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 韩玉范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韩玉范
[导读] 摘要: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化、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不合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身份证号码:2201111975****XXXX
        摘要: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化、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不合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预算人员应深入市场实际考察,结合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因素的变化情况,科学进行预算管理,以全面控制工程造价,避免产生超预算的情况。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对策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重要性
        1.1 加强建筑成本的控制
        在正式开始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之前,需要通过预算大致了解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涉及的各种费用。然后在规定范围内对每一个项目分支的预算进行合理的控制,并提前预留出一定的预算空间,避免出现预算超支的问题。因此,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算控制,可以对建筑工程的具体成本与抽象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例如,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算控制,可以先对施工材料费用以及人工费用进行合理的控制,并以此为基础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本,从而在不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2 提升施工单位的中标概率
        近年来,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主要是通过企业竞标的方式来确定的。在确定最终的施工单位之前,需要对参与竞标的多家施工单位的企业管理能力进行判断,而判断其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其是否可以对自身的施工预算进行合理、恰当、节约的预算。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必须对建筑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性地列出支出项目,做好相应的预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标中脱颖而出。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2.1 预算编制不合理
        工程预算是对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所做的计划,是工程招投标报价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因此工程预算的编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管理。预算编制不合理是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预算人员在编制工程预算时,并没有到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考察,也缺乏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调研,导致对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的费用了解得不到位。人工、材料、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中费用占比较大的部分,在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的情况下,编制的工程预算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此外,对于工程的施工方案没有进行全面的审查,对细节把控不严,凭借主观经验和片面的信息了解所编制的预算,最终导致工程造价超出工程预算。
        2.2 施工管理不规范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周期较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可预见的不确定性因素,这往往会引起施工方案的变更。施工方案的改变,不仅会延长工期,还会导致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费用的增加,这直接就会导致超出预算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工程造价管理不规范,对于施工材料的管理和使用没有规范的标准,也会导致预算超支,比如材料领用与使用记录不相符,会导致材料的浪费。机械设备的调度缺乏合理性,导致机械设备闲置时间较长等,会无形中增加施工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不可抗力或者冬季施工等现象,都会增加工程成本,直接导致工程造价超出预算成本。
        2.3 工程造价管理落实不到位
        为了更好地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支出,应该充分利用工程造价的调控能力,对工程的成本支出进行全过程管理,并且采取动态跟踪的方式,随时调整管理方案。但是部分企业忽视了工程造价的调控功能,只是在前期进行了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而在后期的具体落实过程中却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对于工程造价中涉及的内容没有专人负责管控和落实,缺乏对细节的掌控,以致在实际施工中缺乏参考的依据和标准,导致成本支出超出预算范围。工程造价管理应该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始末,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进行监督管理,以工程造价的内容为标准对施工进行监督。但是管理者不重视或者执行者能力不足等,常会导致工程造价管理落实不到位,最终超出工程预算,对企业受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3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3.1实现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
        首先,在建筑工程规划阶段,施工人员应准确、全面掌握施工图纸信息,以保证对人力、材料、设备、机械等物资进行准确预算,避免出现严重的遗漏问题,包括缺少注释或错误集。其次,预算编制人员在掌握图纸、了解行情的同时,还应深入施工现场,结合具体情况来全面、准确测量图纸,以准确计算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材料、设备的数量,避免由于市场波动给预算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从而提高预算方案的准确性。最后,受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所涉及的材料设备价格也会出现浮动,因此预算人员在采购之前应深入市场进行多家对比,在价格出现变动时,可以根据实际用量、标准变更预算方案,以合理优化资金分配,防止超预算现象的发生。
        3.2重视材料价格的科学预算
        建筑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一般跨越的时间较长,而且涉及的材料与设备种类复杂、标准多样,不同环境下市场行情、材料价格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导致企业经济收益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现象,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预算人员应当准确掌握市场信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勘察等工作,按需、按时、按量采购物资,且保证预算价格、收费标准在合理可控范围内。首先,预算人员应当仔细分析建筑设计图纸,根据计算公式对各项施工材料的用量、标准、价格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划,保证各种材料的质量与实际工程建设需求相符,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以避免资源不足或超出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其次,预算人员在全面把控、监督材料用量与标准后,应深入考察工地需求、市场环境等,并根据图纸需求采购适量的材料,以减少由于外在因素变更引起的费用超支,避免资源的浪费,杜绝超预算现象的产生。最后,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不同厂家所提供的物资材料会存在价格差异、质量差异,公司人员应根据工程建设实际需求寻找性价比高的合作伙伴,并与生产厂家签订供需合同,以减少市场变化带来的价格浮动,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3重视施工环节的造价控制
        第一,深入现场了解工程实际情况。在规划、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人工、材料、机械用量与费用支出,以减少市场、人为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既为工程施工提供材料保障、资金保障、人力保障,又避免施工环节中的物资浪费,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第二,预算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全面掌握各种施工材料的数据。按照相关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出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等,并做到按需采购,以减少市场因素对工程预算造价的影响。为保证在市场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建筑工程获得良好的收益,预算人员应结合市场实际情况,严格实施造价预算和监督机制,以确保相关建筑设备、材料等价格变化在可控的合理范围内,避免出现支出大于收入的不良现象,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工程造价是企业评价总投资和分项投资合理性和投资效益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果工程造价超出预算,将会对企业的投资收益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企业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企业应该提升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能力。相关单位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后,从专业的视角合理编制工程造价,并且能够利用工程造价方案对工程进行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对工程项目采用动态跟踪管理的方式,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优化管理手段和施工技术,降低工程成本,扩大利润空间。
        参考文献:
        [1]邢治国,梁作平.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对策分析[J].全面腐蚀控制,2020,34(9):46-47.
        [2]张勇.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及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0):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