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陈永福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新课程的推进,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陈永福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新课程的推进,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求老师传授给学生物理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对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学习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相关内容,目的是激活学生物理思维意识,促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高效高中物理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培养和塑造核心素养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要求。高中物理教学同样应将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教学实践的关键层面,教师要理清物理核心素养的主要素,遵循教学原则,有效完善实践策略,积极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
        1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学者对核心素养一词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能帮助学生学习和发展,还能促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而言可以说是终身受益。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可以在教学中完成“以德育人”的基本任务,同时也可以促进教育改革,使我国教育的竞争能力显著提升。学生“全面发展”是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同时还应该发展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等。在高中阶段,物理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让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物理知识,同时形成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和责任,这些素养是通过物理学习和内化逐步形成的。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过于注重学生的物理成绩,课堂教学中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物理思维能力难以得到较好的发展,这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会使学生更难发现物理的魅力和价值。
        2塑造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知识点之间是具有一定关联性的,学科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和培养之间也呈现出一定的整体性。因此,高中物理教学要始终关注核心概念,围绕概念设定问题,针对问题组织学生加强合作探究。师生之间也应保持协调统一的互促合作关系,确保物理核心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
        2.2发展性原则
        高中物理教学应以核心概念作为中心知识不断向外延伸拓展,从而帮助学生发展形成学科观念,培养物理思维,创新探究能力,强化科学态度,实现物理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物理核心概念不仅可形成于课堂之上,还应发展于课堂之外,使学生可自觉思考并解决问题,将物理知识的建构与应用内化为自身的习惯与能力。
        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3.1注重对学生的过程引导,启发教学
        结果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注
        重结果的同时更要注重过程的评价。

针对此,教师具体的做法是,在物理问题的创设过程中,难度不可太大,以至于超出了学生现有阶段发展水平。当然难度也不能够没有,因为没有挑战性的物理活动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开拓,同时还会让学生沉迷于教师的答案,不愿主动思考。为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的过程引导,比如,学生在发挥自主性的时候,教师在旁要注重方法引导,要提前预设问题,预设答案。要教会学生怎么样通过元认知去找到最适宜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启发过程之中,发展学生思维,提升能力。
        3.2借助合作学习,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是核心素养下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可以提高自身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高中物理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彼此之间可以取长补短,能总结他人优秀学习经验,并将其应用到自身物理学习中。举例来说,在“重力”本章节教学时,学生需要熟知力的三要素,掌握重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因此借助合作学习开展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们需要分析重力三要素。教学中老师可以将足球射门的情境导入给学生,并为学生设定以下问题“将足球作为研究对象,它受到运动员力的作用发生了何种变化?”问题提出后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展开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期间老师也可以向学生引入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了重力竖直向下的知识?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有目的地展开合作。合作学习可明显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讨论期间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会更加深刻,由此达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3.3创设问题情境
        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为了扩大课容量,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现成的知识,很少关注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体验如此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的物理思维较为迟钝,物理学习效果不理想。解决此问题,需要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的时候,将知识解释转化为知识形成,引导学生体验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发挥思维作用,对此过程中的物理知识进行感知和理解,提高物理知识掌握水平,同时,潜移默化地锻炼物理科学思维。因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所以,笔者在实施物理教学的时候,会结合教学需要,运用多种方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借助情境驱动学生体验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借助问题驱动学生积极思维。
        3.4联系生活实际,落实态度责任培养
        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例如,在讲解“摩擦力”的内容时,教师应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什么是有益摩擦,什么是有害摩擦,以生动的实例讲解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解一些与摩擦力相关的高科技产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结语
        物理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高中物理教学实践应把握科学教学原则,在实践中抓准核心概念,构建教学情境,强化物理思维,优化教学要素,从而使学生形成学科观念,提升创新探究能力,树立科学态度,培养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蒋华.基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探讨[J].物理教学探讨,2017,35(4):4-8.
        [2]李宝福.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微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
        [3]窦彩珍.解析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