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疫情防控中海外华侨华人的作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钟洁华
[导读]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如果说,中国人在打疫情阻击战前半场

        钟洁华[ 作者简介:钟洁华,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520
        摘要: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如果说,中国人在打疫情阻击战前半场、外国人在打后半场,那么海外华侨华人则是打了全场。看似是一句玩笑话,实际上却反映出了现实。在新冠疫情面前,海外华侨华人的处境更不容易。在抗疫斗争中,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迅速激发并且快速凝注,实现中国精神的升华,海外华人华侨也积极参与到抗疫活动中,实现爱国、爱社会理念的高度统一,实现爱国主义精神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统一。疫情凝聚中华民族之精华,集中体现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是中国民族奋勇向前的力量。面对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常态化,注重体现时代价值,凝心聚力,传播正能量,激励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
关键字:抗疫;华人华侨;中国精神

        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我国新冠疫情防控中可以看出,面对重大的公共危机,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责任不仅源于法律、组织机构和社会对自身角色的限定于期待,更是一种植根于自己对忠诚、良知、认同的信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海外华侨华人在此次疫情中所体现出的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是植根于我们炎黄子孙血液中的鲜明特征。海外华人华侨处在跨境生活状态,需要面对祖(籍)国语与住在国两个社会,不仅需要融入参与到两个社会,还需要面临双重隔膜与误解,此次新冠疫情更是体现海外华人华侨所遭受的双重歧视和双重排斥[ 石书臣,韩笑.抗疫精神: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5):23.]。在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相对稳定而国外疫情尚未见拐点的今天,如何处理海外华侨华人关系,改善华侨华人生活窘况,引导推广中国模式为全球抗击疫情、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参照与借鉴显得尤为重要。
        从目前来看,国内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获得阶段性胜利,但面临国际社会疫情的多点爆发与持续蔓延,国际疫情形势更加严峻。在国内出现疫情后,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采取更严格、更全面、更彻底防范措施,经过不断努力,全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愈来愈好[ 刘苏闽.红色精神在抗疫斗争中的彰显与传承[J].大江南北,2020 (5):9-10.]。
        一、华人华侨在中国新冠疫情防控中的贡献
        根据中国新冠疫情防控情况,华人华侨参与疫情防控重要分为支持祖(籍)国抗击疫情与参与住在国疫情防控两个阶段。
        (一)支持祖(籍)国抗击疫情
        自2019年年底,新冠疫情肆虐在中华大地,随着新冠疫情感染人数不断增长,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医疗物资都陷入紧缺,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华人华侨们也心系祖(籍)国,为中国疫情防控提供支援。
        目前,在疫情防控方面,华人华侨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捐款捐物方面、志愿服务方面以及传递必胜的信心等。捐款捐物方面,在了解到中国疫情防控现状后,华人华侨第一时间汇聚在一起,调动多方资源,在国际市场才买急需物资,诸如,护目镜、口罩以及防护服等,同国内相关工作部门、机构进行协调,将物资以最快速度运送到抗疫一线。日本侨界在亚洲率先行动起来,积极开展抗疫物资捐赠与募捐[ 路建英.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大力弘扬抗疫志愿精神[J].中国社会组织,2020(11):11.]。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0年3月月底,全日本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下属37个社团、在日企业捐款捐物的数量达到6500万日元以上。泰国、老挝等国的中华商会也积极响应,呼吁华人华侨积极参与到捐款捐物活动中,尽可能支持中国的抗疫活动。此外,北美洲、中南美洲、大洋洲等侨团积极开展抗疫捐款捐物活动倡议,身体力行,为抗疫不断努力。