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战胜
深圳实验学校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高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知识储备、应考策略、心态调整等等都非常重要,本文依据学生高三心态的起伏波动规律,针对每个时期的学生特点,提出应对策略。将高三分为五个时期:
兴奋期——烦躁期——低谷期——复苏期——高涨期
兴奋期(8月-10月):进入高三之前,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同学等都会进行紧张气氛的大肆渲染,因此大多数学生一下子会变得有些紧张,有点兴奋,充满了求知的欲望,同时也知道自己该放弃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但也有一些学生思想调整的节奏慢一些,不能及时进入高三状态。
对策: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的思想:要想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先改变他的行为。班主任要在八月一号开学就严格要求班级,八月份的每节自习课坐在教室讲台上办公。同时可以考虑更换更有能力和责任感的班干部,也可以重新对班干部培养和指导,提出更高的要求,让班干部团队在班级起到榜样模范的作用,利用班级整体氛围感染和约束自我松散的学生。这个开端非常重要,可以让他们很好地利用兴奋期自身的力量,打好一轮复习的基础。
班主任工作:点染学生、学法指导、班干部献策
烦躁期(11月-1月):坚持了三个月,已经比较疲惫,往后看高考还有大约两百天,还没到过年,就觉得时间还有很久,行动上就会出现懈怠。内心的追求与实际的行动出现了分歧,就会陷入烦躁。最后表现为不能长时间专注,出现走神和上课睡觉等现象。这段时间是在考验学生的坚韧性,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需要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对策:良好的班级氛围和体育活动可以给班级同学进行集体的心理安抚。利用好运动会,让学生的焦虑得到释放;张贴班级励志性标语,让迷茫的学生看到后得到外在的力量;利用好班会,引导学生学会情绪疏导和控制力的培养。希望在这段困难时期,家长做好倾听,鼓励和肯定。个别学生要进行重点心理干预,控制好整体班级氛围,扼杀烦躁情绪蔓延,利用年级和学生处严厉处罚违纪学生。(这个时期最重要,一旦掉队就再也追不上了)
班主任工作:
一、偏科同学的补差。
引导学生认识到高考是六科一盘棋,是考查总分的,不能有任何一个科目掉队。学生对自己较弱的科目一定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通过多做题,多总结,多思考,多询问同学和老师,课外时间可以找专人辅导;班主任可以成立某个学科的学习小组,有成绩好的同学每天跟其他人定时讲解一些题目,弥补老师不能照顾到所有同学的局限;另外班主任将每一个学科成绩较差的同学名单列出来,跟任课老师和家长一起探讨,寻找解决方案。
二、科学对待考试
考试的三大功能(一节班会课)
考试前:
1.梳理知识——查漏补缺,形成网络
2.解决疑惑——错题本、笔记、课件、课本等;
3.心理准备——自我鼓励,彩排每一个细节
考试中:
1.应考技巧——时间把控、书写速度/顺序、草稿纸的使用、涂卡时间等
2.心理调适——适度紧张,抗干扰能力培养;
3.划出疑点——各种符号
考试后:
1.解决疑点——查书,询问同学/老师,错题本,写出感想;
2.分析成绩(个人/课代表)——认清自己/班级的优势和弱势;总结前一段学习中的问题
(态度、方法等)。
3.心理调整——胜不骄,败不馁!
——重知识,轻分数!
——始终自信、乐观!
4.制定计划(借鉴他人,依据自身)——详细(每一个学科/时间段)
—— 可操作
——有难度但可实现
低谷期(2月-4月):烦躁期学生内心想学而行为上有些许懈怠,到了低谷期会出现内心和行为都懈怠的无力感表现。这个时候开始理化生合卷考试,难度与高考相同甚至高于高考要求,开始的时候分数都惨不忍睹,学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再加上经历了长时间的反复折磨和打击,一些学生开始变的麻木,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未来的道路。当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人们就会放弃抵抗,变得消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很难逆转,必须提前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对策:很显然,这个时候考验的是人的心理素质,意志力和自我鼓励的能力。告诉学生:以前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不要紧,这些能力就是在高三的此时此刻培养出来的。不经历这种暗无天日撕心裂肺的日子谈何成长,这段时间就相当于长跑中的身体极限期,咬着牙挺过去,后面就会轻松很多。给学生希望,让他们知道自己每天都是在进步的。一定要重点关注班级那些出现无力感的学生,每天都要进行轻松愉快的谈话和沟通。
班主任工作:
一、培养学生自控能力
二、制定重点学生观测量表
量表包括每天的精神状态,情绪,上课表现,晚自习状况,作业状况, 睡眠状况,自信心等等,每天进行记录,时刻进行干预和指导。
三、家校共建
高考最后时刻,学生需要来自父母的力量,形式上需要正式,需要庄严。让每一位家长写下一段鼓励孩子的话,然后贴在班级后墙上,给予孩子持续不断的力量。
复苏期(5月):二轮复习已经结束,所有的知识已经掌握,解题能力也在低谷期得到了锻炼,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心情开始慢慢变好。学生对自己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什么知识掌握的不到位,然后想办法去逐个解决,信心会越来越高。
五月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月份。思想上如果出现松懈,不需要行动上的松懈,成绩就会出现明显的下滑。对哪一科放松,那一科就会出现下滑。最后这一个月,拼的就是一口气,坚持住的学生成绩一定提高很多,很神奇。
对策:调整学生心态,舒缓紧张的情绪,一定要防止因兴奋而产生浮躁;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排除疑点,树立信心。大量模拟考试,渗透考试技巧。
班主任工作:雕琢细节
预测成绩出现偏差的原因(一节班会课)
学生会普遍出现一个现象,就是考试后往往预测不准自己的分数,成绩越好的学生预测地越准。我把这种预测不准的现象细分为三种情况,并分析了原因。
1.考试之前的预测与结果出现偏差。原因:
对自己及周围同学努力程度没有准确的认识;
对考试要求没有正确的把握,仅停留在写作业的层面;
学习方法不恰当,只是埋头苦学缺少深入的思考。
2.刚出考场的预测与结果出现偏差。原因:
对知识掌握不到位,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追求题目全写,但都没有深入思考;
3.核对答案老师讲解后仍出现偏差。原因:
答题不规范,不能用专业性术语;
不清楚扣分细节
高涨期(6月):该来的终于来了,充满了期待和自信,身体和心理都调节到最佳状态。但是不同学生的心态还是会出现一些分化。有些同学会表现出:1.提前放松。精神紧张地坚持了快一年了,能量有些枯竭。2.丧失信心。长时间的坚持成绩却一直很差,慢慢地就会形成一种自我认知——我不行,高考前已经失去自信。3.过于焦虑。精神高度紧张,压力过大,不能及时排解导致出现失眠,注意力不能集中。
对策:防止过于兴奋,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应考,切勿提前放松。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列举出很多逆袭的实例。最后几天是整理知识,收拾心情的关键时期。将做过的题目,错题好题整理一遍,相关的知识点梳理一下,就像打扫房间一样,整理后心情会变得愉快,信心会提升很多。按照高考时间调整作息,不熬夜。不做太难的题目,只看思路。
班主任工作:让学生提前熟悉高考的每一个环节,将流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铭记于心,在脑海中反复排练。这样可以减少考场焦虑,避免出现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