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演员对舞蹈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李茜
[导读] 演员的二度创作是“演员在熟练地完成编导所规定的舞蹈语言的基础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情感,
        李茜
        柞水县剧团    陕西商洛   711400
        摘要:演员的二度创作是“演员在熟练地完成编导所规定的舞蹈语言的基础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舞蹈形象”。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员会依据自身对作品中角色的理解和体会,在编导规定的舞蹈动作语言基础上,做出巧妙的修饰,从而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情感世界。小到舞蹈组合,大到舞蹈作品,每个演员因为自身的情况不一样,对作品的完成也不会一样。一个演员想要进一步升华作品,关键在于有没有将情感与舞蹈作品结合起来。
关键词:舞蹈作品;舞蹈演员;二度创作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现代舞蹈艺术的出现,标志着舞蹈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现代舞蹈实现了舞蹈创作和舞蹈表演的分离,使舞蹈表演和原舞蹈作品成为两个独立的艺术作品。如果将原舞蹈视为一次创作,那么,在原舞蹈的基础上,舞蹈演员融入自身的理解,即完成二度创作。这需要演员对原舞蹈有充足的了解和认知,在原舞蹈中融入自身的特点和感受,创新原舞蹈,以进一步提升舞蹈艺术效果。
2 二度创作的意义
        二度创作在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均有使用,是一种带有即兴性质的艺术创作。舞蹈表演中的二度创作,先要基础条件是完成编导编排的舞蹈动作语言和特定的表演情景,然后结合自身对舞蹈所呈现内容和传达的精神内容的理解,创造性地发挥自身优势条件,在音乐、服装、舞台设计等因素的配合下,通过有限的表现空间展示出其他场景的内容。编导根据某些素材编排舞蹈作品,通过舞蹈演员的表演将作品呈现在舞台上,舞蹈演员表演水平的高低及舞台感染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舞蹈作品思想情感的传达和艺术品质的呈现,因此二度创作在实际的舞蹈表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舞蹈演员二度创作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3.1 二度创作可以使得舞蹈表演更完整
        舞蹈表演由舞蹈演员来完成,因此,舞蹈演员需要对舞蹈作品进行二度创作。舞蹈演员通过加强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在舞蹈作品中融入自身元素,塑造出一个全新的、独一无二的形象,给人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完美地呈现出舞蹈的魅力。二度创作需要以演员的意识基础为前提进行加工,演员通过长期的表演积累,可以更好地完成二度创作的舞蹈表演。随着舞蹈演员舞蹈素养的不断提高,二度创作的质量及完整性会有所强化。
        3.2 二度创作可以使得舞蹈表演更有感染力
        真正成功的舞蹈表演一定要有感染力。而要想增加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就要摆脱舞蹈作品肢体形态表现的束缚,更加注重肢体形态与精神情感的融合。舞蹈演员每一个舞蹈动作演绎都应该融入自身的情感,让观众通过演员的舞蹈动作更深刻地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3.3 二度创作可以使舞蹈表演更有生命力
        人们通常会用“鲜活”“生动”“灵蕴”等词藻来形容舞蹈表演,可见,完美的舞蹈作品都是具有生命力的。舞蹈作品在演员的一次次尝试和表演过程中,早已与演员的身心融合,成为演员身体的本能反应。而演员通过一次次尝试和表演,对舞蹈的理解也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提高舞蹈的感知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著名舞蹈演员杨丽萍的孔雀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孔雀舞属于傣族民族舞蹈,其舞蹈动作大多来自对孔雀形态的模仿,并且需要结合孔雀的神情,使舞蹈动作的演绎更为生动和传神。

