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李晓琴
[导读] 在新科技普及下的教育环境要求从教者不断改变教学方法,

        李晓琴
        山西省中阳县城内北街小学
        摘要:在新科技普及下的教育环境要求从教者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优化。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网上海量数学教学资源,为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关键词:新科技;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普及以来,关于多媒体技术如何与小学数学教育整合的问题始终受到各地教师的关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各地教师的共识,但是,如何应用、频率如何则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本文将就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方法和频次等相关问题做一阐述,以咨赏鉴。
1.激发兴趣,提高参与度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而小学数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学好。要想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培养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第一位的。小学生探索欲强,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而在多媒体技术条件下呈现的多彩多姿的图片和卡通形象无疑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了,对课堂的参与度也就提高了。如此一来,教师的授课效率也就提高了。
        比如,在学到《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图片,图片上画着一个苹果,苹果周围站着几个孩子,现在教师如果下令让孩子们去抢那个苹果,当然是谁距离苹果最近谁最具有优势。那么,为了公平起见,学生怎样站才能保持同苹果距离是一样的呢?通过比较三张图片,最后学生发现,学生围着苹果站成圆圈最公平。如此一来,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了圆的一个特征——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相等。如此形象的演示,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参与度。
2.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数学公式和定理的推导过程时,都是在黑板上画图讲解,公式和定理的导出过程始终是以静态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面对此种教学,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些吃力,学习体验感不强。
        多媒体信息技术改变了这一现状。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一个最大优势——让静态过程动态化,让平面效果立体化,让抽象内容形象化。在教师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概括的过程中,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化繁为简,便于学生观察、比较、理解。
        比如,在学到《欣赏与设计》这部分内容时,面对复杂的图形,学生在思考图形的形成过程时难免吃力。此时,如果借助于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学生会瞬时理清思路。接下来,在分析其他图形的形成过程时,学生也就很容易得出答案了。通过此类教学,学生能够更容易掌握数学规律。


3.联系生活,体验知识生成
        一个人知识的生成过程是有其内在规律的。长期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知识建构不是由教师的知识输入构建起来的,而是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学到的知识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分阶段再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这个建构是不断打破、不断重新竖起的一个过程。《新课标》指出:我们的数学要尽可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生在发现数学知识同现实生活的联系之后,既会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也会加深数学思维,提高总结数学规律的能力。
        比如,在学到《这月我当家》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统计一下自己家中这个月的消费支出,然后分别算出水费、电费、伙食费、交通费各占家庭总消费的百分比是多少。通过此类贴近生活的数学运算,学生既能树立节约意识,又能深切体会“百分比”这一数学概念的含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实现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重新构建知识系统。
4.多方对话,拓展信息渠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团队合作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协调能力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多布置一些适宜讨论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间互相交流讨论,再结合多媒体技术,人机互动+人际间互动,通过多方对话,最后依靠团体的力量完成一项或多项学习任务。学生在合作中既能取长补短,又能提高学习的适应性,提升学习体验。
5.巧设练习,及时巩固新知
        数学练习既是学生巩固数学公式的一种最有效方法,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途径。新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习题既形象生动,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具有针对性,能够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复化训练,从而在查缺被漏的过程中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借助于信息技术,教师在后台能够很容易掌握学生在某道作业习题上的正确率,从而对每个知识点的授课质量做到精准的评估,这样非常有利于教师下一步的工作:教师可以根据评估弥补自己授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也可针对学生的某一薄弱环节加强训练。
结束语:
        多媒体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的应用只是为了使教学内容得到更好的展现,从而带动课堂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以突出教学内容为原则,以促进学生理解为目的,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宗旨,只有这样,多媒体信息技术才能真正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万生芳.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J].新课程,2021(05):116.?
[2]王德兵.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10):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