方法,并在新课改教育中,提出要将学生技能素质培养作为教学核心目标的教学方向,但是在一线语文教师执行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原因是,教师思想认知还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的评价更多自从最终考核进行评判,这种认知上的不足让小学语文教学主导方向出现了偏差,在新课标教学中更多以流程化形式进行应对,对语文教学的核心认识还未达到足够的高度,忽视语文教学对学生的长远影响。
        1.2教学体系上的不完善
        教学革新发展需要良好的体系支持,要想让教师努力实验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就需要给予教师一定的试错空间,但实际情况是,教师的教学试验探究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在出现教育问题时,基本需要自己承担,这导致教师在拓展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蹑手蹑脚,导致教学方法探究进程推行缓慢。
        1.3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兴趣很低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度较低,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持续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学语文教学本身没有顺应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单一的教学模式逐渐让学生失去兴趣,在以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考核背景下,原本应该是轻松自由的小学语文课堂让学生倍感压力。单一教学方式也有一部分教学原因是体制上没有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导致教师不敢轻易创新导致[1]。
2、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应当遵循的原则问题
        寻求新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当下教育的重点,在方法研究拓展上,应当坚持一定的原则性问题,具体包含以下三点:
        2.1注重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是语言和文学艺术的综合,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语言和文学的协调性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工具的同时,自然完成对文章精神的了解,而不是刻意地分开教学,在整体性原则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感情的投入,以感情做引导让“文”和“字”融为一体,学生在学习中更能理解语文的奥妙所在。


        2.2坚决尊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原则是很多现今教育工作者公认的,它的理念是,让教师走下“权威”的舞台,转而培养自身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以个人观点对学生进行武断评判,要善于结合学生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建议性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方式有利于消除学生对课堂,对教师的抵触感,从而更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对教师本身提出的要求,教师以自身在为人处世中的行为举止和谈吐风貌,在无声中就回答了学生“学习语文究竟有什么好处?”的问题,事实证明,热爱教育事业,关切学生成长,将工作作为责任的教师,明显能获得更多学生的青睐和支持,教学工作也更加简单,进而有更多的时间提升自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种以身作则、共同成长的教学模式,也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性的原则问题[2]。
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策略探究
        3.1不求甚解,广泛阅读
        小学生本身的知识积累量不足,但是学习能力是学校教育中最快的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以阅读为导向展开教学,通过大量的阅读,以不求甚解的“堆量”阅读为主,快速提升学生词汇储备,拓展视野,让学生思维更加完善,表达更加清楚,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难的作文课也能游刃有余。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无视学生基础储备不够的问题,大谈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结果自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阅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第一步是要解决读书材料的问题,在亲身实践中,发现通过号召每一个家庭捐一本书的方式就可快速在班级内部搭建阅读角,这种知识共享、自由阅读的方式也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的阅读选择权,并且实践操作中可行性很高。
        3.2兴趣导向,情景创设
        要让小学语文教学取得成功,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展开,小学生本身活泼好动,相比抽象理论知识而言,更喜欢亲身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情境创设,开展活动吸引学生兴趣,从而提升学生互动积极性,增强学生感受,使课堂收益最大化。在小学低年级级阶段,很多课文涉及多角色,比如《小壁虎借尾巴》《咕咚》《动物王国开大会》这些课程都能较好应用角色扮演开展,在小学中年级,加入了较多的关于亲情、友情和爱国情的文章,教师在情景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学,引发学生进行更高层面的思考;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有较多的名著节选,比如《草船借箭》《景阳冈》,这些文章都可作为很好地情景创设的素材。在兴趣导向的情景创设教学中,要注意把控课时,避免出现不能按时完成课堂的情况。
        3.3过程评价,不吝赞美
        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在理论上认识深刻,但是和学生相处下来效果较差,主要原因是,教师难以扭转观念,依然喜欢站在指导者的角度评判学生,这种不对等的沟通方法本身就难以和学生打成一片,因此较好的方法是过程评价,不吝赞美。如果依然难以把控,在实践中只需要观察小学生本身的交流特点进行复制即可。比如学生私下读课文时,存在不熟练的情况,教师应当看到其努力学习的优点进行过程鼓励,而不是看到起结果进行批判。又好比学生在默写生字时,错了一半,但是教师要转变思想,认可学生对了的那一半,还要善于帮助从学生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找原因,引导学生进步。总的来说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以赞美为主。不用担心某些人猜想的“学生会不会在长期赞美下失去自我?变得越来越骄傲”的问题,实际教学经验显示,任何人都不会喜欢批评自己的人,教师批评学生,只会让自己和学生越来越远[3]。

【结 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创新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方法,首先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探究创新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坚持原则,在原则范围内,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展开探究,这样才能不断为教育发展积累经验,推动教育革新。
        
【参考文献】
[1]谭会淑.小学语文成语教学方法探索[J].科技资讯,2016(22).
        [2]李国珍.构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方法[J].江西教育,2019(6).
        [3]王志平.分析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 2019(3).
        
姓名:徐向华 性别:男 籍贯:黑龙江齐齐哈尔 职务: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