在传递抗疫信心方面,面对未知的威胁,为人们带来强烈的恐惧与担忧,甚至很多人由于无法摆脱消极情绪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面对如此危机时刻,世界各地华人华侨为祖籍国人民送来亲切的问候,给予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以最真挚的赞赏与敬意,为中国人民抗击疫情加油打气[ 张榆泽.纪实影像生动呈现抗疫精神[J].新华月报,2020 (5):84-85.]。泰国华人华侨以视频的方式为中国抗疫加油打气,对于中国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美国华人华侨也给予积极的评价。面对污名化中国的言论,华人华侨予以批驳与谴责。面对一部分海外媒体针对中国抗疫的污名化言论与歧视华人华侨的问题,华社组织与侨领第一时间批驳与谴责,诸如,英国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地成立“全英华人反种族歧视小组”,积极协调各地区的反歧视工作,重视与政府、媒体等合作,积极帮助受歧视华人[ 旭平.编后弘扬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疫精神"[J].雷锋,2020(7):10.]。
        (二)参与住在国疫情防控
        自2020年3月起,新冠疫情开始在全球各地蔓延并且呈现出井喷态势。华人华侨分布于全球198个国家、地区,华人华侨积极参与住在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等,积极成为当地一份子。面对不断蔓延的新冠疫情,华人华侨都行动起来,积极支援当地社会,诸如,购买抗疫物资,提供抗疫志愿服务等。为了避免疫情蔓延,从中国返回到住在国的侨胞自动隔离14天,在瑞士、新加坡等国家,很多侨胞都选择14天自主隔离,坚持从自己做起,避免增加住在国的麻烦[ 石守锋.大力弘扬和推广抗疫精神之我见[J].前进,2020(4):32-33.]。比利时商会不仅倡导侨胞增强自我防护,还需要采购更多家庭防护用品,向有需要的侨团成员免费发放。为了降低传播疾病的风险,很多华人主理的商店都自动歇业。住在国疫情逐渐蔓延,华人华侨以及留学生也面临病毒威胁,华人社团互帮互助,攻克时艰,力克困难。因为华人华侨们的自我防护到位,很多华人华侨集中生活地区的感染率非常低。随着住在国新冠疫情逐渐蔓延,海外华人华侨捐款捐物,积极参与到顶底的抗疫活动中,积极协调物资,展现出良好的责任担当。此外,华人华侨将来自中国政府、人民的声音传递到住在国,为当地民众给予精神上的支持,提升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为了能够协助当地政府开展华人社区防疫工作,罗马多家华人社团成立抗疫应急服援助中心,为华人提供医疗机构信息整合、防疫建议翻译、归国侨胞登记等服务。总之,华人华侨积极承担住在国的社会责任,以不同方式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向当地捐赠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等抗疫物资。此外,华人华侨还承担后勤支持工作,向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刘楠.恪守专业精神从"明镜"到"明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部分节目的抗疫报道分析[J].新闻战线,2020(06):6-8.]。面临污名化尘嚣甚上、种族主义高涨的压力下,华人华侨积极参与到参住国疫情防控,同时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充分发挥海内外联结的作用,彰显全人类共同抗击疫情的大爱精神。
        二、新冠疫情防控中海外华侨华人的作用及发挥
        虽然中国并不属于典型移民国家,但历史因素影响,致使中国形成了几千万的海外移民与海外移民后裔[ 王倩倩.中国能建:同心共铸抗疫堡垒[J].国资报告,2020 (04):90-93.]。改革开放后,出国热潮持续不衰,形成新移民群体,而中国国际移民人数也不断增加,这就是的华人华侨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社会发展都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一)新冠疫情防控增加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的粘性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华人华侨通过捐赠、投资以及经济文化交流等方式参与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中国独特、宝贵的资源。从目前来看,华人华侨团体很少参与双边关系,即使参与双边关系,也是代表个体行动。因此,华人华侨和国家间关系愈发密切。发生新冠疫情后,侨务系统向华人华侨发出倡议,呼吁华人华侨捐款捐物,或者是共同寻求解决国外救援物资的运输问题,同时鼓励华人华侨参与到当地疫情防护,发挥华人华侨在全球疫情防控中的协调推动作用。2020年1月,新冠疫情在中国全面爆发,中国侨联在官方发布面向海外侨胞的疫情防控捐款捐物倡议书,呼吁华人华侨能够支持武汉抗击疫情,在倡议书中,不仅明确了物资捐赠内容、捐款流程以及接受对象,为华人华侨捐赠提供指导,通过本次疫情防控,体现华人华侨支援祖籍国抗击疫情的爱国情与爱乡情。以东莞市为例,东莞市侨联不仅在市侨联官网转载疫情防控捐款捐物倡议书,还借助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将倡议书转发到海外,华人华侨能够借助官方渠道参与捐赠活动,为捐赠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证[ 王洪车.民国中医抗疫的主体作用及其现代启示——兼论儒医的人文情怀[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03):34-41.]。新冠疫情防控活动增加了海外华人华侨对中国发展的了解,激发华人华侨的爱国、团结、奉献,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到新冠疫情防控活动,增加华人华侨与祖国的粘性。


