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1081119920410XXXX
摘要:与传统的人工管理相比,智能楼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楼宇设备的控制和运行一体化,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相应的运行成本,从而使施工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现代智能建筑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我国的应用水平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信相关人员的不懈努力,建筑智能化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将会引起世界的关注,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及应用
1电气自动化系统
在智能建筑内,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设备监控、处理建筑,并基于设备实现自动化预警、检测、运营等一系列过程,实现对建筑机电设备统一控制,并结合外界环境条件改变及负载状况等,有针对性地调节电气设备,使电气自动化系统长期处于良好的状态下运转,实时监测各种突发事件。
首先,针对智能建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电气自动化系统能自动传送出预警信号,为工作人员检查、诊断故障时创造便利条件,进而保证了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性。其次,数据资源共享是信息化技术的典型特征,能为建筑工程的物业管理工作创造便利条件,比如对于建筑内住户水费、电费、煤气费的收取,利用电器自动化技术能实现自动化管理。最后,自动化系统持有完善的数据与精确的计算能力,系统保护性能也处于较高水平,这主要得力于该系统能结合自身的操作程序、故障处置等数据建设健全数据库,并精确计算,为后期智能建筑管理手段优化、决策创造优势条件。
2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流程
2.1明确用户具体需求
系统设计前,设计人员应对用户的现实需求有一个基础性了解,可以利用任务书、走访调查等方法采集与相关信息资料,进而较全面地掌握智能建筑内设备设施使用情况,还要全面分析采集到的信息,使其为完善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水平而服务。
2.2规划下属子系统的功能方案
当大致了解用户的实际要求以后,应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智能建筑结构的真实状况,探究具体化框架与有关信息,以为基础拟编一套相对较完善的在电气自动化系统方案,明确标注一些子系统数目与功能,并且要准确呈现出一些重要子系统持有的功能。
2.3制定BA系统监控表
在清晰规划电气自动化系统基本性能以后,设计者就要全面统计设定的参数信息,要涵盖监控位点与设备应用需求,进而编制出一个完善的系统监控点表,而后指派设计人员将其和建筑施工图纸进行比较分析,科学安装、调试建筑电气系统设备。
3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思路
3.1电源要求
电源是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的用电设备对于相应的用电负荷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对于电源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来进行。在对Ⅰ类系统的电源进行设计时,如果有UPS设备,所采取的供电设计方法则可以采取放射式或者树干式的设计;在对Ⅱ类系统的电源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电源供电方式的设计,则可以采用临近电源供电这一设计方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对含有CPU控制器的电源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电源供电的时间在72小时以上,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系统内各控制器的运行情况,确保即使出现了特殊情况也能有较长时间的供电。
3.2控制器要求
为了确保智能建筑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对于现场控制器的设计也需要达到相应的设计要求和标准。在对控制器进行设计时,需要确保现场控制器与管道之间有一定的合适距离,并且需要确保现场控制器的四周不会存在电磁干扰,这样有利于现场控制器的有效运行。
另外,在对现场控制器的输入和输出功能进行设计时,需要符合电气设备的实际使用需求,并且需要确保预留出不低于20%的余量。最后,对于现场控制器的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安装、调试和维护的方便性和经济性,因此对于现场控制器的设计需要相对集中一些,并且要做好相应的防潮设计。
3.3布线要求
在对智能建筑的电源进线进行布线设计时,需要满足智能建筑相关的布线设计规范与要求;对于网络通讯的布线设计,则需要充分参考和借鉴网络通讯线路的布线设计进行灵活处理;在对信号线进行设计时,不仅需要选择合适的电缆,同时还需要对信号传输线进行分槽、分管设计,这样能够避免不同信号之间出现干扰,有利于各信号传输的独立性和可靠性;在对控制器和相关电子设备进行布线设计时,最为重要的是需要确保其工作接地的有效性,并且还需要确保其与其他弱电工程的共用接地干线之间保持有效连接,这样就能够实现智能建筑各电气设备的独立运行。最后,对于系统内部比较特殊的线路,还需要进行专门的导线设计,从而更好地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4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要点
4.1给排水系统
在对智能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时,最重要的是需要做好传感器及相关水泵的设计要求,因为高质量的传感器能够实现对给排水系统中各种参数的全面监测,并且还有利于加强对水泵的管理与控制效果,因此设计人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2供电系统
由于智能建筑的用电量相对较大,对于供电系统的设计,需要确保有较大的电量提供,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供电系统的设计质量与水平。在供电系统的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备用电源的设计与安装,这样即使遇到突发状况,也能确保有备用电源可用,保障了智能建筑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质量,还需要对各电气设备的相关运行参数进行明确地掌握,这就需要做好相应的监控设计,从而起到实时全面的监控效果,进而对于存在障碍与问题的设备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确保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4.3照明设计
智能建筑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其对于照明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目前追求节能环保建设的大背景下,对于智能建筑照明设计需要遵循绿色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节能技术加以合理地应用,并且对于现有的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从而确保智能建筑的照明系统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实现降低照明电耗的目的。
4.4通风和空调系统
智能建筑通风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室内的CO和CO2的浓度进行监控,一旦发现CO或CO2的浓度超标,那么所设计的自动排风系统都会自动开启,将室内的有毒气体及时地排出。与此同时,自动排放系统还能将室外的气体吸收到室内,从而进一步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住户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空调系统的设计,目前较为常用的三种形式,有局部式、集中式和半集中式。无论是哪一种形式主要的设计要点都是制冷功能控制,这就需要做好空调系统风速、电动闸门和风机盘管等方面的设计,使空调系统得以更好地运行。
结束语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智能架构师对建筑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对其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建筑相关系统的集中控制和安全管理,是保证建筑内部各种设备稳定运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智能建筑的电气工程建设和自动化设计实践中,相关人员应加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气工程和智能建筑的自动化效率。
参考文献:
[1]姜超.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节能控制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47(18):227+229.
[2]刘伟,李欣.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控制研究与工程设计[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