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目前在降低建筑成本,保护能源和保护环境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所以绿色环保项目理念已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要点研究
将绿色设计理念应用到建筑业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也可以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因此,作为设计师,就需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并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更多的技巧与方法,这可以为绿色建筑设计的实施提供稳定可靠的保证。
1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性
第一,减少施工成本。建筑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高项目的设计质量来获得更广泛的收益,并且对绿色建筑设计概念的应用可以达到上述目标。首先,概念绿色建筑设计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建议,并减少能耗和成本。其次,通过引入概念绿色建筑设计,能够可靠地确保节能减排的概念。第二,完善建筑材料,提高用户的生活水平。建筑材料是建筑项目施工中不可替代的基本要素。但是,用于传统建筑项目的建筑材料包含许多有害物质。例如,许多装饰材料含有大量的甲醛,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在应用绿色建筑设计概念后,对建筑材料的不断改进可以减少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1]。
2建筑设计中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2.1统筹布局,全面控制污染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将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人体健康放在首位,并可以减少建筑环境对人体造成的损害。示例:注意建筑物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声音辐射的风险等。因此,建筑设计加工应考虑环境并在种植绿色植物时将噪声和污染隔离。同时,确保建筑材料无毒,无害,环保,并避免有害于人体健康的毒素。此外,绿色建筑设计必须调整其布局以实现最佳设计并制定适当的使用改善计划。此外,还需要意识到房屋中季节变化的影响,才能为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四个季节都舒适的用户提供理想的环境。另外,需要有效的对策来控制平面多样化,这样可以获得一定的节能效果。最后,应特别注意选择外部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不仅要确保安全和美观,而且要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2]。
2.2多应用低碳节能型材料析
2.2.1墙面节能材料的应用
墙面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诸多局限,这就使得建筑施工人员无法对其整体结构进行个性化设计,所以只能从墙面的功能性入手,比如在墙面施工设计中,应以建筑室内防火相关规范为前提,最主要的是在建筑节能墙时选择低碳节能材料,其次,在墙面材料购置中应选择保温性能较好的施工材料,这样就能够达到降低室内热量的目的。由于低碳节能型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被应用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例如,当设计办公室和仓库之间的隔板时,应该选择一种轻质的隔板材料并添加一定量的保温材料。与此同时还要对建筑墙体采用保温措施来严格控制热量的过分传导和损失。此外,由于具有不同功能的建筑室所需要的问题有所区别,所以在墙面施工中运用低碳节能型材料时要考虑建筑墙面的实际需要及特点,这有利于其极大的发挥低碳节能型材料的功能性。
2.2.2节能玻璃幕墙及门窗节能材料的应用
玻璃幕墙在现代建筑项目中的使用符合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由于在建筑工程中占据一定比例,所以建筑玻璃幕墙与门窗是建筑工程围护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是建筑室内、室外进行热量传导与交换最为敏感的部分。这是因为,建筑物在门窗传热中的能耗量较大,据调查数据显示,门窗传热能耗量占建筑物总能量的27%,而在门窗部位的空气渗透导致的能耗量则占建筑物总能耗量的25%,通过门窗以不同形式消耗能量加起来占据建筑物总能耗的52%,与墙体传热相比,是其热量损失的6~8倍。因此,为了实现节能目标,有必要加强对门窗的设计。但如果要降低门窗对建筑物的能耗量,应合理运用低碳节能型材料进行全面的建筑门窗节能设计。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的具有节能、环保、防火及保温等多功能性的低碳节能型环保材料,例如有真空钢化玻璃、Low-E光化玻璃以及具有超强保温隔热功能的铝合金型材门窗及屋盖板,与此同时,为了真正实现建筑节能,我国也研发了多种低碳节能型材料,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应用中应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及实际状况,选择适合的低碳节能型材料。
2.2.3高效节能材料的应用
高效节能性能材料都是低碳节能型材料,例如木板节能保温管,节能建材和节能化工建材都属于低碳节能型材料。其次,这些低碳节能材料具有功能性和装饰性双重作用,这大大提升了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是我国大力推广建筑节能设计的基础,更是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
2.3资源要素
在建筑施工建设中,需要耗费大量的建筑材料与资源能源。由于这些材料不仅给资源带来很大压力,而且还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因此,需要使用各种绿色资源和材料来改善建筑物的质量,保护人类安全,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并保护环境。
因此,在实际的设计中,设计师应该合理的规划地理研究,并将绿色设计概念无缝整合到规划,材料选择和资源使用中。而且它很好地进行了检查,审核等工作,因此需要使用项目计划和材料来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有效性。