        (二)华侨华人推动全球新冠疫情防控
        华人华侨具有特殊身份,不仅涉及中国的国家利益,还影响中国和相关国家关系。很多华人华侨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主要依据个体、团体方式促进住在国与祖籍国间沟通。国际合作愈发密切致使华人华侨与祖籍国融入程度加深,华侨组织为公共外交提供支持,住在国与祖籍国间联系更加畅通。新冠疫情在住在国爆发后,华侨组织第一时间同当地政府进行沟通,同时向当地相关部门介绍中国的抗疫措施与抗疫经验,促成所在国对中国抗疫政策的理解。在医疗合作方面,华人华侨则以“联络人”身份推动两国合作[ 谢晓娟,柳杨.从抗击疫情中的志愿服务看新时代中国精神[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 (2):62-67.]。同官方机构相比,民间组织在当地具有广泛社会网络,因此,在公共领域合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有效预防住在国疫情爆发,华人华侨以身作则,自动隔离并且参与所在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此外,积极同国内相关单位沟通协调,促成国内大型医药公司向住在国捐赠防疫物资,彰显中国的抗疫精神,循序渐进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华人华侨群体形象直接影响国家形象传播。作为中国在世界上的代表,华人华侨组成的侨团组织成为了代表华人华侨的社会符号,代表华人华侨群体的内在影响力。对于住在国来说,并未明确区分华人华侨的概念,认为都是中国人,这就使得华人华侨组织是中国人的代表,都是中国形象的具体符号。在中国爆发疫情后,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组织一方面组织参与对中国的捐款捐物,还加强疫情爆发阶段自中国返住在国华侨约束,防止华人华侨由于慌乱而做出损害中国人形象的行为,这就在住在国民众心中树立中国人有担当、负责任的正面形象,有效抑制由于恐慌而产生的排华情绪[ 李雅兴,姜沣城.抗疫斗争赋予中国精神新的时代内涵[J].新湘评论,2020(13):27-28.]。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社交平台不仅推动信息公共传播,还为公共外交开辟新平台,通过设置网络社群实现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流。为了让世界各地都能够了解、认识到中国的疫情防控效果及全球疫情发展情况,同时华人华侨组织还专门安排专业人员将国内疫情发展动态在社会平台上同步,在住在国营造中国防疫高效、透明的形象,突出中国“以人为本”的疫情防控原则。华人华侨组织非常重视当地社会生活的参与,全力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两国民众交流理解。新冠疫情引发了公共卫生危机,华人华侨组织仍坚持融入到当地,消除当地民众因新冠疫情在中国爆发而产生的对华偏见,同时也能够使住在国国内各界对中国抗疫产生同情和理解,为祖籍国与住在国民心相同做出贡献。
三、海外华人华侨参与新冠疫情防控的建议
        在全球疫情防控中,海外华人华侨做了突出贡献,在协调、参与疫情方面也具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全球范围内,疫情防控已经成为常态化事件。
        (一)重视网络平台建设
        自2003年“非典”后,中国汲取“非典”公共事件处理上的漏洞,在2006年1月设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着重建设信息技术平台,只在于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分析,以分级方式开展公共卫生管理工作。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发展,涉侨机构也开始尝试利用网络平台优化服务,建设侨胞需求与为侨胞服务的桥梁[ 潘岐东,陈艳.抗疫中的红色精神[J].锋绘,2020 (01):354.]。例如,借助网络客户端设置侨务活动,浙江、北京等也开设全球服务平台,打破业务分割,为侨胞的诉讼调解、不动产登记、医保办理等创设高效率平台。总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仍然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部分,诸如,应急预案时效性与实操性未及时升级,跨国人群流动与地域人群流动较为特殊,特别是忽视了海外侨胞的能动性以及主体性。在实施应急预案时,也存在着更重视形式而忽视细节的现象。由于全球新冠疫情感染人数不断增加,面对疫情,华人华侨积极支持协调沟通,重视网络平台建设,将重大疫情有限排序,汇集各项应急救助信息,提升重大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本次疫情还涉及物资运送协调工作、慈善捐款汇集问题以及慈善捐款公布问题等等,那么可以根据需求设立应急救助平台,实现网络平台的开放、统一,设置更清晰流程,确保平台模块涉及应急救助各个环节,确保信息发布的透明度与权威性。
