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月英
广西省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中心幼儿园 532202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的重要理念和个性的行程,受到外界思想的刺激,如果没有争取额的引导,很容易埋下隐患提高社会的不稳定风险,与此同时,严重影响儿童自身的未来发展。本文对现如今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更多的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尽管如今国际上并没有产生统一的儿童心理状态测定标准,可通过各个国家学者对于心理健康儿童长期探究获得此群体基本的特性,可当作儿童心理健康与否判断的一句,通常为:一是智力发育情况,研究显示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其心理健康状态呈现出正比例关系,通常表现在记忆力正常、对于事务具备较强的好奇心;二是情绪管理状况,心理健康的儿童尽管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可若其感兴趣的事务产生时很容易引起其注意,才能变得活泼开朗;三是和同龄人交往情况,心理健康的儿童对于同龄人通常呈现出显著的交往倾向,可以待人和善不孤僻等。在进行上述特点的应用过程中,还要充分结合儿童的实际状态,展开综合判断。
1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1.1尊重学前儿童的心理权益,将心理教育融入日常行为
在进行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应重视和蔼亲切,尽量消除孩子胆怯、自卑心理,在言语方面给予更多的鼓励,眼神应绝对柔和,由于孩子的心理最为敏感,他们通常可以从教师的行为举止方面,甚至眼神方面判断教师是否喜爱自己,期望得到教师的喜爱与赞美。
1.2将心理教育融入校园环境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通常包含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三个方面,三者之间共同作用且形成合力,才可为学前儿童的教育形成导向作用。在校园环境中,应为儿童创造浪漫温馨的活动环境,进而创造心理素质培养的较好气氛;色彩鲜艳的教室、花样众多的课外活动设施、和蔼可亲的教师等。营造较好的伙伴关系、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让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中形成一种心理方面的安全感,推动他们自身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
2新时代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教育理念较为落后
尽管社会与一些家庭在此方面现已形成良好的认知,国家也在不断出台各种政策,对于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有关内容给予明确规定;可在具体的操作中,缺少足够的重视,存有严重问题。如今的情况则是过于看中主观认知,忽略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需求,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儿童教育并没有实现充分融合。而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学校、教师、家长之间并未形成共识,致使行动力薄弱。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孩子综合能力的呈现,并非单指孩子的品德、个性,现实社会中,许多幼儿园或是教育机构均将其混为一谈,对其缺少足够的认知。
2.2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现如今,许多幼儿园甚至教育机构均缺少优异的师资力量,始终停留于落后的教育理念,无法充分处理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不能树立正确的心态,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指导更是空谈。所以,学前教育应投入更多的力量,有效如今的不良情况,可以让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具体的教育中获得应有重视。
3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3.1创新学前儿童的心理教育观念
加强全面健康教育心理发展教育观念的培养,心理健康属于多个方面的综合反映,并没有单指儿童的个性思想,需从不同的角度正确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特殊性,应该和成人区分对待。
学前儿童教育应重视学前儿童的心理素质、胜利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综合培养,学前儿童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学前儿童不仅要具备健康的体魄,而且要具备文化知识的学习能力,而且要重视生存能力的发展,培养沟通交流能力,确保行为的统一和协调,性格品质优秀,教育已经成为可以协调内在需求和外在压力下保持健康平稳心理状态。
3.2增强学前心理教育的师资力量
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的健康心理将会为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和所带班级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直接影响,针对学前儿童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相关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在这种情况下,有助于学前教育儿童教师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而且还要充分结合他们对于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推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心理健康地成长。增强心理教师师资团队的综合能力,为学前心理教育人员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提供保障,精准掌控学前教育儿童的教育模式、教育技巧,尽可能提升自身的心理卫生相关知识,并精准掌控适当的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诊断等各种各样的知识,才能在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过程中积极运用心理知识,属于迫切以及尤为重要的艰巨工作。
3.3开展心理辅导,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新时代条件下,儿童心理发展的辅导一般包含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存辅导几方面。儿童人格辅导的内容一般包含:感受爱,接受轻松快乐的情绪体验;在和同伴、师长交往、交流过程中应严格遵照基本的交往原则,才能初步感受正直、尊重、帮助、合作、宽容等较好的交往品质;并进行真善美的初步感受和初步判断,有助于掌握别人行为和自身行为的衡量标准;有助于自主选择、做好决定并尽可能实现倾向于初步的能力。儿童学习辅导内容通常包含: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有效激发并培养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欲望,尽可能积极挖掘学习潜能,例如:听说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等;有效利用儿童感知快速发展的优势,积极引导儿童掌控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的方式;重视儿童初步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幼儿园的生活辅导内容一般包含:在进行生活习惯成功养成的基础上,有效产生健康且积极的生活模式;敢于探究、感受各个方面的日常生活,平静的接受日常生活的复杂性,才能进行精准的判断与选择;才可以初步建立安全自护意识与自主自立意识,并具有初步的责任感。
结语:
概而言之,社会在重视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健康成长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儿童身体方面的健康教育,而且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层面和观念层面的健康教育。进而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努力。对于学校角度来讲,教师在具体的教育中应重视自身幼儿心理层面的专业素养;对于家庭角度来讲,家长不紧要注重为儿童提供必需的物质保障,而且要承担儿童事实教育的责任,让家庭教育可和学校教育实现互相协调。对于社会教育而言,社会成员作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动力,其有责任与义务为儿童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胡晓伶.新媒体技术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研究[J].轻合金加工技术,2020,48(12):69.
[2]曾凡梅.农村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林区教学,2020(07):104-107.
[3]王志贤.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20(06):97.
[4]郭红丽.学前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方法——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高校科技,2019(05):102.
[5]崔元慧.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钦州学院学报,2018,33(07):96-100.
[6]王俊霞,叶建武,张德勇,叶先明,项春燕,冯剑丰,陈燕燕.丽水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8,19(04):254-257.
[7]李卓,崔元慧.学前儿童集体艺术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7(12):104-106.
[8]王俊霞,张德勇,叶建武,叶先明,项春燕,冯剑丰,陈燕燕.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2017,29(04):405-40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