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23233219930420XXXX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已经将相当成熟,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促使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给工程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在建筑工程领域,若要确保全方位落实工作,就必须重视管理成效,改变造价控制观念,有效贯彻工作理念。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对策和探究。以期望确保建筑项目资金安全的同时,提高工程整体品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对策分析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现代建筑企业资质评定的一项指标,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应,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下,社会经济呈几何形式增长,建筑工程所处的发展环境日益复杂,为保证建筑企业能够实现持续发展,必须意识到工程造价管理对企业持久发展的重要性,应该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确保工程建筑工期达到规定要求的前提下,于建筑工程各环节进行科学的管控,通过开源节流保障工程项目总成本在企业可承受范围内,通过全过程监管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1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之间的关系
建设造价与施工管理之间实际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1.1出发点相同
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在预定成本范围内,将施工项目的价值最大化。因此建筑造价的可控前提条件之一,就是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管理工作。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图纸与项目预算来合理地制定施工计划,将项目工期、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现场的重型机械设备等综合因素进行科学的分配,避免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资源浪费行为。
1.2管理模式相同
我国建筑行业的专家普遍支持利用限额设计的方式来开展对建筑造价以及施工管理的监管工作,一方面能确保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保证项目的质量问题,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避免由于施工不到位而引发的后期大规模返工现象;另一方面可以明确责任归属,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时可以及时找到相应的单位承担损失,实现了技术与经济问题一把抓的目标。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
2.1秉持理念相对落后
通过一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国内目前的情况之下,还比较缺乏完善的造价管理制度。再加上目前的模式都有一个周期性的特点,所以在管理方面也是有一定的限制性的。如果将重点过多地放在成本控制方面,就会对后期的管理有所忽视。而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来说,部门和部门之间也并没有针对这类问题展开讨论和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这些都对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2.2预算编制存在问题
预算编制的问题导致工程的最终报价决策难以进行,一些工作人员忽略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导致不了解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现场之间的差异。而报价人员按照设计方案中的内容进行预算编制,预算人员通过在预算软件当中输入设计方案当中的参数进行预算。而最终的预算结果也与实际相关不符合。导致施工成本很难把控,一旦发生变更的情况,工程造价进一步增加,最终投入超过预算。另一方面,预算人员忽略材料市场变化风向,没有了解当地资源,在编制报价过程当中没有对当地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导致很多报价成本分析的不够全面,最终影响到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2.3不注重造价审核
相关人员对造价审核不加以重视,更有甚者直接省去此环节。还有少数企业未制定健全的造价审核制度,就算存在审核制度,也无法发挥其作用,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实施。
相关人员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3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之间有机结合的措施
3.1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之间有机结合的前提条件。为此,企业应当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使员工获得主动提升个人工作能力的动能性,并且在企业中培养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此外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项目的建设开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协调好现场资源以及各类重型机械设备的分配工作,不断优化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工作,使其能够发挥出更多的职能效用,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来实行创新管理。同时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内容,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2实施真实的报价制度,实现有效的预算
建筑工程招标过程当中施工企业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往往采用有技巧的报价方式,而不同的报价也会最终影响到工程最终质量。而报价人员的具体预算编制成为关键,预算编制人员必须要重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了解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具体材料价格,了解市场变化规律。报价人员应当减小对预算编制软件的依赖,在使用预算编制软件过程当中考虑到材料价格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避免最终的报价与实际情况不符,建筑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3加强合同签订与施工阶段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控制工程造价,应该重视施工合同,还应重点审核包括因施工设计变更等造成的工程造价变化。制定施工合同必须符合政府所规定的行业标准,且拥有强制性以及法律约束力,从而使施工方和建筑企业的权益都能够得到保障。施工合同的签署和管理也必须受到重视,一些陷阱经常隐藏于有关条款中,因此必须对合同进行细致研读才可以避开风险,从而保证企业的合作权益不受损失。在施工阶段中,常出现因施工状态发生变化而导致设计更改,如此会造成建筑工程造价失去控制,为有效解决因为工程设计的改变对工程造价带来的危害,必须针对工程设计更改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事前审核以及事后处理加以重视。倘若原有的工程设计方案被专业设计师证实确有风险或者漏洞,会给工程的安全性带来很大影响,此类变更需尽快准许通过,但要对变更前后的效果做出对比,还需要对其原因以及要点给予详细说明。若是针对增加材料和实际用量等情况提出的变更,则建议不给予批准。
3.4增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能动性发挥情况与工作的最终效率息息相关,所以想要进一步提升相关工作的质量,优化人才队伍是一条可行路径。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对当前市场的基本行情进行了解,结合市场当前情况,与本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结合,得到精准的市场分析结果,并以此对工程可能造成的成本部分进行估算,保证工程质量不受到影响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寻找节约成本的路径,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日常工作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收集有关工程设计的好思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培训,打造更为优质的人才团队。
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对施工企业有着无法忽视的重要作用,建筑企业需要在工程项目启动后,于各个环节开展造价管理,了解项目建设要求,掌握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因素,通过科学预防降低项目的经济损耗,以此提升项目造价管控水平,从多个环节进行合理控制,提高建筑企业造价管理质量,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青.全过程工程造价在建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20(11):258,260.
[2]蒋芳玉.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有效措施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20,27(08):161-162.
[3]谭菊香.探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低碳世界,2020,10(07):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