        (二)以共同体视角发挥华人华侨作用
        在疫情防控第一阶段,华人华侨就已经积极行动起来,身体力行,在国际市场采购医疗物资,为国内抗疫提供支援服务,推动中国疫情防控常态化。海外疫情逐渐扩散,华人华侨又开始投身于第二阶段疫情防控,不仅重视自身防护,还为住在国捐献物资,提供志愿服务以及经验分享[ 王婷婷.抗疫斗争中的担当精神[J].高校辅导员,2020 (03):33-36.]。涉侨机构根据情况调整措施,鼓励华人华侨贡献个人力量,引导华人华侨能够配合、支持当地的疫情防控。中国政府与华人华侨的心放在一处,积极参与世界疫情防控,为中国、华人华侨塑造良好形象,推动海外侨胞与当地社会融合,获得住在国的赞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重大突发事件不会只有一次,这就为传统安全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带来巨大考验。国际社会需要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各国之间守望相助,积极应对挑战。为更有效抗击全球性新冠疫情,华侨华人积极参与、奉献祖籍国与住在国的疫情防控,默默践行同舟共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三)完善涉侨机构应急协调机制
        涉侨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实际运行中存在很大的困难,诸如,政策把握度不一致、沟通不足等等,在本次抗疫过程中,浙江、湖南以及广东等涉侨机构都有过人的成就。以浙江为例,浙江省在第一时间设立党组书记与主席牵头,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工作小组,开设无时差、全天候工作模式。广东则注重“五侨”联席会议机制完善,发动各个涉侨机构的力量,动员华人华侨能够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湖南则重视相关工作的联络对接,省委统战部在第一时间成立省侨办、省侨联的联合工作组,安排专人承担与华人华侨的对接工作,实现抗疫一线物资需求的汇总与更新,同时联合卫健委、红十字会等部分开设境外物资捐赠绿色通道,确保捐赠渠道畅通。
                                                 结语
        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华人华侨组织作为中国在外的中坚力量,凭借其特有的影响力以及交往渠道,以搭建信息平台、筹措物资等方式,促使华人华侨能有效参与到国内的抗疫活动,同时也向住在国人民展示华人华侨爱国、团结与奉献的正面形象,体现疫情防控的统一性、灵活性以及持久性。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致使疫情防控期间华人华侨对外呈现出多元化形象,不仅有祖籍国与住在国的双重抗疫形象,还有祖籍国与住在国双重被质疑形象。海外华人华侨凝聚力量,勠力同心,华人华侨在祖籍国与住在国共同参与抗疫,传递爱心,共克时艰,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沟通交流,分享抗疫精神,增进了解,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保驾护航,在特殊时期向世人展现中国对外新形象。
作者简介:钟洁华,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
参考文献
[1]石书臣,韩笑.抗疫精神: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5):23.
[2]刘苏闽.红色精神在抗疫斗争中的彰显与传承[J].大江南北,2020(5):9-10.
[3]路建英.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大力弘扬抗疫志愿精神[J].中国社会组织,2020(11):11.
[4]张榆泽.纪实影像生动呈现抗疫精神[J].新华月报,2020(5):84-85.
[5]旭平.编后弘扬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疫精神"[J].雷锋,2020(7):10.
[6]石守锋.大力弘扬和推广抗疫精神之我见[J].前进,2020(4):32-33.
[7]刘楠.恪守专业精神从"明镜"到"明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部分节目的抗疫报道分析[J].新闻战线,2020(06):6-8.
[8]王倩倩.中国能建:同心共铸抗疫堡垒[J].国资报告,2020(04):90-93.
[9]王洪车.民国中医抗疫的主体作用及其现代启示——兼论儒医的人文情怀[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34-41.
[10]谢晓娟,柳杨.从抗击疫情中的志愿服务看新时代中国精神[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2):62-67.
[11]李雅兴,姜沣城.抗疫斗争赋予中国精神新的时代内涵[J].新湘评论,2020(13):27-28.
[12]潘岐东,陈艳.抗疫中的红色精神[J].锋绘,2020(01):354.
[13]王婷婷.抗疫斗争中的担当精神[J].高校辅导员,2020(03):33-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