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霍勇佳
[导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逐步深化,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进步,

        霍勇佳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010010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逐步深化,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当前教学中依然存在"学习目标模糊、学习资源碎杂、教学过程浅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本项目呼应时代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在先前的系列研究基础上,以问题为驱动,聚焦三个维度,即目标层级分解、多模态主题资源创建、主题意义统领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活动设计,构建全面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模型。实践证明,此教学模式能够为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一条可行路径。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教学路径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以及学习能力。英语是学生的第二语言,学生只有加强了音标、词汇、重点语句、语法等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并展开了有效的口语交际,阅读与写作,才能更好地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因此教师要运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核心素养基本理念?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陈琳指出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意义和必要性。它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个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需要;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我国教育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它是顺应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以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此概念的含义比“能力”的意义更加宽泛,它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核心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并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大背景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指出高中英语学科的教学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的综合培养。这四个方面也就是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即是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包括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关键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价值观念则渗透在这四个方面的培养提升中。具体来讲,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在其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
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解读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自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之日起,英语依然是一门语言,但英语学习却再也不仅仅是一门语言的习得。横向来看,以获取听、说、读、看、写等语言能力,形成语言意识和语感为基础,它更要能够促进学生参与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增强家国情怀树立人类共同体意识,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开展跨文化交流。纵向来看,以积极向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语篇为载体,通过对英语文本信息的处理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性,批判性等思维,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学生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而这样的思维品质,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路径
(一)搭建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框架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单元主题以及学生们的学情基础,将教学目标的创设引用到核心素养的养成标准当中。其次,进行目标的分解和替代,将一级目标分解成对应的二级或三级,以此来提高结果性目标的针对性。比如:一级目标包括语言能力的升级,让学生们获得语篇的基本信息;而二级目标则是对语篇中的生词进行理解和记忆,对一些重点的语法结构进行可靠的把握;三级目标则是要获取到语篇所涉及的全部具体信息,以此来为语言的输出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做铺垫。


        例如,在讲到People of Achievement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这是一篇关于各领域杰出代表人物的文章,通过介绍这些人物的事迹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让学生们能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学习目标。首先,一级目标的确立使学生了解academic、committed等基础性单词。二级目标则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单元的用法,如in the beginning、draw out等,然后需要学生掌握only和as引导的倒装句的用法。而三级目标则是技能的目标,要让学生在克服生词障碍的同时,寻找到文章的主题句,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总体框架,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并猜测能够适用该语篇的语言环境。并在课后留一篇仿写的作文,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2]。
(二)构建多模态学习资源库
资源库的建设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而高中学生必须要接触足够量的语言素材和视听素材,才能够保质保量地输出英语知识,以此来强化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构建学习资源库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挖掘教材背后衍生的语篇素材和视听语言素材,将一些符合学生生活现状以及思想价值观塑造的文化内容和经典语篇案例引入到课堂当中,提高语言输入的质量。
例如,在讲到Friendship reading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本单元主要围绕友谊这一话题,以此来开展各类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依托这一主题,为学生拓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性阅读资源,寻找一些与友谊相关的英文影片或优美的英语诗歌,让学生进行背诵或者理解,以此来为写作能力的培养做铺垫。同时,还可以拓展一些英语谚语,如:“Friends are the siblings God never gave us.”–Mencius;“There is nothing on this earth more to be prized than true friendship.”–Thomas Aquinas;“Love is the only force capable of?transforming?an enemy into a friend.”–Martin Luther King,Jr.以此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
(三)创设单元主题式学习活动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使其可以在各种各样的英语情境体验当中增加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构建单元主题式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型,依据学习素材和层级的目标,设计有梯度的主题活动,通过拆解学习任务来让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和迁移。由简到难,由低级到高级,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3]。
例如,在讲到Wildlife protection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在帮助学生了解语篇知识点的基础之上,更要带领学生们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以及生活经验来谈谈“保护野生动物的方法,以及面对那些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人类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在不伤害的情况下使野生动物获得更加自然的生存条件。”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辩论赛活动,让学生们针对个别的保护措施来进行多样化的理解,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情景体验。
        总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教学领域对于教师工作所提出的重点任务,学科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要想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是必要的途径,所以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利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马怀军,杨海丽.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学周刊,2019(18):121.
        [2]汪向华.强化语境创设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探究[J].英语教师,2019,19 (04):56-63.
        [3]李向勤.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 2019(03):106-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