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成本造价超预算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 吴明兰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吴明兰
[导读] 摘要:对于工程建设来说,控制工程造价是非常重要的。
        西林县财政局  广西百色  533599
        摘要:对于工程建设来说,控制工程造价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控制内容需要整合到企业的预算管理系统,这样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的材料消耗,可以减少建设成本,并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在准备过程中总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超支现象的发生,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造价;超预算;产生原因;解决措施
        1 建筑工程成本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1.1 投标环节对招标文件涵盖内容理解不充分,风险因素考虑不足
        在投标过程中,对于投资方的资金来源及资金连续性提供的保障能力的风险认识不足。导致中标后施工时,资金不到位产生的一系列成本加大及管理失控状态。招标文件中涵盖的施工内容理解不充分,只按清单内容报价,未与设计图纸的内容对应报价,施工图纸内容与清单的差异费用往往在招标文件中一句话概述而过。轻则用利润弥补亏空,更甚者,还会对施工单位造成信誉度不良的非想像的负面影响。
        1.2 预算编制不合理
        现阶段,随着住房建设的不断提高及完善,住户对建筑的实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行图纸设计中,为满足住户的使用要求,还要考虑投资方的资金能力,所以有些图纸出现了多样化的繁杂设计。例如,在柱箍筋上就出现了一层一根柱的箍筋就有好几种规格设计。这对施工单位来讲,无形当中就加大了人工费的成本。而实际情况又不能改变单价。这就要求预算编制人员要全面理解图纸内容、图集规范、计算规则、政策文件等。避免发生漏项、多算和缺项等事项。漏算和缺项直接导致收入不足,而多算则是加大了不实的利润。所以,预算编制一定要合理。
        1.3 材料市场价格浮动变化、通货膨胀的因素
        一般来说,如果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大,则材料所占的比重费用也大。如果施工周期长,材料的种类多,那么市场的浮动对造价的影响也很大。对于这点国家将采取按月结算的方式来调整,这对投资方和施工单位来说都是较合理的处理方式。同时也减弱了通货膨胀的不利因素。
        1.4 现场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工程成本造价超预算
        工程一但开工进入现场,就会有一系列的成本发生。这里既有工程直接成本,也有间接隐形成本。首先工程直接成本对成本造价的影响最大。同样的工程,不同的策划、不同施工组织方案,导致的成本造价的结果不一样。项目经理在施工过程中正确合理指挥也是至关重要中的。在项目实施策划中,成本造价策划是其中之一的内容。临设费用、标准化工地、合理的平面布局、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安全文明施工费、环境保护费用、工期、管理费等都是成本造价必要的组成部分。其次,项目内部的分工和配合合理也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员到场后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根据计划安排,材料是否能按时到位;机械配合是否影响施工进度,造成人员窝工;安全措施是否能得到保障,甲方资金能否及时拔付,拔付不了应该有什么补救措施。所以,现场管理也是造成工程成本超预算的一个原因。
        1.5 结算审核存在问题对成本造价的影响
        建筑工程在进行结算管理的过程中,有关中介机构也将会参与其中。但是审核机构的一些员工并不懂施工,甚至一进单位就做审核。对施工单位提供的资料理解不透,队伍能力良莠不齐。例如,一个市区的抢修工程,地下十多米的管道破碎,施工单位采取的措施首先是设围挡,人工挖土速度慢,风险大,必须用长臂挖机、破碎机施工。这种情况往往是按实办单。

施工单位成本费用是8万,但审核单位是一个刚进单位的实习学生,套用定额,最终只有3.1万元。这里的差距可想而知。一般由于有些地方规定审核机构不能与施工单位见面,只能通过甲方单位来协调审核工作。在此期间,审核时间变得过长,审核结果遥遥无期。这对施工单位来说也是致命的硬伤。为尽早回收资金,保证成本造价不超预算,只能做出让步。最终的结局是无利润施工,甚至亏本。
        2 建筑工程成本造价超预算问题解决措施
        2.1 做好工程预算编制工作
        首先,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通过制度来约束预算编制人员的行为,提高其职业素养,培养其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兴趣和重视。同时,为提高编制人员的专业水平,还应当举行定期的培训活动,让每位员工都能掌握最前沿的成本预算编制方法。做到懂施工,又要会技术。其次,在进行编制工程预算前,对于预算编制人来说,只有利用施工图纸算准预算工程量、套对定额单价及费用后与实际施工现场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才能编制出较为合理的工程成本预算。最后,想要尽可能规避建筑工程成本造价的超预算问题,除了要提升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之外,还需要安排好预算编制人员的工作。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如果预算编制人员不懂施工,那么将会大大增加超预算问题的发生率。为此,如果想要提升预算编制工作的质量,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成本造价的超预算问题,就要做好培训宣传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预算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中去。
        2.2 密切关注施工材料的价格信息
        对于大型施工项目来说,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使用了很多材料,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超预算控制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管理人员需要结合现场的材料消耗情况,及时对相关工作进行有效地调整,避免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现象。此外,建筑项目中的采购人员需要对采购计划展开完善和优化,并在工作中严格按照采购计划开展施工材料的采购,避免出现施工材料的堆积。从项目采购人员的角度来说,在工作中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注意,结合工程开展进度,准确的计算出物资的消耗情况,并结合施工材料的市场报价明确采购的数量。在开展采购活动之前,需要结合项目的施工进度,譬如说施工现场对于材料的应用情况,精心挑选供货商。
        2.3 工程设计变更要严格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专业造价预算人员根据工程设计,结合市场原材料价格变动区间等等因素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的工程造价估算。工程设计变更会导致专业的工程估算人员重新进行估算,对工程进度延误,工期重新估算的费用,以及工程设计变更对原材料等方面的需求都是一大笔的资金输出,阻碍建筑工程的完工,对建筑企业的现金流甚至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工程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要提前对接,双方对工程设计进行沟通、交流,将不合理的设计提前修改,提高工程设计的可行性。在工程设计完成后,可委托专业人员再次进行核查,检查施工图纸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探究该工程设计是否可以顺利施工,对工程设计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更正,控制工程设计的变更情况,减少预算超支的情况。
        结束语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与此密切相关。因此,企业要想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分析成本超预算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控制风险。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才能促进建筑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亚艳,文贺珍,冯爱芹,等.建筑工程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J].科技信息,2014,14(3):257.
        [2]刘春玲.关于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研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9(5):84-85.
        [3]田志伟.基于过程管理的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16(4):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