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市政道路和桥梁路基路面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近年来,环境问题使路基路面施工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应用有效的技术,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使市政道路和桥梁路基路面工程发挥作用,保证我国道路的畅通。
关键词:市政道桥;路基路面;工程施工
1市政道桥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1.1路面排水
排水是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如果道路排水工作做得不好,就会导致路面的侵蚀,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限制工程的功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保证道路排水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部门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短时间内清除地表水。通过道路排水工作,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水现象。在道路排水施工中,有关部门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理环境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技术,保证道路排水的顺利开展。如针对地势起伏较大的西北地区,由于使用植被和边坡的方法进行路面加固,使整个路面存水现象较严重,可通过设置排水管道及强化沟坡排水设施的方法解决存水问题,保证工程平稳开展。
1.2路面裂缝
市政道桥路基路面工程对市政道路桥梁的使用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会缩减路面的使用寿命,导致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需对可能影响工程的各个因素进行考虑,保证工程可有效地发挥作用。路面裂缝是在整个市政道桥路基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较常见的问题。相关部门对路面裂缝问题进行研究,发现直接导致路面裂缝现象发生的因素是施工材料。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与工程实际要求不符合,会导致城市道路出现裂缝问题。且在使用施工材料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热胀冷缩现象,也会导致地面出现裂缝。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选择收缩性能良好且稳定性较强的材料,保证施工材料符合工程要求,提升市政道桥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的质量。
1.3路基平整度控制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路基平整度是开展市政道桥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的关键,也是决定市政道路和桥梁使用品质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认识到路基自身的平整度会直接影响路基后期稳定性及安全性,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路基平整度进行设置。在施工过程中,可将石灰作为路基施工作业的主要材料,保证路基平整度,使路基质量满足施工实际需求,保证工程质量和水平,使工程有效地发挥作用。
2市政道桥路基路面工程施工质量策略
2.1施工全过程要责任到人
施工全过程要明确施工标准、施工规范、技术要点、操作规程、设计资料、实施细则,以及评价标准和质量检验方法,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要签署责任状,施工单位内部也需签署责任状,层层传递压力,压实每个部门、每个人员应负的责任。工程项目的第一责任人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施工单位在一个施工项目上任命的总组织者、总协调者和总指挥者。施工企业不仅要严格落实项目经理责任,还要盯紧关键技术岗位的八大员,即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和资料员。
2.2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质量检测体系
市政道桥工程各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因此每一个施工细节都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质量和施工标准要求。
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很难监控到每一道施工工序,而且只要是检测就会有误差,引起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为的操作因素,有设备精度的影响,还有检测样品本身的影响等等。所以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检测体系,要尽可能规范操作,使误差最小化,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检测手段来保证施工质量。工程质量检测应用于施工全过程,每个检验批次、分项工程及分部工程的质量检测,均应明确检测的方法、内容和要求。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要以施工前的预控标准对检验批次、分项工程及分部工程进行有效控制,结合市政道桥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制定适合本工程的质量检测体系。一是要对材料质量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对进场物资材料进行全方面的检验和试验,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进行控制。二是建立物资验证台账,定期检查进场材料各种质量证明,对进场的物资验证其质量证明及检查实体质量,并做好台账的记录工作。三是对进场的原材料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送检,检测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材料进场后由试验员会同材料员进行取样,取样由监理全程监督。
2.3加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根据施工图来确定材料种类并对建筑市场进行充分调研,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做好质量控制,在确保质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投放进入施工现场,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2)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控制。施工单位应定期评估和完善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流程,盯控好施工过程的每个阶段和关键环节,特别是对市政工程易出现的路基下层、路面不平整、桥头跳车等问题,进行重点质量控制。要制定相应的施工规章制度,在检查中发现有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的,应及时予以制止并按制度作出处罚。(3)做好后期养护工作。城市道路“三分在建,七分在养”,由于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市政工程容易出现路面裂缝、路基下沉等问题,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养护部门做好完工项目的后期养护工作。要建立健全后期养护管理体制机制,明晰管养责任,通过有效的养护工作,可以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道路和桥梁的使用效果,延长使用寿命,从而保障市民安全舒适出行。
2.4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的作用
市政道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主要有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施工监理部门。就目前来说,建设主管部门监管具有法定性和执行力,是对市政道桥工程质量控制的最有效手段,建设主管部门应将市政道桥工程纳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监督方案,促进行业主管部门对施工质量的有效监管,有效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监理部门作为业主和承包商以外的第三方的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和规范对施工承包单位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它能够对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实时监管,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是保证工程质量重要手段。在项目监管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是:建设主管部门受机构改革和精简人员的影响,存在监管不到位、无法全覆盖监管的问题,监理公司普遍存在雇佣无证员工、队伍素质不高、员工数量不能满足监督要求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近年来我国监管行业的发展已经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借助信息化科技的手段,我们的监管工作不断向专业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结束语
市政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的建设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意识到市政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的重要性,注意施工中面临的问题,并采取合理措施提高施工质量。通过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提高道路桥梁的使用效果和工程质量水平,使市政工程的不断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德存.市政工程道桥施工质量问题的成因及措施思路构架实践[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5):173–175.
[2]高磊.变事后应急为事前预警——访中国市政工程协会智慧道桥专委会特聘专家、北京国电经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小良[J].城乡建设,2019(24):32–35.
[3]赵蕊,张远兵,朱永祥.市政道桥工程仿真教学实验平台建设思考[J].安徽建筑,2019,26(7):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