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林永汉
[导读] 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

        林永汉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六都镇六都中心小学  527500
        摘要: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则能够变革传统的体育课堂,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支持。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来验证各项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引言:虽然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之间存在较少的交集,但是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在无形中提高教学成效,革新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破除传统教学的局限,践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打造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体育课堂。学生在信息技术指导下能够迸发出高涨的学习热情,课堂氛围也会变得轻松愉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一、提高理论知识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相关理论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课堂质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体育理论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够主动进行学习[1]。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体育“立定跳远”一课中,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立定跳远的全程轨迹动画,让其在观看生动形象的动画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明白脚尖和腿之间相互配合跳远的方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出示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画,讲解立定跳远的相关理论知识,使之能够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并能够简述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运用信息技术来呈现运动员在田径赛场上拼搏的视频,出示各类田径赛事的奖牌图片,激发其探究欲望。配合体育委员为其示范基本的立定跳远动作,使之能够学会跳远的技巧,进而增强下肢力量,发展其弹跳力。利用flash动画还原用脚蹬地与摆臂的协调配合动作,使之能够产生模仿兴趣,逐渐在模仿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引导,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理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质量。
        二、细化各类动作要领讲解
        运动作为体育教学中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体育能力水平。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来细化动作,可以带领学生迅速突破动作的重难点,所以,要不断细化各类动作要领的讲解,使之能够在脑海里形成固定而完整的概念[2]。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体育“队列”一课中,播放有关国庆阅兵的微课视频,激发其良好的爱国情怀,使之感受到队列的规范性,观察在各种条件下的运动队形和动作,产生学习的欲望。运用信息技术来展示行进间三种转体方法,使之能够直观的理解队列行进的方式和意义。利用flash动画人物来细致讲解行进间转体动作的要领,适当放缓人物转体的速度,阐述脚尖、脚踝、躯干等身体器官互相配合的技巧。邀请不同学生进行示范,指出错误的转体行为,阐述队列中的纪律事项,再利用信息技术出示完成转体后的姿态,配合细致的讲解,使其熟练的掌握行进间转体方法,知道在对立中要保持正确的走姿,配合集体完成活动,树立良好的集体意识,培养其勇敢顽强的精神。


        三、细致对比纠正错误概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时常会在做不同动作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如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则会使其产生固化思维,不利于未来的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细致对比不同的动作,纠正其错误的概念,使之能够明白自己动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整改,进而提高学习质量[3]。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体育“韵律操”一课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播放各类韵律操视频,鼓励学生阐述所学习过的韵律操知识与视频中内容的相同之处,并在听取不同的回答后进行总结,讲解相关体育知识,使之明白在做操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正确的身姿,进而提高身体协调性,把握音乐的节奏,才能做出正确的韵律操动作。鼓励学生上台做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控制背景音乐节奏,对比和呈现正确动作和学生所做的动作,逐一讲解手臂、髋部、腰部、步伐、组合动作的要领,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来进行引导,鼓励其在学习韵律操的过程中阐述相关体育概念,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上进行纠正,使其能够明白有关韵律操的正确概念,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细致对比学生的不同动作,纠正其错误的体育概念理解,使之能够秉持正确的理念进行体育锻炼,进而提升身体素质,发展自身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培养其直面困难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营造良好合作探究氛围
        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其主动的构建知识体系,在兴趣的趋势下加强合作交流,以集体的力量来完成教师制定的各种计划和任务,激发其创新思维能力,树立优秀的团队协作意识。由此可见,教师应当运用信息技术来营造良好的合作探究氛围,在合作探究中促进其个性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体育“篮球行进间运球”一课中,可以采用知识抢答的形式,复习之前学习过的篮球简单技术动作,激起各个学习小组的探究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根据不同小组的回答予以进行表扬。以信息技术手段呈现各种篮球技术动作的动态图像,使之加深体育知识学习印象,明白篮球技术动作的要领。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作为教学切入点,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的区别,使各个小组能够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研究出正确的行进间篮球运球方法,在原地运球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移动运球。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知名篮球运动明星的运球教学视频,或截取职业男篮对抗赛视频片段,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鼓励各个小组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总结行进间运球经验,使之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运球部位和球落地点二者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手脚协调配合,提高控球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各种行进间运球的技巧,考察各个小组的研究成果,给予客观的评价,使之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在体育教学中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好这种极具优势的教学工具,不断充实课堂内容。运用提高理论知识学习兴趣、细化各类动作要领讲解、细致对比纠正错误概念、营造良好合作探究氛围等有效策略,让学生能够了解外界体育信息进一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树立优秀的终身体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周广文.关于小学体育教学趣味化与生活化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03:74+87.
[2]何洋.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5:121-122.
[3]周萍丽.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5: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