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 河北省邯郸市 056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认知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已经基本形成了,所以要想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新课程改革在高中生物的进程,高中生物教师就必须要将生物中的科学知识转变成一种科学能力来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生物遗传学作为高中生物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板块,无论是科学性还是综合性都较强,所以教师要想通过遗传学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科学能力,就要及时改变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带领着他们大胆探究,实现深度学习。
关键词:科学能力;科学知识;高中生物教学
引言
遗传学作为高中生物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师在教学时候的难点。生物遗传学充分考验了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以往的遗传学教学中,很多生物教师认为学生能掌握此章节的知识就够了,所以在课堂上没有给予学生主体地位,再加上这一章节的内容是整个高中生物的难点内容,教师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们传授更多的理论知识,逐渐忽略了对高中生科学能力的培养,没有按照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素质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所以学生往往只能通过遗传学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却无法提升自己的科学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遗传学中的科学魅力。
1.创设科学情境
生物教师必须深知,生物是一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科,所以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师要让学生带着以往生活的经验和未来生活的憧憬,巧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创设遗传学科学情境。生活中的例子不仅能唤起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认知,好奇心和自主探究性也会被一起激发出来,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经典内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时,教师就可以充分结合高中生的生活认知,融入遗传学内容导入课堂教学中。比如可以依据红色牡丹和白色牡丹杂交,子一代为全部粉红色这一案例,向学生提出问题:“黑皮肤的人和白皮肤的人所生的孩子的肤色是否会呈现“斑马纹”呢?”再依据粉红色牡丹杂交后出现了红、粉、白三种颜色的结果告知学生,学生们会顿时感受到科学的奥妙,不禁产生了探究欲望,随后教师再顺势引入豌豆杂交的学习内容,不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让学生带着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听讲。
在学习遗传病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讲述一个真实故事:“有一个小婴儿刚刚出生,医生就对小孩的脚底进行了采血、验血,检查小婴儿身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苯丙酮等是否与普通婴儿一样,呈现正常,并且告知家长,一周后会出结果。教师认为这样有一点残忍,为什么要给刚出生的幼儿抽血呢?”话音刚落下,学生们的好奇心、探究欲望会被立刻激发,因为这一案例是学生们生活认知以内的。随后,教师带领着学生们翻开教材,仔细体会书中给出的遗传病内容,然后再共同思考教材中留下的课后习题。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联系以往学过的甲状腺激素知识内容,对刚才的小案例进行推理和解释。这种故事情境的创设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科学探究能力也会油然而生。
2.设计科学问题串
对于高中生来说,科学能力就是要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形成的。所以高中生物教师要不断地去使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他们的科学潜力,不仅能让学生把课堂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还能加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等等。生物科学能力的核心也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表现出来的。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们对生物学习的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培养科学能力的导向。
例如在讲解“谁是遗传物质”这一实验当中,教师可以先分析经典的艾弗里实验,随后向学生抛出问题:“艾弗里实验中所提出的肺炎双球菌可以实现外转化的这一结论,是否得到了全世界科学家的一致认可呢?为什么会有科学家提出了质疑?是哪一方面出了问题,还是说哪一方面缺少了说服力呢?这一实验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些问题主要都是围绕着“噬菌体”来提问的,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们不仅能够通过书籍、课后思考题当中来找出答案,还能充分明白噬菌体的作用。接着,教师继续设计问题,给学生们布置:“噬菌体增值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模板?一旦染上了细菌,那么是会进入到DNA中,还是蛋白质?怎样用科学的方法追踪DUN和蛋白质?”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的噬菌体展开,学生们可以在教材中去自主的寻找答案,教师不需要有过多的理论性讲解,仅需要让学生查看教材后,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最后向教师报告他们的探索流程。
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要想从传统的生物教学课堂的科学知识传授方式改变为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教学模式,就必须要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学习是师生、生生之间共同交流合作的一个过程。在生物课堂上,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互相交流、简单实验、知识潜移、总结反思等各种路径提升自己的科学能力。同时学习者只有能够把自己的理解、建构与思考、想象讲出来,才真正发生了学习。“写下来”则是一个整理思维、内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能力的过程,是一个使学习变得真正有效的过程。部分高中生在学习完遗传与进化模块后,原地踏步,无法去解释、探索、自信地解决相关的遗传学问题,一头雾水。对此,在遗传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求师、生皆有备而来,通过在遗传规律、减数分裂、基因表达等重要章节课前设置精致、符合校情学情的导学案,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在课堂上相遇与互动才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与精彩的观念。适时选择 1 ~ 2 道富有逻辑推理的典型例题或高频错题,或一个难度不大的教材片段,如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杂交育种等,事先布置给学生,同时指定部分学生做好下次课当“小老师”的准备。通过自主研学“学进去”,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讲出来”,板书书写解释“写下来”,环环相扣,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作为组织者和引领者,适当对学生讲评进行引导、纠正、追加问题、剖析、小结,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学习效果明显改善。
结语
总之,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正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超越科学知识的黄金时期,生物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通过改变生物教学模式、设计生物问题串、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摆脱以往对教师的依赖,在自主探究、思考中形成科学探究思维,逐渐达到科学能力超过科学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袁中厚.高中生物遗传学教学方法探究[J].成功:教育,2018,000 (020):P.226-226.
[2]张利娜.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的有效教学方法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4):28-28.
[3]穆晓慧.谈高中生物遗传学的有效教学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6,(14):120.
[4]李华玲.谈高中生物遗传学的有效教学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7,(17):92.
姓名:王辉 出生日期:1979.10 性别:男 籍贯:河北沧州 民族:回族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中教高级 研究方向:高中生物、班级管理 邮编:056000 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