2.4环保资源和能源的应用
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的过度浪费,使得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建筑业作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将导致建筑和维护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低效利用。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弄清楚如何使用资源以及如何减少浪费。这就要求开发人员必须适当地计划资源使用,并努力减少所有的功耗。首先,它应着重于使用清洁和可再生资源,例如在建筑照明和采暖中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能源消耗。此外,随着城市发展的逐步加快,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和拆迁废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也具有以绿色建筑设计轴为中心的关系,设计人员应考虑回收利用以减少设计资源的损失。其次,在整个建筑物的设计中应使用更多的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改善建筑物的环保功能并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和浪费[3]。
2.5被动型通风太阳能技术
将无源节能技术集成到绿色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的优化中。这就需要通过创建一个具有自然采光,通风和该环境内部优化的储热箱,就可以理想地提高“能源效率”。此时建筑设计必须主动将节能技术和被动节能技术相结合,以充分延长热舒适时间。而且通过减少加热和冷却系统的使用频率,可实现室内舒适度和节能效果,它也可以减少消耗。另外,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必须提供足够的通风。所以该设计采用了太阳能被动风扇技术,并在风道外部使用了平板玻璃,此时可以在内部创建一种虚拟热量,以有效地匹配隔热层,从而有效地影响内部的热量传递,而建筑物外的通风能在夜间得到全面保护,足以实现建筑物外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2.6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
由于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绿色建筑环保材料在建筑行业中非常受欢迎。这同时也促进了泡沫块,耐火着色钢板等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因为它们不仅可以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而且可以降低能耗。因此,设计人员应在设计中着重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并仔细监控建筑材料的质量。例如:首先,绿色建筑材料制造商必须进行现场检查,以确保其符合产品标准,其次,可以通过使用更多的绿色建筑形材料(例如可持续的墙壁或管道)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因为金属管已被环保材料制成的管所代替。所以还应注意材料的再利用,以提高建筑物的环境友好性。例如,外墙砌面的材料可以回收,重做,清洁等等。
2.7整体设计
施工现场的建设必须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因此,建筑设计不仅要合理地使用绿色的材料,还要根据这种现象改进复合材料。所以设计人员可能需要进行现场研究,分析环境特征和相关的地质条件,选择符合要求标准的技术和材料,改善建筑设计值并提高实际的环境舒适度。此外,计划者必须仔细定义建设项目的类型和方向,以及建设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对建筑工程的方位走向进行科学保护。
2.8做到因地制宜
众所周知,我们的国家地域辽阔,地域多样。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必须使资源适应当地情况,以确保项目的科学运作。首先,作为设计师,需要对该地区的地理位置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正确地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例如,可以将建筑物设计为朝南,这样太阳可以完全减少照明的能耗。另外,也可以从上方使用太阳能,使得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使用满足水和照明的日常需求。其次,根据该地区的地质地形,找到适合室内环境的设计方案。例如,在中国北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因此,就需要做好隔热保温设计,通过保温隔热材料的使用,减少室内温度的散失量,还可以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满足夏季的通风乘凉需求。此外,在我们国家的南方,夏天冬天是炎热温暖的。因此,有必要确保良好的通风和散热,增加房间内的空气流通,并去除多余的热量和湿气。还必须以没有太多阳光和房间温度升高的方式布置窗户。最后,还可以使用通常的图形设计来最小化对体系结构计划的更改。而且在设计方面,需要根据该地区的地质环境,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进行全面分析,再创造人们可以舒适生活的环境[4]。
3结语
建筑设计阶段不仅要研究使用新的有机材料和新的绿色工艺,还要研究有机材料,绿色设计以及施工过程的价格和预算。其次,采用绿色计划中的施工方案,并尝试构建网络管理计划,BIM技术管理的方法等。特别是,为了减少高层建筑物等的能源消耗,有必要在绿色建筑施工阶段努力工作,并在通风技术和暖通设计方面取得成功。同样在极端气候条件下,需要满足某些节能计划中所需的方案,此外,还应该总结绿色建筑设计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李俊.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1(04):49-50.
[2]范萌.建筑设计中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20(11):31-32.
[3]覃坦.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23):136+138.
[4]刘云.浅谈在建筑设计中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J].建材与装饰,2020(19):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