杨丽萍在表演孔雀舞时,通过腿部、臀部、腰部、胸部、手臂、手腕以及手指等动作,将孔雀的形态展现得活灵活现。同时,孔雀的脖颈处变化也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进一步提高了舞蹈的细腻程度以及艺术效果。在这种微妙的动态之中,孔雀的生命力被全方位地展现出来。杨丽萍在表演孔雀舞时,并不完全模仿傣族的传统孔雀舞形象,而是将傣族孔雀舞的节奏和美感与自身的情感相结合。杨丽萍结合现代舞蹈元素,对传统孔雀舞进行大胆创新,创作出具有新时代意义的孔雀舞,艺术表现效果极佳,充分满足了当前观众的审美需求。
4 舞蹈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应具备的素质
        4.1 运用立体化思维进行创作
        新媒体大环境下人们对舞蹈的审美发生了改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舞蹈领域的进步与发展,在舞蹈创作中思想是最主要的创作因素,因此舞蹈编导的创作思想将直接影响最终舞蹈的呈现样式,所以舞蹈编导应在思维能力上有所提高。就过去传统的舞蹈创作而言,主要是根据编导的个人理解及情感变化进行舞蹈创作,并未考虑到其他影响舞蹈表演的不利因素,因此在实际演出中不断出现问题,但现代多媒体技术下的舞蹈创作要将观众的审美体验放在舞蹈创作和表演的首要位置,并且根据观众的变化不断调整与完善,不再过分注重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形式、过程等因素,而是在结合实际情况对审美、互动、形式等进行修改与完善,将这些要素集中在一起进行舞蹈创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创作出令大众喜欢的舞蹈形式,随着舞蹈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舞蹈创作也要以立体化思维为主,创作出形式丰富的舞蹈内容。
        4.2 情绪迸发,升华表演品质
        情感的表达都是在丰富情绪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化形成的,二度创作中情感的表达,同样也会对舞者舞动情绪的积累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在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情绪既会受到情感表达的调节和制约,同时也会对情感的有效传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丰富的情感之中所迸发出的情绪本身,往往都极富魅力与感染力。如在《乡土》中,编排的舞蹈技巧对表演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舞蹈以乡土中常见的元素进行编排,通过蹲坐、跳跃、摇摆的动作艺术化地展示了具有平原农业气息的乡土场景,表演者通过自身对于家乡、黄土、庄稼、亲情等要素的组合,不仅较高水准地完成了舞蹈表演,也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了有机的二度创作。将自身对家乡环境深深的眷恋情感通过舞蹈语言来进行传递与表达,极大程度上丰富了舞蹈曲目本身的情绪带动能力,使观众体验到人物角色对于家乡及乡土文化的深厚情感,从而使深刻的情绪从深厚的情感积淀当中迸发而出,并最终达到情感的深刻共鸣。
        4.3 对舞蹈空间的想象
        演员对舞蹈空间的想象,正如“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演员给观众的动作,并不是简单的表现出观众所看到的内容,它是带有艺术想象力的,是对舞蹈空间的想象,是“走心”的。如独舞《小草》,演员表演的是一棵小草吗?它是完全运用身体语言来向观众传递他所想要表达的信息,让观众就演员的身体语言去进行想象,演员把一棵小草塑造成一位坚强的军人,编导用拟人的手法编创,演员同时展开无限想象空间去进行表演。小草———军人,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多么质朴的表演,这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优质作品完美结合的最好例证,也是舞蹈表演的最高境界。
5 结束语
        舞蹈演员在对舞蹈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在充分尊重原舞蹈作品的基础上,融入自身元素,使二度创作的舞蹈作品更加鲜活、生动,为观众带来优秀的舞蹈演出。
参考文献:
[1] 孙茹阳.试论演员的二度创作在舞蹈作品中的重要性——以舞蹈《爱莲说》为例[J].戏剧之家,2019(28):82-83.
[2] 郭彦汝. 舞蹈表演中二度创作的分析与探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9.
[3] 樊钰蕾. 论舞蹈表演视域下演员二度创作中的“两重转化”[D].南京艺术学院,2019.
[4] 李媚.舞蹈表演艺术二度创作分析[J].名家名作,2019(04):63.
[5] 王海飞.有风格才有传承和发展——浅谈舞蹈表演二度创作[J].名家名作,2018(01):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