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桥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施聪聪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施聪聪
[导读] 摘要:近年来一些市政桥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全社会对市政桥梁建设质量关注度进一步增强,同时也对市政桥路工程基础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身份证号码:33900519880222XXXX
        摘要:近年来一些市政桥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全社会对市政桥梁建设质量关注度进一步增强,同时也对市政桥路工程基础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钻孔灌注桩可以满足市政桥梁工程建设质量与结构需求,且钻孔灌注桩具备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普适性强、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使得市政路桥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运用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市政道桥;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现阶段,受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影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量不断提高,市政道桥施工作为交通基础建设施工中较重要的一个环节。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被逐渐运用于市政道桥施工项目中,由于该技术运用环境普遍隐蔽的特点,整体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相关环节质量管控力度。
        1 市政道桥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原因
        1.1浮笼
        在市政道桥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浮笼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1)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混凝土首次灌注工作时,混凝土整体灌注量不足或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灌注工作时将混凝土一次性灌注,导致混凝土首次灌注工作后,灌注的混凝土无法完全覆盖钢筋笼,出现浮笼等质量问题。(2)进行混凝土灌注前,相关技术人员配置的混凝土泥浆比例不合理,导致灌注混凝土的钢筋笼无法产生足够的上浮阻力,导致出现浮笼问题。(3)工作人员进行导管起拔工作时,由于导管放置位置出现偏差等因素,导致拔起时与钢筋笼黏结,出现浮笼现象。
        1.2桩芯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不合格
        (1)进行混凝土灌注工作前,相关技术人员未正确计算混凝土的首次灌方量,导致导管口与孔底距离较大,在首次灌注中混凝土无法彻底埋没导管底部,在后续灌注工作中导致泥水通过导管直接进入构件的问题。(2)部分导管的接头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构件接触不密实或导管在进行焊缝连接过程中出现破裂等现象,引起泄漏等质量问题。
        1.3断桩
        断桩问题可以分为坍孔、堵管两类。出现坍孔质量问题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1)施工人员进行护筒底部建设工作时,未借助黏土有效回填护筒的底部及周围,未进行有效的夯实工作,导致后续进行灌注工作时,泥浆将护筒的底部掏空或在护筒附近形成震动,出现坍孔现象。(2)施工前未对当地地质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未准备地质钻探相关材料,导致护臂的整体质量不适用于当地环境。出现潮汐或涨潮时,护筒的孔内整体水位差大幅度减少,水压力不足,导致坍孔现象的出现。
        出现堵管质量问题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施工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或停电导致机械无法正常运转情况时,混凝土滞留时间长于自身的初凝时间,导致导管内的混凝土凝结,不具备流动性,从而出现堵管现象。(2)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降低其自身流动性能指标,形成堵管现象。(3)混凝土从搅拌站到施工场地的运输过程中,管桩中出现离析现象,导致后续进行混凝土灌注工作时,粗骨料的分布过于集中,形成堵管。
        2 市政道桥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相对较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严格参照技术工艺流程进行施工,以确保整体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常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可以分为成孔、泥浆护壁、清孔、钢筋笼安装、成桩等具体工艺环节,且在每一个工艺环节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参照相应技术要点进行施工,全面确保施工质量。
        2.1成孔
        成孔环节属于市政路桥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的第一个环节,此环节是否规范会对后期施工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严格参照这一环节具体施工技术要点,确保整体施工质量。

在成孔施工环节技术人员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①成孔垂直度控制。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严格把控成孔垂直度,切忌出现成孔倾斜、偏差严重等问题;②避免塌孔、偏孔、孔径不当等问题出现。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严格参照市政路桥工程相关施工组织设计中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借助更为标准化的技术操作指导,保证成孔施工质量,避免偏孔等技术质量问题;③校准桩顶标高、确保成孔深度,在成孔作业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校准桩顶标高,及时对标高进行记录,确保标高精准性。且在施工过程中成孔位置必须准确,成孔深度也需要严格参照标准进行,切忌深度不足或者过深等问题;④选择合适的机具进行成孔处理。在成孔处理上选择的机具质量对后期质量影响较大,因此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施工中孔径大小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宜的钻头、钻机等设备,避免由于钻机等设备选择不当导致成孔处理过程中出现塌孔等问题。
        2.2泥浆护壁
        泥浆护壁即对已经完成成孔操作的孔径采用泥浆方式进行保护,避免由于保护不当导致成孔出现坍塌等质量问题。在泥浆护壁操作上技术人员需要把控好以下施工要点:①做好泥浆比重与泥浆粘合度控制。在泥浆护壁作业过程中做好泥浆粘合度与密度控制,使得泥浆可以更好地与土壤相结合,确保护壁质量;②优化配置泥浆。泥浆属于泥浆护壁施工环节的主要材料,泥浆本身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保护效果,技术人员需要对泥浆进行优化配置,确保配置的泥浆可以满足工程钻孔灌注桩实际施工场地土壤等需求,为后期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2.3清孔
        清孔作业属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中间环节,为确保后期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需要做好清孔处理,避免成孔内存在过多杂质,确保整体成孔符合后期灌注桩施工需求。技术人员在进行清孔时需要注重两点,第一点需要把控好清孔时机。在清孔作业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在钻孔工作完成后及时将孔径清理干净,借助泥浆有序流动有效清理孔内沉渣,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抽浆、换浆、淘渣等手段,确保清孔作业顺利推进;第二点需要在安装钢筋笼完成后再次进行清孔处理,清理掉钢筋笼安装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杂质,确保整体施工质量。
        2.4安装钢筋笼
        安装钢筋笼环节属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相对较为靠后的环节,在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注重科学规范,以保证钢筋笼可以与灌注桩很好地融为一体,完善灌注桩整体结构,提升灌注桩质量。安装钢筋笼环节技术人员需要灌注以下施工要点:①优选钢筋。根据灌注桩具体情况选择相适宜长度、硬度、截面积的钢筋,并使用质量合格钢筋,不得使用已经出现质变等问题的钢筋。②严格参照图纸安装。技术人员需要严格参照工程设计图纸对钢筋进行安装,保证整体钢筋笼的质量,同时在安装完毕后检查钢筋笼位置是否准确,避免钢筋笼出现位置偏移、松动等质量问题。
        2.5成桩
        成桩施工属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最后一个环节,此环节灌注质量对成桩的承载力、抗震性等影响较大。技术人员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①严格把控灌注所需要的混凝土原材料。技术人员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检查,确保混凝土材料配比符合要求,杜绝来自材料方面引发的质量问题。②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可以搅拌均匀。③浇筑过程中避免周围护壁与钢筋笼出现较为严重的冲突,控制好成桩坍落度,确保桩体强度。
        结束语:
        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各环节施工工艺操作,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做好工程验收和质量管理,确保公路桥梁施工质量,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小重.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探析[J].门窗,2019(20):176.
        [2]李文斌.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0):35.
        [3]周天茂.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方法[J].交通世界,2019(16):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