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分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工程造价对项目建筑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建设公司要提高对造价工作的重视,应用审计对造价作业工作的检查。在项目建设中,工程造价与工程项目的质量及工程效益密切相关,造价工作也是项目实施中的关键工作内容之一。
关键词:新时代环境;工程造价;审计
1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主要特点
1.1 客观性
工程造价审计内容较多,数据体量庞大,如果不能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施加严格的审计,容易造成数据误差,增加工程成本风险。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需要对工程的多项数据进行收集,在收集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误差。另外,数据存档也是一项对精确度要求较高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的疏忽容易造成数据失准。更严重的是,这些数据可能会对造价审计的工作结果直接产生影响,让审计工作的精确度降低。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全程参与,这样才能保证不在某一环节产生疏漏。就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所要采集的数据来说,误差是难以避免的,再严格的人为控制也不能杜绝误差的产生,因此,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1.2 普遍性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中,有一部分指的是建筑工程设计和实际预算之间的差异,这一差异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通常情况下,这一误差出现有多重因素,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误差。因此,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这一普遍性是由建筑工程相关造价的影响因素诱发的。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异常繁杂,比如施工人员的数量不够准确、工程质量的评估缺乏公正性、工程结算资料失准等,这些都会对工程造价审计的结果造成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造价审计出现的风险。因此,相关人员在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时,有必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对施工的环节进行更加严格的把控,确保工程造价审计的准确性。
2新时代环境下的工程造价审计存在的问题
2.1缺少相关审计法规
由于大数据出现的相对较晚,导致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规范中并没有对大数据在审计中的应用提出明确要求,国家对于大数据的发展也仅仅从国家发展的总体层面对大数据发展做出了战略规划和部署,但依然缺少具体的大数据应用要求,所以缺少足够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对于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仍然需要形成明确要求,保证对数据的应用可以形成合理的方法,而且也要避免出现数据泄露的情况,加强数据安全方面的建设。但是目前在相关法律、使用规则上依然存在空缺,导致审计工作的实施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也不利于确保大数据对工程造价审计的公信力。
2.2审计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工作具有高效和准确的特点,但是也给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在具备较高审计工作业务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对大数据有敏感的感知能力和筛选能力,以及使用大数据相关技术加强对数据关联性的研究,充分利用云计算、建模分析、指标分析等技术来对审计工作方式进行创新,满足全新的造价审计工作要求。目前的工程造价审计人员中,具备这种全面技术的人员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多数人并不能有效使用大数据技术,存在业务知识单一的问题,还有很多审计人员缺少足够的创新意识。而且,运用大数据开展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也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在人员素质不足的情况下,会增加大数据审计的风险,不利于大数据技术发挥实际作用。
2.3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进行支撑
由于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比较复杂,所以造价审计工作所涉及的层面比较广,流程也比较长。在审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互联网进行项目相关的工程造价信息收集,但是其中包括很多建筑行业的敏感数据,具有非常高的安全等级要求,所以进行信息化采集会有非常大的困难。同时,工程建设过程中还有很多特殊结构的数据,不同单位之间进行数据关联时也会有明显的困难,不利于数据的有效应用。
3建筑工程的造价审计方法
3.1分组计算审计法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工程公司组织人员开展作业审计,用分组审计法将工程项目分解为若干个部分之后,再给这些项目分配审计小组。每个小组的审计方式基本相同,这样才能够实现造价工作标准化管理,提高造价审计工作的效率。分组审计方法能够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而且分组审计更多的是用于那些大型的工程审计工作中。
3.2对比审计法
对比审计法主要是将已经完成审计各类工程造价与实际的新建项目工程做好对比的方法,对比审计法可以根据过去的审计工作经验。这样会进一步减少造价审计工作中的时间,缩小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使用对比审计法时,应该结合实际的项目施工状况,对于不同的工程特征,需要根据实际的项目建设状况,来有区别的对待。对设计图纸相同的功效,可以在实际的项目施工中根据环境的因素和施工存在的差异,来应用对比分析审计法。对不同的工程项目,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
3.3筛选审计法
工程项目的造价工作中,应用的筛选审计法会应用在不同的建筑物中,测算不同的建筑物面积,对于相同的分部工程造价数据相差较小。应用筛选审计法,要使造价工作人员在过去的工作中,对造价的各类数据做好细致的分析整合,并根据不同项目的工序和项目的工程量来形成造价方案的基本值。组织工作人员来对整理出来的各类基本知识数值进行分析,并对分项工作做好筛选,对筛选之后的结果要加强审计检查分析。在项目的施工中,使用筛选审计方法,能够高效测算出项目施工的工程量,会显著提高项目审计效率,还能够发现项目施工中的各类问题并及时更正。
3.4标准图的审计方式
有些工程项目的造价方案的编制,要利用施工方案图纸和设计图纸来完成。因此,可以使用标准图的方式来开展造价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将造价方案、预算方案的编制作为重点审计内容,有些造价工作会受到施工图纸的制约限制,采取的标准脱离实际,要使地面上的各个建筑结构基本相似,用这种审计的方式要事先对预算和结算造价做深入的分析,并为后期的造价审计都能够提供更可靠的数据依据,来完成所有的审计工作。另外,审计人员将标准图的审计也作为依据,以此去完成项目建设进度的审计分析工作。
4提高工程造价审计质量策略
4.1提高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在企业内建立奖惩机制、淘汰机制、激励机制,给现有的造价审计人员加强培训,要让审计人员学习审计管理制度和国家的相关审计法律法规。学习工程管理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更新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职业素养。在审计内,要组织开展工作人员的道德培训,提高人员的审计技术能力,组织审计工作人员与外部的审计部门机构开展技术交流沟通活动,来拓宽审计工作人员的视野,也可以聘请外部财务审计机构来单位交流审计的各类工作方法,引入新型的审计思想理念。聘请行业的工程设计专家来单位开设专题的培训,给审计工作人员制定年度审计培训计划,使审计工作切实地执行落实到位。
4.2优化完善质量的管理机制
造价审计人员在完成工程项目的造价审计之后,要编制审计分析报告并做好自我的检查,及时发现造价审计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处理问题,重新优化完善资金管理流程。做好分析处理那些有争议问题去加强审计监控,提高审计报告的精准性。
结束语
建筑工程是我国重要的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不可或缺,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工程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当对工程造价审计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工程审计的标准,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君率.工程造价审计对项目管理的积极影响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162-163.
[2]蒋元.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