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北店乡冉河头幼儿园 071100
摘要: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科学知识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从本质上来说是有紧密联系的,科学领域的应用技术以及科学活动会出现在各个角落,也就是说科学的产物源自于生活并且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在小学的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将科学活动转变为生活化的科学活动是很有意义的,小学科学课程的设定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意义和认识科学的奥秘,感知科学活动带给人们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日常生活是科学领域学习的来源,所以将科学领域的课程改变为生活化的性质能够更好的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利用日常生活形式的教学氛围开展科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课堂;实践与研究
随着现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科学的知识与应用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运用科学技术完善生活的问题并且探索挖掘更多科学未知的领域,在小学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和灌输大量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生活的途径,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和操作,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对于科学课程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只有将科学教育教学活动转变为生活化,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科学活动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应用于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一、生活化中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
生活化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指,将学生在课程上学习到的知识过程演变成生活中一部分内容,能够将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与所学习到的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何教育教学生活化,首先教师要选择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开展活动,其次是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寻找与科学活动相互关联的情况分析,最后则是将学习的方式转变为生活化的模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不仅仅是以教师授课为主,而是需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生活中科学,教师更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将科学活动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将科学活动转变为生活化。
二、生活化科学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教师在开展科学的教学活动时,要选择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况,结合生活经验以及教材中的重难点目标为原则,提高学生对新鲜科学事物的正确认知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如果教学材料不能够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为出发点,那必定会大大的影响教学质量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所以在选择教学材料同样十分重要。
除了教学活动教材的选择,其次就是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多的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运用新颖的开展教学,利用生活中简单的科学现象或者课上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演示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吸铁石》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吸铁石掩藏起来,通过对桌上的不同材料物品进行演示,请学生讨论猜测会是什么物品,通过出示吸铁石请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对吸铁石的应用,如家用电器、通信设备、皮具纽扣制品等等,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制作关于吸铁石应用的物品,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可以更好的掌握吸铁石的原理和性能,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全面和直观的认识到吸铁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利用每个多形式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奥秘,学习将科学运用在生活中去,同样也培养了学生将科学活动投入到生活中的兴趣。
三、将所学习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对于小学的每门功课的学习和认知都来源与生活,想要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和氛围,就要让学习回归并应用到生活中去,作为一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到生活中的一些奇妙现象后,在学生理解课程活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利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与其相关联的问题,在这个学以致用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较大的成长和收获,对于学生而言学校不一定是学习事物的唯一方法和途径,针对于科学领域来说,只是依附于书本教材中的学习,就会大大的局限学生自身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所以面对科学活动的学习更好的办法是走出教室,好好的利用教室外面的空间,让学生能走进大自然,更进一步的去体验生活中存在的科学,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去体验科学的无限魅力,在这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和创新,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将自己的学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四、结合生活化问题进行教学
??现阶段教师在给学生们设计问题的时候首先需要做好铺垫,为学生们提供相关资料,以此来激发学生们思考问题,教师们在启发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应当为学生们指明方向,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根据教师的谈话内容以及所建立的问题情景来提出问题。对于提出的问题,其可以通过观察以及证据来证明得出答案才算是科学的问题。例如,在讲解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们就可以给学生们提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和溶解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教师们在此过程中直接提出关于溶解学生们能够提出什么问题等类似的问题的时候,这些问题看起来开放性挺强,但是很难确定学生们的答案是否合理。因此,首先教师们应当给学生们建立一个情境,从而引导学生们围绕情境展开提问,以此来确定此次活动的方向。例如,现在已知溶解的含义,让学生们围绕将等量的食盐和高锰酸钾放入等量的水中出现什么现象进行探讨,学生们都知道这两种物质能够在水中溶解,但是它们的溶解情况以及溶解速率却有待探究。采用此种情景让学生们提出问题,能够有效地为学生们指明方向,从而确保学生们思考问题时的思路清晰准确,让学生们在符合逻辑的思维中开放性的提出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当下将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生活化主要的教学模式,就是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各种科学问题和观察发现,与科学的日常教育教学能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教师不断地引导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并寻找科学现象,感受到科学的无处不在,通过一定的经验积累,教师协助学生运用已知的科学原理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让学生明白科学经验就是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于科学领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最原本的科学活动的教育教学目标,同时在新课改中也提出在小学科学活动中更要注重生活化,所以教师现在的教学模式应该取长补短,更好的完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活动取决于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是我们也要不断的去发现、整理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彭海霞.对培育幼儿科学素养的生活科学课程探索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17(20).
[2]张一楠.学前科学领域教法课程实训模块的构建与 实施[J].河南教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