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鸿圆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云南 昆明650000
摘要:刑法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传统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切实加强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学生们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运用,从而为刑法教学的高效开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关键字:案例教学法;刑法教学;应用策略
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创设法律事件情境,使学生们通过对实际案例的研究分析,掌握相关的刑法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学生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开展刑法教学的具体实践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现象普遍存在,这为刑法教学的高效开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因此各大高校要不断加强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推广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刑法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源动力。但是对于大多数刚刚接触刑法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阅历十分有限,并且法律意识还尚未真正树立起来,因此大量繁杂的法律规则和专业知识,会切实降低学生们对刑法课程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加强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营造了一种较为开放的学习氛围,这对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激发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学生们还能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深入理解刑法课程的知识原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二)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刑法理论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对学生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均有较高层次的要求。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够使得学生们在案例搜集、案例分析以及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点与案例中的具体的点联系起来,这对学生们资料查阅能力、逻辑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均有十分深远的影响[1]。在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学生们实践能力不足以及法律事务处理能力差,是影响学生们就业情况的重要因素。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对提高学生的案件分析能力以及案件处理能力大有裨益,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法学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法学毕业生就业率的提升。
(三)检验教学效果
在刑法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知识点提问以及卷面考试等方式,并不能完全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老师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们对具体案例的讨论分析,及时了解学生们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能有效检验学生们的知识运用能力,从而作出更加全面可靠的教学效果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反思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有目的性地优化刑法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从而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体验。在此过程中,老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并切实提高自身的法律实践能力,从而为案例教学法在刑事教学中的高效开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教学案例的选择
为了切实提高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进一步深化学生们对刑法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解,老师一定要结合刑法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的刑事教学案例,从而为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高效开展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
在选择刑事教学案例的具体实践中,老师们要切实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刑事教学案例的针对性。刑事教学案例的选择必须符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能够使得学生们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深化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并充分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从而切实提高学生们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其二,刑事教学案例的启发性。刑事案例的选择要包含较为突出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必须对学生和社会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其刑事案例一般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使得学生们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拓展自身的思维方式[2]。其三,刑事案例的真实性。刑事案例的选择必须遵循真实性选择,从而为学生们创设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创造力,切实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其四,刑事案例的代表性。刑事案例的选择要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刑事法律体系,从而使学生们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将法律条例与真实案件一一对应起来,有效深化学生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并对刑法课程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案例的运用
在当前刑事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其一,案例的呈现。刑事教学中的案例呈现一般是在教学开始之前,学生们要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对案例进行充分阅读,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有效收集,同时学生们要根据还要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以及案件的具体情况,全面准备课堂交流讨论需要的素材。其二,分析讨论阶段。分析讨论在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提高学生们思辨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要将案例中的刑事问题进行有效提取,并结合自身的知识体系对该问题进行将要阐述,或者对其他学者的观点看法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与此同时,其他学生们也可以从各个角度和立场出发,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和质疑,老师针对学生们讨论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启发,而学生则在整个讨论分析中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其三,评述总结阶段。在学生们完成对教学案例的讨论分析之后,老师要根据学生们的发言情况做最后的评述总结。在此过程中,老师不应简单地学生们公布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应该对学生们整个的讨论分析过程进行合理的评价,从而达到评述总结的真正目的[3]。
三、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模式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现代社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以及老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趋势之一。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师生互动模式、教师对抗模式以及模拟实训模式。师生互动模式主要是指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案例的讨论分析,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们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对师生的共同成长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教师对抗模式主要是指在刑事案例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老师们针对同一教学案例提出不同的观点想法,并为自身的观点想法提出有力的佐证,而学生们针对老师们的争辩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讨论交流。模拟实训模式主要是指老师们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们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案件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者,参照现实生活中的法庭审判流程和法庭审判现场,开展案件审判模拟活动,从而使学生们在案件参与的过程中对刑法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有效将加强工作实践与理论学习之间的融合[4]。
结语:
在刑法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切实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对刑法教学的高效开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老师们要深入研究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内容,并不断加强案例教学法与刑事教学实践的融合,从而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程春丽.案例教学法在刑法学中的运用之探析[J].教育现代化,2020,7(07):167-169.
[2]魏星.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商业故事,2018(17):88.
[3]高艳琴.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17(27):197-198.
[4]牟丹.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刑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0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