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复生
濮阳市油田第十二中学 河南省濮阳市 457001
提问是沟通学生与教材的重要手段,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具有显著的功能。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课堂提问又是一门艺术,它要求设计的问题要科学,结构要合理,设问要巧妙,问题要衔接,逻辑要严格,重点要突出,解决问题要彻底。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举措就是让课堂提问更有效,让有效的提问之花绽放在课堂。
导入新课---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在导入《共圆中国梦》课时,我从小的切入点入口提问“你的梦想是什么”?每个人都有梦想,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是做梦的年纪,问他们的梦想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为“中国梦”这一话题的展开埋下了伏笔做了铺垫,问题呈现阶梯状,递进式提问,学生有话可说,易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会因此而变得活跃起来。鼓励引导学生谈梦想,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国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你心目中的中国梦是什么” “如何实现中国梦”由个人到国家,问题导入自然,层层递进,开启新课《共圆中国梦》的讲授。
圆梦大舞台---有效的提问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讲授《共圆中国梦》时,继续承上启下的引导提问,梦想是美好的,“你心目中的中国梦是什么”学生们畅所欲言从国家的富强,科技的发达,环境的优美,各种公共设施的完善,社会的和谐,个人的吃穿住行用的方便快捷,课堂上竟然有位同学谈到想开着会飞的汽车去上班,……我表扬了学生思路开阔,想象力丰富,然而顺势转折提出问题:中国梦想是美好的,但梦想的实现却是有条件的,如何实现中国梦?通过有效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将个人梦和国家梦有机结合,将自身的成长和祖国的发展相结合。下面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把全班分为组有政治组,经济组,文化组,社会组,生态组进行讨论五分钟后个组进行展示,理解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培养用历史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通过“如何实现中国梦”?这一问题的设置,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用五组阐释我国 “五位一体”的建设,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启发了思维,充分突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虚实结合---提问内容要有预见性
在设置《共圆中国梦》活动时,充分考虑问题注重虚实结合---提问内容要有预见性。活动一:说出你的梦在座同学你的梦想,实实在在的契合学生实际,今天让我们开启梦想之旅追寻中国人中国梦。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积极的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尽说,所以课堂有效提问既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又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其实一节好课要避开某些陷阱,不拴在教材上、不搬到课堂上、不把自己拴死在课件上。课堂有效提问设计在导入时可以给学生放一段视频来渲染课堂气氛,或利用图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视频或图片思考并解决问题。那么创新也就体现在课堂上,也就是课堂生成,课堂生成让师生脱离教材,通过话题让学生思考问题,教师副板书,一节课下来,教师所副的板书也就是考试的内容,是学生回答出来的,试想这样一节课,学生能回答的问题可以抢答,有困难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那么整个课堂就“活”起来了,所有学生就都“动”起来了,教师设计的好,学生学的轻松,试想这样一节课学生收获该有多大啊!课堂设计从小着手,从大讲小,从虚讲实,整合教材知识和社会知识,每节课做到切实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圆梦行动---有效的提问提升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圆梦行动是《共圆中国梦》这课的结尾部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了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扣主题用PPT展示今昔两组对比图片:第一组:现在的中国与过去的中国;第二组:现在的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通过把中国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得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自信。学生通过两组图片的对比感受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此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调节自己的教学活动因势利导的讲授: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用中国的力量,实现你我的梦想,用你我的力量,实现中国的梦想。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抛出问题:“如何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自己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此问题的提出既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制定圆梦计划,提高公共参与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中国精神。通过有效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将个人梦和国家梦有机结合,将自身的成长和祖国的发展相结合,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有效课堂提问,实现了情感升华,培养了核心素养,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性质思想性)。
有位教育家说过: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
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讨论老师的提问,而不是做一名课堂上的看客,这样的提问才会更有效。《共圆中国梦》九年级上册内容,九年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还比较弱,还不能理性地、全面地看待社会的发展,对国家快速发展的原因也了解不多。在讲授《共圆中国梦》课中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的有效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将个人梦和国家梦有机结合,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懂得青少年所担负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许晓琴. 关于教学设计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C]// 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2017.
[2]杨青青.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提问优化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尚倩. 践行有效提问,打造高效课堂[J]. 文理导航, 2020, 000(002):P.34-35.
[3]王全. 《共圆中国梦》教学案例[J]. 启迪与智慧(中), 2020(3):70-70.
[4]马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策略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10):27.
[5]曹海燕.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艺术探析[J]. 文理导航, 2019, 000(004):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