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爱有道 润物无声--浅谈中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实施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黄俊杰
[导读] 在学校教育及管理的过程当中,班级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黄俊杰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实验中学,广东  云浮  527400
        摘要:在学校教育及管理的过程当中,班级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良好的班集体管理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保证,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构建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同时也是保证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对于班集体而言其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场地,只有让班主任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有效地发展德育理念,不断地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施爱有道;润物无声;班级管理;德育实施        
        前言:众所周知,在学校班级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开展各项管理工作都是由班集体来完成的。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同时也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伴随着初中生的年龄增长与社会接触增多,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也会发正着各种各样微妙的变化,这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一、初中阶段开展班级德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在进行学生德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其中最为重要是要建立以班集体为单位来落实。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身心都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也是青春期发展的关键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存在微妙的变化,由于受到学习压力的影响、社会和家庭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学生可能会产生浮躁,自卑甚至是反叛现象,由于学生的思想不稳定,自我意识不断提高,因此作为班主任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德育教育引导作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班主任要及时转变自己传统的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融入新课标改革的理念的方式,积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多多给予学生学习肯定,少一些批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下,逐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全方位地发展。


        二、创建良好师生关系,打造积极向上班风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为了提升班级的管理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人翁的意识,有效渗透德育思想,班主任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够从德育的角度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通过亦师亦友的方式营造一种和谐的班级氛围,在巧妙的德育思想渗透下,舒缓学生的心灵和情绪,同时班主任教师也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究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切实做到换位思考的模式。在开展班级工作过程中,通过营造一种乐观向上、积极学习的班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升班级荣誉感。因此,班主任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打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也在这个过程当中,让学生体会文化学习探究活动,增加对班级的荣誉感和认同感[1]。
        三、注重与学生情感互动,强化情感素养
        在进行中学班级教学管理过程当中,首先要跟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良好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和质量,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获取到更多的肯定。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认可班主任,并且在学习过程当中跟随班主任的引导,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将整体的班级氛围变得更加的融洽,通过丰富班级管理的内容,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之间和平共处,及时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让学生从其他角度来分析问题,并且能及时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专业性。在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更加信任教师,班主任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调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良好思想感情,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当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的进行改进,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2]。
         四、重视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德育管理
         由于出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进入了关键期,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当中应该积极地运用德育教育的思想来对学生进行渗透,有效的减轻学生的内心压力,学生在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班主任教师在管理过程当中,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在这个过程当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和沟通,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同时班主任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进行鼓励,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思想的发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并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学习生活当中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3]。
总而言之,作为班主任要细心的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变化,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在班主任严格的管理之下能塑造完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郑金喜. 润物无声,用爱心播种希望——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J]. 青春岁月, 2020, 000(011):266-267.
[2]黄燕婷. 以德育人润物无声——浅议德育教育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渗透与实施[J]. 考试周刊, 2020, 000(028):159-160.
[3]田光伟. 新课革新德先行,润物无声心脾沁——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2020, 000(001):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