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戏剧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徐苗
[导读] 幼儿天生就具有表演的天赋,模仿能力逐渐增强,优秀的戏剧脚本对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徐苗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街道中心幼儿园,,江苏省常州市213000
        摘要:幼儿天生就具有表演的天赋,模仿能力逐渐增强,优秀的戏剧脚本对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近年绘本作为儿童文学的新兴体裁类型,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特征,其生动的图画,精妙的文字,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幼儿情感,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幼儿记忆、思维、观察阅读图画及审美能力。
关键词:绘本戏剧;幼儿;幼儿教育
        依托园本阅读特色,以绘本为载体开展戏剧活动是幼儿园戏剧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所在幼儿园戏剧主题活动的开展进行跟踪观察发现,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戏剧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戏剧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戏剧活动内容较为固化、幼儿在戏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缺失、幼儿的戏剧表演技能有待进一步培养、教师的戏剧指导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开展多元化的戏剧教育活动,拓展戏剧活动文本的选择,保证幼儿在戏剧活动中的主体性,提升幼儿的戏剧表现力,促进幼儿园戏剧教育专业化。
1促进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发展
        戏剧的教育功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戏剧就发挥了寓教于乐的功能,例如,春秋时期,孔子对幼儿“礼”的教育就从表演开始,这是最初的戏剧教育形式。幼儿戏剧教育具有特殊性,它能够寓教于乐,制造儿童情趣,赋予游戏精神,拓宽幼儿的审美空间。然而,作为幼儿重要的教育形式——戏剧,却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少,很多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没有关于戏剧的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乡镇幼儿园,关于戏剧教育活动的开展更是寥寥无几。其次,幼儿园的戏剧活动较为简单,大多数体现为娃娃家中的“角色扮演游戏”和六一节目表演活动,戏剧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基本因素不够科学规范。另外,幼儿阅读绘本后,教师对其绘本语言和动作的模仿不够重视,忽视幼儿的创生性表演。 幼儿园戏剧活动的缺乏和幼儿园的教育体系是分不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1教师缺乏科学的戏剧素养和组织戏剧活动的能力
        幼儿教师本身的戏剧储备量较少,对戏剧活动的教育价值不够重视,甚至对戏剧活动的基本要素也一知半解,导致戏剧教育活动在幼儿园中得不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教师本身对 于幼儿园戏剧活动的理论了解较少,尚不具备绘本的创编方法.
        1.2教师缺乏对幼儿戏剧的指导能力
        笔者在幼儿园的戏剧活动中观察到,教师在活动指导中,采取“随心”的态度或者刻板排练的方式,幼儿完全按照既定的剧本内容进行表演,教师不能够按照正确的儿童观和教师观对幼儿戏剧进行指导。加之,幼儿戏剧活动环节复杂,排练紧张,往往会演变成为“教师导——幼儿演”的“形式” 活动。幼儿的戏剧表演能力得不到锻炼,教师的戏剧素养也得不到提升。
2.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戏剧活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1戏剧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受戏剧活动固定流程的限制,幼儿园教师在开展以绘本为载体的戏剧活动时,存在着活动组织形式单一、缺少创新的问题。笔者所在幼儿园的戏剧活动流程大多是先通过集体阅读或师幼共读的方式阅读绘本文本,再根据文本内容改编或创编故事剧本和制作服装道具,然后依据剧本组织幼儿进行戏剧表演。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园戏剧活动的表演形式大多以童话剧为主,缺少其它戏剧形式的表演。
2.2幼儿在戏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缺失
        教师在幼儿园的戏剧活动开展过程中应以幼儿为主体。然而,在实际的活动安排中,大多数幼儿园教师会按照事先计划好的流程开展戏剧活动,活动中的大部分环节还是主要靠教师掌控。

如教师拥有戏剧活动的角色决定权,幼儿不能以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在进行戏剧活动表演时,教师需要不断提示幼儿上下幕的衔接,以保证戏剧表演活动的顺利进行。
2.3幼儿的戏剧表演技能有待进一步培养
        在开展幼儿园的戏剧主题活动中,教师通常喜欢选择对话较多的绘本作为剧本的来源,往往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技能,而忽视了幼儿在戏剧活动中的肢体动作、不同角色扮演中的声音和表情、以及幼儿的情境想象等。这些元素在戏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幼儿正确把握了戏剧主题,针对戏剧主题展开丰富的情境想象,深刻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才能游刃有余地塑造好不同的角色,才能在舞台上展现精彩的演出。因此幼儿园教师应针对这些戏剧表演技能对幼儿进行进一步的培养。
3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戏剧主题活动的实践建议
3.1开展多元化的戏剧教育活动
        儿童戏剧的类型并非仅限于童话剧, 还有话剧、歌舞剧、木偶剧、皮影戏等多种形式,也就是说,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开展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而应该更加多元化。戏剧活动形式的多元化有利于幼儿感受不同类型的戏剧表演,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提升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幼儿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卡纸和彩笔,引导幼儿根据绘本故事中的内容制作不同的人偶,并套在手上进行手偶表演;还可以为幼儿提供纸板,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制作人物或动植物剪影,然后在白色幕布后面进行表演。
3.2拓展戏剧活动
        文本选择绘本种类多样,除了幼儿园课程中所涉及的绘本,教师还可以广泛阅读其他绘本,提升自己对绘本故事的认识,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儿童戏剧表演的绘本。对于绘本的选择,幼儿园教师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阶段,是否能够提炼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戏剧活动主题,是否能够通过戏剧表演充分展现故事中的各种要素。教师可选择更多适合改编创编成儿童戏剧剧本的经典绘本,打破原有绘本的限制,这将更有利于 开展有效的幼儿园戏剧活动。
3.3即兴表演活动
        即兴表演活动是指,在幼儿园专门的区域中,为幼儿提供表演所需要的道具、 服装等,由幼儿自主选择表演角色,进行情节编排、剧情创生,体验戏剧表演乐趣和魅力的活动。主要表现为区域中“娃娃家”的角色扮演活动、演出汇报式和小剧场式的表演活动等。幼儿在专门的空间内,用形象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演绎想要扮演的角色。而基于绘本的即兴表演活动是指幼儿阅读绘本故事后,自发的、即兴的扮演作品角色,再现作品内容的表演活动。戏剧对幼儿来说是一个真实的体验过程,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自身作为一个演员生活在表演的情境之中。活动中,幼儿根据绘本的情节可以自编、自导、自演,进而获得情感的自我满足。
        4、结语
        儿童戏剧教育是一门多元的活动,它能多层次、多角度地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在戏剧活动中能够自由、自主地表现和表达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戏剧带来的愉悦。因此,开展有效的戏剧教育活动能够启发幼儿去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周围的生活,从而让幼儿更加富有爱心、勇气和责任感。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园戏剧教育,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要清楚地意识到戏剧教育不是要培养演员或戏剧家,而是让幼儿在戏剧活动中体验丰富的情绪情感,感受戏剧活动的乐趣,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其次,要丰富幼儿园戏剧活动的形式,开展不同类型的戏剧活动。再次,要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戏剧素养,基于教师的现状,分析每位教师的优点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戏剧教育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戏剧表现能力。最后,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以戏剧活动为媒介,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戏剧活动,和幼儿共同感受戏剧活动独特的魅力。另外,还可以利用社区资源,联合社区共同开展戏剧表演活动,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葛琦霞.当绘本遇见戏剧:教室里的小剧场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2]王钊.幼儿园大班教育戏剧课程的实践研究 [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