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鸣珠
上海市通河中学 上海市 200431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同时也要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素质教育,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现如今教育界中十分普遍的概念,提升学生的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素养;路径
引言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被逐渐关注,许多学校都开始在基础教育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英语学习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一直走在核心素养研究的前端,由于英语知识体系十分复杂、庞大,教师需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对核心素养培养进行一定的研究。
1新课标背景下的英语核心素养内涵
1.1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是语言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英语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英语核心素养之中,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语言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总体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语言能力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要素,是教师培养学生文化价值意识、思维意识与沟通交流能力的重要保障,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就会有助于学生今后的综合发展,掌握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学生就能够在课余生活中参加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
1.2学生语言学习的价值导向是文化意识
在英语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核心素养的内在表现。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跨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在学生脑海中进行文化意识建构,除了加强学生的跨文化认知能力,跨文化态度以及跨文化行为的培养十分重要,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对本国文化更加自信,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树立人类文化共同体意识。
1.3新课标的第一个全新素养要素是思维品质
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与思维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保持逻辑性与判断性,在英语核心素养中属于心智特征范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帮助学生接受和处理多元化的信息,从而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普通高中英语新课标解读
2.1综合性教学目标
新课标重点强调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学生升入大学之后的学习和步入社会之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新课标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培养与提升,这五个方面分别是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个重要的方面是形成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培养学生文字运用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体现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认同以及对学科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学习策略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采取何种有效学习方式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进行高效学习,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文化意识表现了学生是否可以对语言进行灵活的运用,以上五个方面缺一不可,是形成学生综合能力必不可缺的五个要素,为学生构建了培养综合能力的完整体系。
2.2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大量的基础知识并进行大量的题目训练,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笔记的记录,这种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本质上是把教师当作课堂主题,这种教学模式缺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理论知识是枯燥的,学生机械化的记笔记不利于学生对于学习的思考,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新课标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手段,本质上是改变教师的课堂主体地位,让课堂主体的地位变成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要改变满堂灌输的教学模式,增加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活跃的气氛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对于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3 提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3.1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表达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知识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下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有效增加,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教师应当积极将以往填鸭式教学的方法转变成为学生打造一个客观世界,让学生在生动、鲜活以及丰富的模拟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积极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情境化教学,让学习气氛更加轻松愉快,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高效率接收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3.2努力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
不同的语言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独有的思维方式,体现了当地人独有的文化,例如,汉语是我国的通用标准语言,使用汉语可以清晰直观的表达人们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想,使用汉语的人们喜欢间接含蓄的表达事物,对事物喜欢由表及里的进行分析。而英语体现出来了西方人的直观表达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以及前因后果的叙事方式。通过对比汉语与英语两者之间所表达出来的不同思维方式,可以证明学习一门外语可以避免思维单一和局限性,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思考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进而找到最优解决策略。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一定要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入手,让学生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为媒介去学习各种不同的思维,提升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素养,思维品质的提升又可以反过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起到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被广泛重视,教师应该从多方进行路径创新研究,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使学生得到综合发展。对于学生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文化意识与价值观培养的过程,教师要想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做好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就需要改变过去传统的碎片化教学与文化思维缺失的状况,重新构建新的语言、文化、思维融合课堂,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凤.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9,(41).34-35.
[2]丁亚梅.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多模态阅读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19,(30).74-75.
[3]张恩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英语教师,2018,(20).39-42.
[4]王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英语教师,2018,(22).134-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