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云
河北省沧县实验学校 邮编:061001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目的在于优化学习效果,旨在通过组建学习小组,达到彼此互助启迪,共同进步的教学效益。小学科学作为涵盖生物、物质知识领域的实践性学科,以培养学生科学概念、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实证思想为宗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深入体验理解。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高年级教学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高年级教学课堂;合作学习
1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小学科学实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 分的小学学校在开设这门课程时,没有考虑到后续的具体教学工作,很多小学在科学实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实验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新,科学实验的指导教师也不能及时地学习最新的科学课程实验标准,长期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科学实验活动进行指导,学生的科学实验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不高,学生无法通过程序化的科学实验了解、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实际的科学素养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2 小学高年级教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2.1 多媒体在小学科学合作学习活动中的有效引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我们生 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领域,新课程改革强烈号召,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所以小学科学教师也要能够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学的教学活动。小学科学教师要能够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吸引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小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这样有利于教师开展进一步的教学工作,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我眼中的生命世界”这一内容时,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先从互联网上下载与该内容相关的视频,然后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在课堂之初就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科学教师可以说“同学们,今天 我们学习新课“我眼中的生命世界”,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老师在多媒体上播放的视频”,小学科学教师带领小学生一起观看视频。然后,小学科学教师提出问题如“同学们,视频中的四个小学生眼中的世界分别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也可以从某一个学生的视角来说他眼中的生命世界是什么样的”。
在有的小学生回答“老师,视频中的第一个学生眼中的生命实际是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他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在一年四季的变化,他觉得这样的生命世界丰富多彩,各有特色”,还有的小学生回答“老师,第二个学生眼中的生命世界是一个动物世界,他讲述了动物世界这个节目中他所学到的一些有关动物的知识,对于不同的动 物生活习性、外貌、体型等方面,所以我认为他眼中的生命世界是动物的世界”,小学科学教师要鼓励小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学习这一内容,可以说“同学们,视 频中的四个学生眼中的生命世界各不相同,把他们的观点放在一起那是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视角,现在请同学们以前后位为小组进行讨论,你眼中的生命世界是什么样的”。小学科学教师在这样的教学内容中,引导小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2.2 关注学习动态,驱动探究疑问
小组合作学习旨在促进不同层次学生之间互助交流,引导学生在大胆想象和探究质疑的过程中,增进对知识难点的把握,对于学习新知的学生而言,难免面临一些疑难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要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并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扣住学习重点,适当、清晰、简洁地进行讲解帮助各小组学生克服困难突破学习障碍。
例如,教学《污水和污水处理》时,教师抛出问题后,由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自己提出的疑问,教师:“今天学习水污染的几个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水是怎样受到污染的,有怎样的解决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交流,以集体智慧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正确知道什么叫污水,教师适当对学生进行必要引导“这杯是厨房用过的水,它是污水吗?”激发学生交流合作的心理需求,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主动探 寻并获得证据,通过自来水与污水的对比解决疑问,知道含有的杂质叫作污染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更好地表现自我,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地参与进来,教师:“你能说出水是怎么受到污染的吗?”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动发散思维探索了解水中含有洗涤剂等杂质。“同学们,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污水?”教师通过疑问的点拨启发,驱使学生去主动查阅资料,了解污水净化中沉淀、过滤的作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要点的基础上,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2.3 进行科学的小组划分
首先,教师在进行实验分组之前,要先花费一定的时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习惯、性格、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学习情况等多方面的特质,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进行小组的组建,确保不同小组之间的实际科学实验水平相当,使不 同的小组之间具备互相竞争的能力,使学生在好胜心和竞争性的驱使下,自觉完善科学实验步骤,提高最终的科学实验效果。小组内的成员之间不存在功能和能力上的冲突,并尽可能使每一个小组的人员搭配呈最优状态,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与优势,使小组内形成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的良好实验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通过小组内合作完成科学实验,并鼓励小组成员在科学实验的最后阶段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总结每个人在实验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 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3 结束语
小学科学实验的开展以及小学科学实验的有效性提升都离不开学生对于科学学科、科学实验的兴趣,而现在教育领域提出的小组合作法,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知识学习、进行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更能够使有限的科学课堂更加丰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因此,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一系列的科学实验,是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梁瑞.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10):107-108.
[2]钟子铨.小学科学课程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J].知识文库,2021(08):62-63.
[3]方方.小学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